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物理课程标准对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模式做出了详细的诠释: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物理规律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最终教学目的.在此背景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就成为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教育理念以及课堂教学模式.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让物理教学充满生活味谈点体会.
一、巧妙结合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离不开物理知识,教师若能以学生感兴趣的“趣题”、“趣事”导入新课,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地进入新知学习准备状态.例如,在讲“电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导入:我想在我家车库内安装一个防盗报警装置,只要有人打开我家车库的房门,装在室里的灯和电铃同时发出警报.请同学们设计这个电路.学生兴趣十足,课堂讨论异常激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创设趣味、奇特的实验导入.例如,用纸锅烧开水,水烧开了而“纸锅”却安然无恙;用冷水浇在装有刚停止沸腾的水的倒着的烧瓶底部,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样,让学生在预料之外体会到物理的奇与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实践证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让学生感到有趣、震惊、兴奋,从而保持整堂课的注意力和良好的思索状态,汲取更多的物理营养.
二、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
“许多人都看过苹果落地,但是只有牛顿问了为什么”.牛顿因为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来了灵感,轻松地解决了困惑很久的验证黄金王冠真假的问题.由此不难看出,物理来自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和规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例如,塑料瓶盖上为什么会有一些竖纹;爬山时走S形为什么省力;夜间行驶的汽车为什么车内不开灯;刀磨得越锋利切东西为什么越快;等等.然后引导学生解释这些“为什么”的理由.这种教学设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理解物理知识透彻,课堂效果好.
三、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浅化知识点
很多初中物理概念、原理较难理解,教师虽然经过了透彻的分析和反复的训练,但是学生由于不了解其实质,经常出现生搬硬套、逻辑混乱等问题.教师要理论联系生活实际,使抽象知识具体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想方设法将物理知识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学生就容易理解了.例如,在讲“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我将学生带到室外,把湿毛巾分别放在不同条件下的环境,观察蒸发的快慢,学生自行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这些都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让他们轻轻松松地学习物理.
四、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阿基米德提出,给他一根足够长的杠杆,他能把地球翘起来.这可能吗?学习“杠杆”之后,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发掘并引入这些实际问题.例如,在讲“惯性”时,我让学生解释“我们在开车和刹车时为什么会有向后倒和向前倾的现象”,然后让学生谈一些身边可以用惯性解释的现象,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把物理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但是社会实际问题只给出了具体情境,而没有给出与其联系的知识点,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这样学生通过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就能掌握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五、加强物理实验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概括、总结得出来的.物理实验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多动脑,手脑并用,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与实践能力.
总之,物理源于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走向社会.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教育改革,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想方设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实现对于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并升华到社会生活实践的运用中.唯有如此,方能实现初中物理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