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大围山地区板岩风化物发育土壤的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

2016-06-14 02:43张杨珠廖超林黄运湘罗兰芳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板岩土壤

张 义,张杨珠,盛 浩,周 清,廖超林,黄运湘,袁 红,罗兰芳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湘东大围山地区板岩风化物发育土壤的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

张 义,张杨珠,盛 浩,周 清,廖超林,黄运湘,袁 红,罗兰芳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摘 要:研究了湖南省东部大围山不同海拔地区由板岩风化物发育的3个土壤剖面的成土环境和发生特性,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选定了淡薄表层、雏形层、低活性富铁层、铁质特性、盐基饱和度、腐殖质特性为土壤剖面的诊断层和主要诊断特性,确定不同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大围山不同海拔地区由板岩风化物发育的3个剖面的土壤质地为壤土、黏壤土;土壤剖面的Ba值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说明高海拔地区的土壤淋溶作用要强于低海拔地区。根据选定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大窝系(剖面LY-25)属于粗骨壤质硅质混合型酸性热性-红色铁质湿润雏形土,白面石系(剖面LY-26)属于粗骨黏质高岭石混合型酸性热性-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榴花洞系(剖面LY-27)属于粗骨壤质硅质混合型热性-铁质酸性湿润淋溶土。

关键词:土壤;发生特性;系统分类;土系;板岩;大围山

大围山位于湖南省东部的浏阳市东北部,地处湘东幕阜山罗霄山接壤地带的大围山支脉,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4′06″~114°12′52″,北纬28°20′54″~28°28′47″,属中亚热带地区。大围山主要由中山和低山丘陵组成,以中山为主,海拔高度在230~1 607.9 m之间,相对高度差1 377.9 m。大围山是亚热带较典型的山地,土壤垂直带谱变化明显[1],其出露的主体岩石为中元古代晚期形成的花岗岩,岩性为中粒堇青石二云母花岗闪长岩,在岩体的东南和西北坡地,残留有较大面积的浅变质岩——板岩,由板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山体1 00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是大围山地区重要的林、果园基地之一。因此,研究该地区板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的发生特性与肥力状况及其系统分类,对于科学利用该地区土壤资源并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壤剖面样品采集

现场勘查结果表明,大围山的板岩主要集中分布在其东南坡海拔1 000 m以下的坡地。因此,试验沿着大围山公园东南坡地分别在3个不同海拔高度采集由板岩风化物发育成的土壤样品,以剖面挖掘的方式采样,并详细记录成土环境,以及各剖面土层的土壤干湿、松紧、孔隙、新生体、侵入体等形态信息。所有样品带回实验室,其中理化分析样需风干、碾磨,分别过10、60、100目尼龙筛备用。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根据土系调查的要求以及大围山地区的土壤资源特点,选取了pH值、CEC、ECEC、全钾、全磷、全氮、有机质、矿质全量、颗粒组成、容重、无定形氧化铁、游离氧化铁、全铁、交换性铝、交换性氢、交换性钠、交换性钾、交换性镁、交换性钙等指标进行分析测定,分析测定的具体方法参照《土壤调查实验室分析方法》[2]。

2 土壤剖面发生特性

2.1 土壤剖面特征与颗粒组成

2.1.1 剖面LY-25 该样点位于浏阳市大围山镇泥坞村大窝组,E114°03.517′,N28°25.643′;地形为低山中坡,海拔473 m;成土固结母质为板岩,非固结母质为坡积物;土地利用状况为自然林地,植被有竹子、杉木等,覆盖度较好;50 cm深度土温18.0 ℃。

O:+3~0 cm,枯枝落叶层。

Ah:0~43 cm,棕色(7.5YR4/6,干),暗红棕色(5YR3/6,润);黏壤土,发育程度强的直径<1 mm单粒结构,松散;孔隙度5%~15 %,模糊平滑过渡。

AB:43~75 cm,亮棕(7.5YR5/8,干),暗红棕(5YR3/4,润);黏壤土,发育程度强的直径<1 mm单粒结构,松散;孔隙度5%~15 %,清晰波状过渡。

BC:75~160 cm,橙(7.5YR6/8,干),极暗红棕(5YR2/3,润);壤土,发育程度强的直径1~2 mm单粒结构,松软;孔隙度2%~5 %,详见表1。

