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维锋
摘 要:错误是一种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材料。只要你把握好它,找到错误的根源,你的教学真正做到化腐朽为神奇了。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要转变观念、巧思妙用,让学生发现“错误”“错误”也就不再出现。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错误
出现错误是所有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常常遇到的事情,错误和正确只有一步之遥,跨越错误就是正确。只有经历无数次的错误和失败,才会最终走向正确和成功。因此错误是一种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材料。只要你把握好它,找到错误的根源,你的教学真正做到化腐朽为神奇了。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利用好小学生的数学“错误”呢?
一、“错误”有其内在价值:转变观念
正确和错误总是一对孪生姊妹,它们缺一不可,我们只接受正确,不接受错误存在的话,它将影响着学生。在学生的眼里,"错误"意味着失败,意味着耻辱。很多学生把错误和耻辱联系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认为错误是种耻辱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正因为如此,他们非常担心出错,甚至有学生会产生一种恐惧心里,很多学生担忧出错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因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教育是痛苦的、难看的。它将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着班级的和谐,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其实学生出错是太正常不过了,关键是我们将怎样来看待。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的问题看成是难得的教学资源,欣然地接纳,以此确定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让错误转化为正确。教学的课堂也因问题而变得更为和谐和有意义了。
学生是来学习的,存在问题当然是必然的。学生存在的问不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吗?他存在的问题越多我们将帮助越多,他将收获越多,我们不要怕发现问题,只有找到了问题,抓住契机进行教学,这样将会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使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公倍的效果。很多老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都希望学生不出问题,都流利似水,都会做,那么这样的课堂看起来确实是很完美,但仔细推敲这堂你教会了学生什么,课堂效率微乎其微,大家都会的课堂不上也罢,白白的浪费了一节课啊!我想将来的教学及评价体制将值得深思了,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学生提出了多少问题,发现了多少问题,解决了多少问题,学生学会了多少。
二、“错误”可展示魅力:巧思妙用
在我们的教学中不是缺乏教育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出现错误不是一件坏事,它并不那么可怕,它让我们知道自己教学潜在的危机,只要我们及时关注它、识别它,把错误当成一种难得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那么错误就能成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一贴良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这样一个这样的片段:一位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出错了,别人说他错了,他就认为自己是对的,争得面红耳赤也不服输。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老师,此时老师激动地说:"很好哇,你们讨论的很积极,但谁对谁错我也说不清,让事实说话吧!"在老师的挑动下,所有同学不甘示弱,争先恐后找证据去验证,同学们经过不断辩论,不断的实践后,终于发现了错误的原因。这位同学也点了头,改了过来,于是老师高兴地说:"是这位同学给了我们研讨的机会,我们要谢谢他啊".此时教室里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个出错的同学也会心地笑了。或许这个纠正错误的方法对所有同学们来说将是记忆犹新,永生不忘。我们对待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着急解释,讲结果,而要把错误抛给学生,将错就错,把学生的错误作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辨别错误,给学生一些研究争论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
三、学生发现“错误”:体验成功快乐
我们在课堂上允许学生犯错,激励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问题,自己的困惑,尽可能地让学生暴露自己的问题,凡是提出问题、问问题多的学生,老师一定给予奖励和鼓励,如班上表扬、加操行分等。把错误和问题装上美丽的面纱,让他们从心里上觉得提出问题、发现错误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学生的困惑和问题解决了多少,学生就将新学会了多少,无论是出错的学生、提出问题的学生和帮助解决问题的学生都将全员、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问题得已解决了,所有的同学都将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享受着收获的快乐。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出错,老师将有意设置易错的陷阱,制造出错的机会,让他们进入误区,掉进错误的陷阱,然后老师加以引导自己想法走出陷阱,弄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进而改正错误。这样获得的知识记亿犹新永生不忘,这样才算确保知识技能的真正掌握。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尝试、经历磨炼和失误,最终变得聪明起来的过程。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因此,教学之中要及时抓住这一宝贵的时机,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资源。
四、发现“错误”的错误:错误不再出现
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除了要欣然接纳外,还应及时地把"错误"的错误作为教学的内容,下面是我教学中所运用的纠错三部曲。
第一步:在平时教学中我让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数学纠错本,命名为"成长日志",摘录自己平日学习的困惑和比较典型的错题,也就是建立问题档案,收集原始的错题案例,并且对出现的错题自觉及时地进行自我纠错,同学相互纠错,批注错误的原因。
第二步:教师高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纠错本,每天一定对学生的纠错本进行面批面改,可让学生手拿纠错本,自我分析错误原因,思考方法,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教师及时引导并举一反三。让错误资源变成主动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
第三步:对主动纠错的同学及时给予肯定,对纠错并能举一反三的同学大张旗鼓地表扬,让学生感受到点滴进步、成功的快乐。从而把错误从苦闷变成一种享受,把学习从被动变成主动。我们的教学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教师在遇到教与学的“错误”时,宽容地对待学生错误,冷静地分析错误原由,有效地挖掘错误中蕴含的创新因素,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引领学生灵活地纠正错误,带领学生从错误中反思,从错误中学习,不断地从“错误”走向“正确”,这就是辩证法。
参考文献:
[1]施银燕.课堂学习错误资源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
[2]曹宇华.怎样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JL考试周刊,2009,(09).
[3]余光明,郑秀铭.开发错误资源,生成“非良构问题”[J].小学教学参考,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