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供用句的概念整合

2016-06-13 01:45怀

朱  怀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汉语供用句的概念整合

朱怀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现代汉语供用句由“(数量+供用对象)+V+(数量+供用物)”和“(数量+供用物)+供+(数量+供用对象)”概念空间整合,该句式具有“一定数量的物质供一定数量的人或物使用”浮现意义。供用句产生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输入空间,并选择性地将输入空间概念投射到整合空间,根据整合机制整合出该浮现意义。

关键词:供用句;概念整合;整合特征;浮现意义

本文讨论“一锅饭吃十个人”这类句子,它表达供用义,主宾互换后意思基本不变,其形式可以概括为“(数量+供用物)+V+(数量+供用对象)”。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供用句受到较大关注,[1]-[10]学界主要从转喻、构式和形式语法展开研究:1)丁加勇认为供用句的认知框架为“容纳量—容纳方式—被容纳量”,属于基本的“容器—内容”框架范畴;[9]鹿荣、齐沪扬则认为供用句的可逆是供用型场景被说话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主观认知产生的,供用句包括“给予”和“得到”两种理想认知模型,导致二者句法映现形式的不同。[10]2)陆俭明认为供用句一些特殊的句法语义特征的形成,是因为构式具有容纳关系意义,它所凸显的不是一般表示事件结构的句式里所理解的语言关系。[7]4143)李艳惠、陆丙甫认为供用句中的数量成分是以数量词为核心的数量短语。[6]上述研究说明了供用句的性质和认知来源,但对于供用句意义的生成研究主要是抽象静态的说明,使得如下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以“一张床睡两个人”为例,人们是如何理解并得出供用义的?又是如何对概念进行选择性投射构建供用义的?哪些认知机制阻碍了“一张床抬两个人”和“一张床静悄悄地睡两个人”表达供用意义?句式意义是供用、容纳还是分配义?

由于传统语义学的合成性原则的局限性,对于供用句语义的理解和构建解释只能静态地抽象地说明。实际上语义并非意义的简单组合,框架结构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语言结构是通过概念整合的方式进行意义建构的。[11]-[16]Fauconnier and Turner、Fauconnier and Sweetser提出了概念与语法构式结合整合出语法形式的操作思路,语法整合也是概念整合的一个类型,概念整合对语法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17]113-129[18]事件结构的成分和结构与语法构式具有对应关系,可以进行空间之间的映射。因此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构式的整合过程进行分析,将供用句概念进行多空间分解和映射,探讨概念框架动态转换过程,能显示潜藏在大脑中句式在线构建意义的认知操作过程,从而对供用句的可逆动因、语义特征来源和句式意义作出合理解释。

一、供用句的整合过程

(一)供用句的整合网络

概念整合是以框架为结构的心理空间网络,构建概念整合网络需要首先确定输入空间,然后通过空间之间的成分和关系进行投射和框架转换,最终整合出浮现意义。语法结构能反映事件的整合,整合结构可以作为整合或分解的心理提示,而且根据概念整合的拆解原则(Unpacking Principle),整合空间中的概念由于要重构分析,所以必须具备易于理解和拆解合成的特点,从而重构输入空间和跨空间映射网络,[16][17][19]162-163因此可以根据语法结构的提示分解出输入空间。供用句由非常规语序“(数量+供用物)+V+(数量+供用对象)”构成,表达非常规事件,由于非常规事件多通过那些出现频率较高,并且为人熟知的常规事件整合形成,所以供用句的来源概念之一为常规事件“(数量+供用对象)+V+(数量+供用物)”;另一方面,根据供用句的句式意义可以推断它的另一个来源空间为“(数量+供用物)+供+(数量+供用对象)”。这两个空间参与者相同、动作关系具有相关性,符合整合的布局原则(Typology Principle),即投射到整合空间里的成分要与输入空间里的对应成分相匹配。[14]309-352以“一锅饭吃十个人”为例,其空间构成为“输入空间1:十个人吃一锅饭;输入空间2:一锅饭供十个人”;主体、动作、对象(类属空间);一锅饭吃十个人(整合空间)。由于输入空间与整合空间之间存在成分和关系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认知操作将前者投射到后者形成整合概念。图示如下:

图1 “一锅饭吃十个人”的概念整合网络

Fauconnier and Turner根据概念层面整合模式的不同,将整合网络分为单一网络、镜像网络、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14]119-135从供用句的整合模式来看,输入空间2与整合空间的框架的关系和意义基本一致,二者都主要表达供用意义,且语序一致,所以整合空间的框架主要来自于输入空间2,输入空间1并不起显著作用,因此供用句的网络类型为单域网络。