2.1.2 剖面LY-26 该样点位于浏阳市大围山镇永辜村白面石组,E114°04.677′,N28°24.226′;地形为低山中坡,海拔739 m;成土固结母质为板岩,非固结母质为坡积物;土地利用状况为林地、有林地,植被有竹子、杉木、林冠等,覆盖度好;50 cm深度土温17.0 ℃。

O:+2~0 cm,枯枝落叶层。

Ah:0~27 cm,黄棕色(10YR5/8,干),红棕色(5YR4/8,润);粉质黏壤土,发育程度很强的直径1~2 mm粒状结构,松散;孔隙度5%~15%,清晰波状过渡。

AB:27~50 cm,亮黄棕色(10YR6/6,干),暗红棕色(5YR5/6,润);黏壤土,发育程度强的直径1~2 mm粒状结构,松散;孔隙度2%~5 %,模糊平滑过渡。

B:50~75 cm,黄橙色(7.5YR7/8,干),浊红棕色(5YR5/4,润);粉质黏壤土,发育强的直径2~5 mm粒状结构,松散;孔隙度2%~5 %,清晰波状过渡。

BC:75~140 cm,亮红棕色(5YR5/8,干),亮红棕色(5YR5/8,润);黏土,发育程度中等的5~10 mm粒状结构,松散;孔隙度2%~5 %,渐变波状过渡。

C:>140 cm,亮棕色(7.5YR5/8,干),暗红棕色(5YR3/6,润);粉质粘壤土,发育程度中等的≥10 mm粒状结构,松散;孔隙度<2%,详见表1。

2.1.3 剖面LY-27 该样点位于浏阳市大围山镇丰田村榴花洞,E113°56.107′,N28°27.522′;地形为丘陵中坡,海拔185 m;成土固结母质为板岩,非固结母质为坡积物;土地利用状况为林地,植被有竹子、茅草、油茶等,覆盖度好;50 cm深度土温21.0 ℃。

O:+3~0 cm,枯枝落叶层。

Ah:0~13 cm,亮黄棕色(10YR6/6,干),黄棕色(10YR5/6,润);壤土,发育程度很强的直径5~10 mm粒状结构,松散;孔隙度15%~40 %,模糊平滑过渡;结构面上有对比度模糊体积<2%的黏粒腐殖质胶膜。

AB:13~48 cm,亮黄棕色(10YR6/6,干),亮黄棕色(10YR6/6,润);壤土,发育程度很强的直径2~5 mm粒状结构,松散;孔隙度5%~15%,模糊平滑过渡;结构面上有对比度模糊体积<2%的黏粒腐殖质胶膜。

表1 各剖面不同发生层的土壤剖面特征与颗粒组成

B:48~100 cm,亮黄棕色(10YR7/6,干),亮黄棕色(10YR6/6,润);壤土,发育强的直径1~2 mm粒状结构,疏松;孔隙度5%~15%,清晰波状过渡;结构面上有对比度清晰体积2%~5%的黏粒腐殖质胶膜。

BC:100~160 cm,橙色(7.5YR7/8,干),亮黄棕色(10YR6/8,润);黏壤土,发育程度中等的直径2~5 mm粒状结构,稍坚实-坚实;孔隙度2%~5%;结构面上有对比度清晰体积2%~5%的黏粒腐殖质胶膜,详见表1。

综上所述,各样点土壤剖面发生层次不明显,各层间一般都有过渡层AB或BC层;各土层深度随海拔升高逐渐变薄;土壤颗粒组成从整体上看,随海拔升高,黏粒含量增加;黏化率则随海拔升高呈逐渐增加趋势,说明大围山板岩山体上部土壤的淋溶作用使黏化过程增强;土壤质地以黏、壤土为主,随着海拔升高,土壤质地由壤土过渡到黏壤土;容重随深度增加而下降。

2.2 土壤剖面全量化学组成与理化性质

土壤剖面理化性质与全量化学组成如表2~4所示。

2.2.1 剖面LY-25 (1)Ah:0~43 cm;土壤pH值KCl<pH值水<5.5,酸性土壤状况;交换性阳离子总量为1.80 cmol/kg,盐基饱和度为8.65%,盐基不饱和;黏粒CEC为19.72 cmol/kg,小于24 cmol/kg;有机碳含量很高,为17.35 g/kg,大于6 g/kg;全氮、P2O5、K2O含量分别为0.31、0.37、37.85 g/kg;SiO2含量为663.30 g/kg,大于40%;氧化铁含量为57.05 g/kg,游离铁含量大于20 g/kg,游离度大于40%。

