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丽虹 吴文娟 熊坚
[摘要] 本文应用2007年和2012年海南投入产出表,分析其三次产业贡献率和中间投入比例结构,结果显示海南的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对GDP的贡献率相对低于其第二产业。经对2007年和2014年广东和海南的相关制造业深入分析,本文建议海南应致力于发展与亚热带农林产品和海洋产品深加工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实施集中与辐射相辅相成的空间布局;发展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职业教育以及健全保障机制。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投入产出 海南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6)03-0097-04
[基金项目]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HNSK(2)13-12)
[作者简介] 云丽虹(1971 — ),女,海南文昌人,海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海南工商职业学院经济学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学;吴文娟(1980 — ),女,黑龙江集贤人,海南工商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学;熊坚 ( 1969 —) ,湖南常德人,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经济学。
一、海南三次产业结构以
及海南相关制造业的总资产贡献率
“十二五”期间,海南秉持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构建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结构。海南的三次产业结构在2010年实现了历史性转型,由“三一二”转变为“三二一”;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占比则逐年上升,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3.1:25.0:51.9。跨越传统服务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是其现代服务业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需要从贡献率和中间投入等方面分析海南的产业结构是否优化及可持续性发展。
发展海南生产性服务业, 一方面要与其资源禀赋及相对优势相辅相成,另一方面需要与泛珠地区相关产业的衔接进而优化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结构。本文通过运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分析,一是从贡献率显示海南国民经济中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比重,二是从三次产业作为中间投入的结构比重体现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的作用,三是将海南主要制造业部门的工业总产值与广东省比较,提出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发展的相关领域。具体地,依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海南统计年鉴》,对海南省第三产业贡献率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依据2007年、2012年海南省投入产出表,分析海南省三次产业贡献率及中间投入比例结构;依据2014年广东、海南主要制造业统计数据,分析海南主要制造业部门发展水平与广东省的差距。
(一)海南第三产业贡献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分析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海南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尤为明显(见图1),于2007年海南的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海南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然而,其增加值相对低,如2007年海南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仅为28.5%,低于全国9.3个百分点。显而易见,海南的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是量的积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其作为中间投入的作用,从而体现其生产性的作用。
(二)海南三次产业贡献率及中间投入比例结构分析
海南从2012~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其值为三次产业中的最大,说明其对全省生产总值的拉动贡献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数据显示近年来海南的产业结构基本为“三二一”格局,服务业主导特征明显(见表1)。
依据2007年和2012年《海南省4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分析海南中间投入比例结构(见表2)。
表2体现第一产业作为中间投入占总中间投入比例为10%左右;而贡献率最大的第三产业,其中间投入比例只占26%~29%;贡献率第二的第二产业,其中间投入比例高达63%~64%。数据体现了海南第三产业作为中间投入,其贡献率的比重偏低,传统性服务业特征明显。
(三)2014年广东、海南主要制造业部门总产值比较分析
分析2014年两省农副产品及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品行业结构。广东农副产品及采掘品相关制造业创造的工业产值整体优于海南。广东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创造的工业产值对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贡献较大。海南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对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贡献较大,但与广东省相比仍然较为落后。2014年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工业总产值,广东是海南的5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广东是海南的29倍;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工业总产值,广东是海南的32倍。2014年海南制造业以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为主,占海南制造业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4.575%。广东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占广东制造业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724%。结合海南作为热带农业地区及自身资源的特点,选取海南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与广东进行比较。2014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工业总产值占制造业工业总产值比重,广东为2.534%、海南为7.156%;食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制造业工业总产值比重,广东为1.409%、海南为2.414%;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制造业工业总产值比重,广东为1.156%、海南为6.627%。
综合以上分析,2014年海南省制造业以采掘业制造业为主。作为农业省,海南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与广东相比并不具有明显优势。尽管近年南药基地逐渐发展,但其加工与产品开发制造未能显示多元化及品牌化。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化行业分析,以便合理的评价海南产业结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也要针对海南目前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状态而有所突破,这是海南现代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的转型与升级的关键。
