文|次成达吉
高原阿妈们的温暖手作“心捻”
文|次成达吉
我真名叫次成达吉,网名叫次达君,家乡在青海玉树。我是一个纯游牧民族的后代。9岁之前,我都在牧区放羊。9岁后才上学,在校期间,我非常刻苦,因为我知道这来之不易。到我毕业时,许多小时候一起长大的玩伴依然在牧区从事牧业。
我觉得我自己很幸运。后来,我自学英语,有幸在青海南部从事健康教育、社区发展的国际机构工作,使我的英语突飞猛进。通过这几年的工作,我走遍了青海、西藏大部分的藏区。
我发现一个问题:国家对藏区的扶贫支持力度非常大。可事实上,藏区的游牧民族和农民本身也有很多的技能,但社会发展快、转型速度快,很多传统技能跟不上现代化市场的需求。他们中很多人虽然从事游牧业衣食无忧,但他们还是向往外面的世界,觉得城市生活很好,所以,他们也渴望走出去。但由于语言和生活习俗的局限,他们走出去的可能性不大,就算从牧区到上一级的小城市,因缺乏技能他们也过不上好日子。
于是,2007年,我就跟当地年轻人一起在玉树州府创办了一个职业培训中心。当时我也没有想要做多大的事或做什么好事,只是从小接受的家庭传统教育教导我一定要做利他的事,这样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好运。所以,我们在玉树地区,针对农牧民子女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项目。
这个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在当地为4个青年人提供了长期就业的机会。以玉树州称多县珍秦镇为项目点,招募农牧民青年学修理摩托车、汽车、手机,美容美发等,扶持他们创业。但我们不提供常年培训,而是选择七、八、九三个月,组织小班级开课,因为这个时间段刚好避开了虫草采挖的季节。
选择小班制,是因为很多牧民的孩子没有上过学,没上学的原因是受传统游牧观念和生活习性影响,再则就是农牧区本身的劳动量大,如果孩子都去上学,那么牲畜没人放养。
所以,没上过学的青年读写能力很差,我们选择的教学方式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实践性的手把手培训。也就是说我们首先选择上进心强的、有维修基础知识的青年到青海西宁的大型职业学校去学习维修技能,学成返乡后我们首先扶持这类青年在当地经营维修店,然后返聘他们为培训教师,把筛选好的学员送到他们的修理店手把手学习。
培训中心的运营费用主要依靠机构成员的合法收入和国内外朋友的私人捐助,我没有向政府要过钱,也没有向国内大基金会要过资金,虽然活动量不大但我们每年争取按时完成财务审计,所有审计报告在网站上都可以查到,我们的财务报告非常透明!
到2011年时,我们发现,这种模式不可持续。因为,当地的人口限制了机修人员的创业或就业市场,我们必须找到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也就是说既要培训机构生存,还要让培训出来的学员能够有相应的收入。
那么接下来技能培训的专业和培训对象如何选择?我们对当地的羊毛、牦牛绒资源情有独钟,而且当地很多妇女尤其是入城妇女大都无事可做,在家闲着,经过调研发现她们很多人渴望学点手作技能挣点额外收入。不过,具体怎么把这个资源利用起来,以当地人的劳动力来生产出符合市场的产品来,我们一直没能摸清一个好的路子,但从那年开始,我们一直在不断摸索并酝酿这个事情。
2009年,我参加了英国领事馆主办的社会企业第一期培训班,当时我对社会企业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它既能自我造血,又能实现公益理念。
此时,我有幸认识了来自上海的俞华女士,她在青海西宁开客栈,现在是我们团队的志愿者设计师。她原来在格桑花助学公益机构担任过助学相关工作,她对西部藏区有情结。当聊起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对可持续公益的理解等话题后,一拍即合,她愿意协助我通过“免费培训机构+公司(社会企业)”的模式可持续性地实现原有的公益理念。
我们开始摸索利用青海当地牦牛绒和羊毛做手工服饰产品,当然首先是对当地妇女的钩针编织技能的培训。我们利用当地的羊毛和牦牛绒为材料专门制作手工艺品和手工服饰,品牌叫“心捻”,解释是“一针一线生万物,一心一捻转乾坤”。
2012年开始,我们在玉树和青海湖周边免费教授当地妇女钩针技能,我们准备生产时尚与传统相结合的手工服饰。
2012—2013年期间,我们做培训、做样品,我还两次去北欧宣传推广产品。我们的初衷是:一定要用当地的材料羊毛和牦牛绒,尽可能让当地人参与90%以上的技术和管理层,不管是藏族还是汉族,只要是当地妇女我们就吸收并一起发展。
我们“心捻”发展后,首先,我要让和我一起打拼的同事们有稳定的像样的收入,这样才能延续理念,投入工作状态;其次,是让当地手工艺者有非常不错的收入,这是我的目标。大家都有不错的收入后,我们的理念就可以延续10年、20年、30年……这就是我的梦想。
钩针妇女们和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