(2)AB:43~75 cm;土壤pH值KCl<pH值水<5.5,酸性土壤状况;交换性阳离子总量为1.66 cmol/kg,盐基饱和度为6.23%,盐基不饱和;黏粒CEC为26.54 cmol/kg,大于24 cmol/kg;有机碳含量较高,为8.70 g/kg,大于6 g/kg;全氮、P2O5、K2O含量分别为0.53、0.26、35.82 g/kg;SiO2含量为646.49 g/kg,大于40%;氧化铁含量为59.95 g/kg,游离铁含量大于20 g/kg,游离度大于40%。

(3)BC:75~160 cm;土壤pH值KCl<pH值水<5.5,酸性土壤状况;交换性阳离子总量为1.40 cmol/kg,盐基饱和度为9.21%,盐基不饱和;黏粒CEC为25.00 cmol/kg,大于24 cmol/kg;有机碳含量为2.72 .g/kg,小于6 g/kg;全氮、P2O5、K2O含量分别为0.28、0.28、38.83 g/kg;SiO2含量为644.92 g/kg,大于40%;氧化铁含量为51.78 g/kg,游离铁含量大于20 g/kg,游离度大于40%。

2.2.2 剖面LY-26 (1)Ah:0~27 cm;土壤pH值KCl<pH值水<5.5,酸性土壤状况;交换性阳离子总量为1.22 cmol/kg,盐基饱和度为13.12%,盐基不饱和;黏粒CEC为26.05 cmol/kg,大于24 cmol/kg;有机碳含量很高为19.53 g/kg,大于6 g/kg;全氮、P2O5、K2O含量分别为1.37、0.33、29.71 g/kg;SiO2含量为602.31 g/kg,大于40%;氧化铁含量为44.97 g/kg,游离铁含量大于20 g/kg,游离度大于40%。

(2)AB:27~50 cm;土壤pH值KCl<pH值水<5.5,酸性土壤状况;交换性阳离子总量为1.04 cmol/kg,盐基饱和度为11.25%,盐基不饱和;黏粒CEC为20.33 cmol/kg,小于24 cmol/kg;有机碳含量较高为7.98 g/kg,大于6 g/kg;全氮、P2O5、K2O含量分别为0.75、0.23、33.10 g/kg;SiO2含量为656.13 g/kg,大于40%;氧化铁含量为49.04 g/kg,游离铁含量大于20 g/kg,游离度大于40%。

(3)B:50~75 cm;土壤pH值KCl<pH值水<5.5,酸性土壤状况;交换性阳离子总量为0.97 cmol/kg,盐基饱和度为16.26%,盐基不饱和;黏粒CEC为16.86 cmol/kg,小于24 cmol/kg;有机碳含量为3.65 g/kg,小于6 g/kg;全氮、P2O5、K2O含量分别为0.54、0.23、36.78 g/kg;SiO2含量为686.20 g/kg,大于40%;氧化铁含量为56.13 g/kg,游离铁含量大于20 g/kg,游离度大于40%。

(4)BC:75~140 cm;土壤pH值KCl<pH值水<5.5,酸性土壤状况;交换性阳离子总量为1.35 cmol/kg,盐基饱和度为12.25%,盐基不饱和;黏粒CEC为11.56 cmol/kg,小于24 cmol/kg;有机碳含量为2.11 g/kg,小于6 g/kg;全氮、P2O5、K2O含量分别为0.60、0.31、34.40 g/kg;SiO2含量为591.50 g/kg,大于40%;氧化铁含量为64.64 g/kg,游离铁含量大于20 g/kg,游离度大于40%。

(5)C:>140 cm;土壤pH值KCl<pH值水<5.5,酸性土壤状况;交换性阳离子总量为1.80 cmol/kg,盐基饱和度为13.24%,盐基不饱和;黏粒CEC为14.11 cmol/kg,小于24 cmol/kg;有机碳含量为2.52 g/kg,大于6 g/kg;全氮、P2O5、K2O含量分别为0.22、0.24、32.49 g/kg;SiO2含量为579.69 g/kg,大于40%;氧化铁含量为62.99,游离铁含量大于20 g/kg,游离度大于40%。