二、海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对与泛珠其他地区,海南自身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如人力资源、信息化水平、研发与创新等相对滞后,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与泛珠其他地区的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深度衔接。例如,由于海南与广东的衔接受限于运输成本(琼州海峡的间隔),而且海南也相对短缺主要产业要素(人力、资金),即使与海南合作粤海铁路联合建设和使用,广东地区的产业外延与广西、湖南的衔接相对紧密。
在探索区域合作的同时,为了满足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多元化需求,海南一方面要利用其热带海洋资源优势发展相关行业,另一方面要集约拓展高端化行业。
(一)与亚热带农林产品和海洋产品深加工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
海南的自然资源禀赋主要是农林产品和海洋产品,此类产品深加工产业的研发与创新,是海南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可拓展的一个高新技术领域。相对于与其他制造业,农林产品和海洋产品深加工产业对资本服务、研发服务、信息与物流服务的需求有所不同。自然风险增加了此类深加工产业的资本成本,信息不对称也无法获得相应资本投入,为了保障研发、生产和市场的对接,需有效地选择相关资本融资和风险防范,特别是明确政府、社会和个体的利益分配和风险担当。
供给侧改革的一大要点是技术创新,而其是通过研发形成的。研发服务促进其产品多元化进而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增加此类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其经济效益前景可观。例如,目前椰子加工成品只限于糖粉类食品或饮料,而东南亚其他地区已开发椰子油作为健康食用油。另外,中成药和南药产品的研发,也是海南强化其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印尼和泰国都研发了中成药茶品、涂搽品等。海南应充分利用海上丝绸之路的契机,引进其他东南亚地区的农林海洋产品的研发技术。
此外,高效的电子商务信息与多元化物流渠道,促进向岛外市场的延伸进而达到规模效应。要合理利用保鲜技术和物流链,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农林海洋产品的贸易大数据平台的建设。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化发展
批发与零售、交通和仓储、通讯、金融、保险、不动产和租赁、管理服务等构成的现代性服务体系,对专业化和信息化程度的要求更高,海南以“互联网+”为契机,正在调整产业转型与升级,进而带动现代信息、现代物流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目前阿里巴巴与腾讯已先后与海南签订了建立互联网智慧城市、数据娱乐生态岛等战略合作项目,填补了海南相关产业空白,然而实现技术转换与实虚体产业的有效衔接,并建立起多元融合和互动机制仍需进一步拓展。
(三)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职业教育
供给侧改革的另一大要点是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培养与积累。人力资源是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关键要素,而人力资源的培育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为了缓解产业转型与升级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大创新和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职业教育。海南目前的11所高职高专院校,为本地区培养了一批素质良好的技术与服务管理人才,但是其人才培养综合素质与区域及行业创新仍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与社会和行业更紧密地合作,实现现代学徒制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然而,目前没有有效的机制平衡其与行业与合作的利益关系,特别是,相对于其他服务性职业教育(如市场营销),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职业教育的实验投入比例重,又有周期性,行业与院校常常未能对承担风险及分享成果达成协议。为了明确监督与保障机制,政府、社会和个体可以共同成立专项教育基金,由专家委员会监督和指导项目立项与实践。
(四)集中与辐射相辅相成的空间布局
全球唯一的环岛高铁通车,形成“环岛三小时交通圈”以及“四方五港”建设布局基本形成,促进了东西南北纵横的互动与融合,保障了人力、自然资源和产品通畅往来。以海口为中心,带动澄迈、琼山及文昌地区。大海口经济区域不仅是海南本省的金融物流和信息中心,也是与北部湾和泛珠地区衔接的关键枢纽。以琼海为中心,带动洋浦和儋州地区,大琼海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也是海洋生物产业的高新园区。以五指山市为中心,带动乐东和东方并形成南药研发基地。
在市场信息不对等的环境下,建立相关保障机制是确保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如进一步完善引进创新技术、人才的服务与管理措施,知识产权的应用和创新的鼓励机制,互联网的普及与推广措施等。
[参考文献]
[1] 朱胜勇.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OECD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分析[J].城市问题,2009,(7):90-96.
[2] 裴瑱.韩国、香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150-152.
[3] 杨玲.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中的警示--基于后工业时代对美国生产者服务业的深度探究[J].经济经纬,2009,(5):52-55.
[4] 孙永波.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9,(3): 68-70.
[5] 申玉铭,吴康,任旺兵.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 2009,(6): 1494-1507.
[6] 李妍嫣.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选择发展研究--以北京和上海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11): 74-75.
[7] 贺天龙,伍检古.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实证研究[J].中国市场, 2010,(41): 66-69.
[8] 徐有钢.面向后工业化社会的海南探索:路径选择与空间重点[J].城市发展研究,2014,(4): 10-16.
On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ies in Hainan Province
Yun Lihong1,2, Wu Wenjuan2, Xiong Jian2
( Hain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Hain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College, Haikou, Hainan 570203 )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accounts data of Hainan for the years of 2007 and 2012, the three industries contribution rates to GDP and the intermediate input ratios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rvice industrys contribution to GDP is relative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ata for the year of 2007 and 2014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Hainan Province, it is found that Hainan should develop its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for example, industries that are related to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marine processing, and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should be centralized, and that relate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should also be put on the agenda.
Keywords: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input-output account data, Hainan
(收稿日期:2016-04-20 责任编辑:垠 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