2.2.3 剖面LY-27 (1)Ah:0~13 cm;土壤pH值KCl<pH值水<5.5,酸性土壤状况;交换性阳离子总量为1.77 cmol/kg,盐基饱和度为4.59%,盐基不饱和;黏粒CEC为48.94 cmol/kg,大于24 cmol/kg;有机碳含量很高,为14.89 g/kg,大于6 g/kg;全氮、P2O5、K2O含量分别为1.27、0.30、37.73 g/kg;SiO2含量为686.60 g/kg,大于40%;氧化铁含量为53.15 g/kg,游离铁含量大于20 g/kg,游离度大于40%。

(2)AB:13~48 cm;土壤pH值KCl<pH值水<5.5,酸性土壤状况;交换性阳离子总量为1.35 cmol/kg,盐基饱和度为4.21%,盐基不饱和;黏粒CEC为39.03 cmol/kg,大于24 cmol/kg;有机碳含量较高,为8.07 g/kg,大于6 g/kg;全氮、P2O5、K2O含量分别为0.83、0.26、38.99 g/kg;SiO2含量为689.67 g/kg,大于40%;氧化铁含量为58.12 g/kg,游离铁含量大于20 g/kg,游离度大于40%。

(3)B:48~100 cm;土壤pH值KCl<pH值水<5.5,酸性土壤状况;交换性阳离子总量为1.26 cmol/kg,盐基饱和度为4.86%,盐基不饱和;黏粒CEC为37.67 cmol/kg,大于24 cmol/kg;有机碳含量为5.94 g/kg,小于6 g/kg;全氮、P2O5、K2O含量分别为0.74、0.26、37.4 g/kg;SiO2含量为672.87 g/kg,大于40%;氧化铁含量为57.11 g/kg,游离铁含量大于20 g/kg,游离度大于40%。

(4)BC:100~160 cm;土壤pH值KCl<pH值水<5.5,酸性土壤状况;交换性阳离子总量为1.37 cmol/kg,盐基饱和度为4.12%,盐基不饱和;黏粒CEC为28.49 cmol/kg,大于24 cmol/kg;有机碳含量为2.92 g/kg,小于6 g/kg;全氮、P2O5、K2O含量分别为0.79、0.28、40.09 g/kg;SiO2含量为658.60 g/kg,大于40%;氧化铁含量为57.73 g/kg,游离铁含量为大于20 g/kg,游离度大于40%。

综上所述,各样点土壤均为酸性,其中剖面LY-27酸性最强,同一剖面大体上随深度增加,pH值先减小后增大,土壤质地越黏重的层次其酸性越强。

表2 各剖面不同发生层土壤的一般化学性质

表3 各剖面不同发生层土壤的化学全量组成

同一剖面随深度增加,交换性酸含量逐渐降低;随着海拔升高盐基离子含量呈降低趋势;土壤剖面间的阳离子交换量大小与土壤胶体种类和含量有关[3],同一剖面各层次间阳离子交换量变化小,变化较大的主要是土壤表层与表下层之间,除LY-25外,ECEC值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亚层黏粒CEC<24 cmol/kg是低活性富铁层的条件之一。

土壤分化淋溶系数Ba值随海拔的升高其数值呈变小趋势,而Ba值越小,则土壤淋溶作用越强,说明土壤的淋溶作用在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强。

土壤全铁含量都较高,一般大于40 g/kg,同一剖面表下层含量比表层高,说明氧化铁有从表土层向表下层富集的趋势;土壤游离度越高,活化度越低,说明土壤风化作用越强,土壤发育度越好;3个剖面相比,LY-25和LY-27的发育程度比剖面LY-26低。

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度较好,土壤有机质含量表层均很高,但剖面间有机质含量差异不大;全氮含量变化较大,且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层次,全氮含量较高,全磷含量低,全钾含量高,这与板岩类母质的特性有关。

表4 各剖面不同发生层土壤的氧化铁形态特征

2.3 土壤系统分类

中国土壤系统以发生分类为指导,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4]为基础,实现分类定量化[5]。按照《中国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5]检索指标,各样点土壤剖面所具有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见表5。

表5 大围山板岩地区土壤剖面诊断层与诊断特性

2.3.1 诊断层与诊断特性 (1)淡薄表层:发育程度较差的淡色或较薄的腐殖质表层。所有剖面表层符合土体厚度≥25 cm;润态明度≥3.5,干态明度≥5.5,润态彩度≥3.5;或有机碳含量<6 g/kg。

(2)雏形层:风化—成土过程中形成的无或基本上无物质淀积,未发生明显黏化,带棕、红棕、红、黄或紫等颜色,且有土壤结构发育的B层;剖面LY-25、LY-27符合条件。

(3)低活性富铁层:由中度富铁铝化作用形成的具低活性黏粒和富含游离铁的土层,全称为低活性黏粒-富铁层。LY-26具有黏壤土、壤土质地,厚度≥30 cm,色调比5YR更红,细土游离Fe2O3≥20 g/kg;LY-26表下层(≥10 cm)黏粒CEC7<24 cmol/kg(+),不符合铁铝层条件。

(4)黏化层:黏粒含量明显高于上覆土层的表下层。若上覆淋溶层的总黏粒含量15%~40%,则该层的黏粒相对增量应为≥1.2倍,剖面LY-27符合这一条件。

(5)温度状况:指土表50 cm深度处或浅于50 cm的石质或准石质接触面处的土壤温度。根据测定的土壤温度得出LY-25、LY-26、LY-27均属于热性土壤温度状况。

(6)水分状况:根据气候资料估算,研究区内海拔在900 m以下,为湿润水分状况。

(7)铁质特性:所有剖面层次土壤基质色调为5YR或更红;所有剖面B层细土部分游离Fe2O3≥20 g/kg,或游离铁占全铁的40%以上。

(8)盐基饱和度:各剖面层次的盐基饱和度都<35%,富铁土的盐基饱和度<35%称为贫盐基。

(9)腐殖质特性:LY-27符合A层腐殖质含量较高,向下逐渐减少;B层结构体表面、孔隙壁有腐殖质淀积胶膜,或裂隙壁填充有自A层落下的含腐殖质土体或土膜;土表至100 cm深度范围内土壤有机碳总储量≥12 kg/m2。

2.3.2 土壤剖面在CST高级分类单元中的归属 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5]各剖面检索结果见表6。所有剖面都为湿润土壤水分状况。LY-25、LY-27 在0~125 cm范围内有一半以上的土层有5YR的色调,具有雏形层和铁质特征,均属于红色铁质湿润雏形土。LY-26具有低活性富铁层,属于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

2.3.3 土壤剖面在CST基层分类单元中的归属 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土系建立的原则与标准》[6],进行基层分类检索定名,见表7。土族是土壤系统分类中很重要的基层分类单元,它既是亚类的续分,也是土系的支撑,主要反映与土壤利用管理相关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分异。土系是土壤系统分类中最基层的分类单元,是发育在相同母质上、处于相同景观部位、具有相同土层排列和相似的土壤属性的土壤集合[7]。

(1)剖面LY-25。

土族:粗骨壤质硅质混合型酸性热性-红色铁质湿润雏形土。土体厚度为160 cm,无根系限制层,控制层段为43~100 cm,不具有强对比颗粒大小级别鉴别特征,岩石碎屑含量25%~75%,控制层段内黏粒加权平均含量29.0%,为粗骨壤质。SiO2含量>40%,控制层段内矿物学类别为硅质混合型。pH值水<5.5,控制层段内为酸性。50 cm处土壤年均温度为19.72℃左右,属于热性土壤温度等级。

土系:大窝系。土系控制层段为0~150 cm,淡薄表层出现在0~50 cm;表土层厚度43 cm,其土壤质地为粘壤土;侵入体石英出现在75~150 cm。

(2)剖面LY-26。

土族:粗骨黏质高岭石混合型酸性热性-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土体厚度为140 cm,控制层段为27~100 cm,不具有强对比颗粒大小级别鉴别特征,岩石碎屑25%~75%,控制层段内黏粒加权平均含量40.0%,控制层段内矿物学类别为粗骨黏质。矿物学类型为高岭石混合型。pH值水<5.5,控制层段内为酸性。50 cm处土壤年均温度为19.82℃左右,属于热性土壤温度等级。

土系:白面石系。土系控制层段为0~150 cm,根系限制层出现在140 cm处,淡薄表层出现在0~50 cm;表土层厚度27 cm,其土壤质地为粉质粘壤土。

表6 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高级单元中的归属

表7 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单元中的归属

(3)剖面LY-27。

土族:粗骨壤质硅质混合型热性—铁质酸性湿润淋溶土。土体厚度为160 cm,控制层段为27~100 cm,不具有强对比颗粒大小级别鉴别特征,岩石碎屑25%~75%,控制层段内黏粒加权平均含量25.1%,为粗骨壤质。SiO2含量>40%,矿物学类型为硅质混合型。pH水<5.5,控制层段内为酸性。50 cm处土壤年均温度为19.5℃,属于热性土壤温度等级。

土系:榴花洞系。土系控制层段为0~150 cm,根系限制层出现在140 cm处,表土层厚度为0~13 cm,表层土壤质地为壤土,少量石英侵入体出现在0~50 cm,控制层段内均有腐殖质特性。

3 结 论

研究表明,大围山地区板岩风化物发育土壤的质地主要为黏壤土和壤土,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质地由壤土过渡到粘壤土。土壤的风化作用随着海拔升高而变弱,游离铁易转化为活性铁,大围山板岩地区土壤剖面Ba值的趋势为随海拔升高而减小,说明高海拔地区的土壤淋溶作用要强于低海拔地区。

大围山板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剖面共分类出雏形土、富铁土、淋溶土3个土纲;湿润雏形土、湿润富铁土、湿润淋溶土3个亚纲;铁质湿润雏形土、简育湿润富铁土、酸性湿润淋溶土3个土类,红色铁质湿润雏形土、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铁质酸性湿润淋溶土2个亚类;粗骨壤质硅质混合型酸性热性-红色铁质湿润雏形土、粗骨黏质高岭石混合型酸性热性-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粗骨壤质硅质混合型热性-铁质酸性湿润淋溶土3个土族;大窝系、白面石系、榴花洞3个土系。

参考文献:

[1] 赵振华,刘 伟,赵亚辉,等. 大围山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特征及成因探讨[J]. 国土资源导刊,2008,5(6):42-45.

[2] 杜国华,张甘霖,龚子同. 长江三角洲水稻土主要土种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J]. 土壤,2007,39(5):684-691.

[3] 张甘霖,龚子同. 土壤调查实验室分析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 冯跃华,张杨珠,邹应斌,等. 井冈山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研究[J]. 土壤学报, 2005, 42(5):720-727.

[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组,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课题协作组.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3版)[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6] 张甘霖,王秋兵,张凤荣,等.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J]. 土壤学报, 2013,50(4):826-834.

[7] Deckers J A,Driessen P M,Nachtergaele F O,et al. World Reference Base for Soil Resources[J]. Betascript Publishing,2010,41(9):1001-1002.

(责任编辑:成 平)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of the Soils Developed from the Weathered Slates in the Eastern Hunan Dawei Mountain Area

ZHANG Yi,ZHANG Yang-zhu,SHENG Hao,ZHOU Qing,LIAO Chao-lin,HUANG Yun-xiang,YUAN Hong,LUO Lan-fang
(College of Resources & Environmen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PRC)

Abstract:Studied the soil forming environment and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soil profiles developed from the weathered slates of different altitudes in the eastern Hunan Dawei Mountain area, according to Chinese Soil System Classification Retrieval, selected ochric epipedon, cambic horizon, low activity of iron rich layer, characteristics of iron and degree of base saturation, humus characteristics as diagnostic layer of soil profiles and main diagnostic features, the attribution of soil system classification in China was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texture of three soil profiles developed from the weathered slates of different altitudes in the eastern Hunan Dawei Mountain area was loam and clay loam; the Ba value of soil profil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ltitude, which explained that the soil leaching in high altitude area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low altitude area. According to the selected diagnostic layers and diagnostic features, Dawo series (LY-25) belongs to coarse bone loamy and siliceous mixed type with acidic and hot red iron moist soil, Baimianshi series (LY-26) belongs to coarse bone clay mixed type with acidic and hot ordinary Hapli udic ferrisol, Liuhuadong series (LY-27) belongs to coarse bone loamy and siliceous mixed type with iron acidic Udalf.

Key words:soil;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soil series; slate; Dawei Mountain

中图分类号:S1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6)05-0045-06

DOI:10.16498/j.cnki.hnnykx.2016.05.014

收稿日期:2016-03-16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110200)

作者简介:张 义(1990-),男,湖南浏阳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壤地理学。

通讯作者:张杨珠

猜你喜欢
板岩土壤
土壤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炭质板岩引水隧洞支护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方法的炭质板岩隧道围岩稳定分析
上公山隧洞4+439部位TMB卡机地质条件及后护盾顶部塑性变形分析
灵感的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板岩地区高边坡滑坡原因及治理措施研究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横观各向同性板岩层理角度与抗压强度及断裂韧度的相关规律
灵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