(二) 供用句的框架转换

概念整合是由输入空间的成分和关系投射到整合空间形成,投射后形成新的结构框架,所以句式意义构建有一个框架转换过程,这一操作将现有的信息重新组织到一个新的框架中,通过语义重新分析形成新的意义。框架转换由当前意义与典型框架的填充值之间的偏离触发,供用句的当前意义为“供用”而填充值为“吃”从而触发框架调整。那么供用句的填充值为什么为“吃”而非“供”呢?即为什么用“一锅饭吃十个人”而不是“一锅饭供十个人”来表达供用意义。因为人类量度原则(Human Scale Principle)支配填充值的选择,即人类认知活动中常使用那些熟悉的常规事件来认知或表达那些不熟悉的或非常规事件。[14]312通过显著性可以衡量人类量度原则,如沈家煊认为显著的事物更容易识别、处理和记忆。故显著事件因其凸显特点,使其比不显著事件更容易建立心理联系,从而激活整合框架。[20]7

“吃”作为填充值其显著性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首先,从动作性和使用频率来看,“吃”比“供”显著。“吃”相对于“供”来说其动作性强,使用频率更高;“B供A”是对“A吃B”中“B”的功能的抽象说明,其出现频率相对较低。其次,从逻辑关系来看,结果比前提显著。一般来说,结果为已然事件,前提为未然事件,已然比未然更显著,已然事件也更能激活未然事件。如“买菜”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表达“上街买菜”,而“上街”一般不能用来表达“上街买菜”。“A吃B”能激活“B供A”同二者的逻辑关系有关,事件之间存在原因和结果、起点和终点的逻辑语义关系,人们容易根据事件的结果推知事件的原因,根据终点推知起点,但是由原因推知结果、由起点推知终点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事件的结果和终点是已知事件,人们可以由已知推知已然事件,而根据事件的起因和起点推知还未发生事件的终点和结果就不太容易了。由于“B供A”是前提和事件起点,“A吃B”是结果和事件终点,所以后者更显著,更容易拿来作为供用句的整合框架的填充值。“B吃A”能表达“A吃B”和“B供A”的意义,正是概念空间合并压缩的结果,显著性填充值“吃”可以同时激活“A吃B”和“B供A”两个空间的概念。

二、供用句的整合机制

(一)整合机制及其在供用句中的作用

概念整合是在整合机制的操作下完成,整合机制有组合、完善和扩展三种类型:组合(composition)是将输入域的概念结构合并形成新的结构关系;完善(completion)是根据人们具有的百科知识和概念结构进行整合空间的完善,运用日常框架模式对概念空间的意义进行完善;扩展(elaboration)是指根据已经建立的整合框架通过想象对整合进行详细地心理模拟和认知说明。[14]48-49[15]Langacker也认为语言结构式同样能体现人类的经验和认知,[21]语法结构具有内在相似性,从而具有解释性,因此人们能够根据百科知识运用概念的完形特性推知事件之间的关系,整合出浮现意义。

供用句建立整合框架网络、整合出浮现意义同样需要上述机制的参与,浮现意义的产生需要背景知识在心理认知操作下完成。供用句整合需要如下步骤:第一,根据句式中动词代表的动作建立事物之间的施受关系;第二,根据句法结构式代表的概念关系建立数量分配及供用关系;第三,在整合空间中得出供用句式的浮现意义。整合时组合、完善和扩展机制在各阶段分别或一起起重要作用,下面以“一锅饭吃十个人”为例来说明整合机制的作用。1. 完善机制能建立事物和动作的正常关系,人们看到语法结构式时,能激活熟悉的意义框架,并据此补充和完善框架中没有明确显示的部分。“一锅饭”是“吃”的主语,“十个人”是宾语,这与认知背景中常见概念关系不一致,人们根据百科知识完善,判断出真正的施受关系,得出“吃”的真正对象是“一锅饭”,形成“十个人吃一锅饭”的输入空间;2.完善机制补充和完善框架,扩展机制则进一步对场景细节进行加工,使框架模式更加丰富。由于“一锅饭吃十个人”的非常规语法形式,导致大脑认知进一步推理“一锅饭”与“十个人”的语序倒置原因,得出常规供用关系,形成“一锅饭供十个人”的输入概念;3.组合机制将不同输入概念组合合并形成整合意义。“十个人吃一锅饭”和“一锅饭供十个人”概念在整合空间中被组合到一起,通过完善机制整合出“一锅饭供十个人吃”的浮现意义。上述三个过程均是在整合机制参与下完成,只有满足上述条件的语法结构式才能整合出浮现意义。

(二)整合机制对供用句意义构建的影响

整合机制对整合过程的影响可以在供用句的生成过程中得到验证。首先,供用句的建立要求根据动词能建立供用物和供用对象的施受关系,这要求动词表示的动作必须具有典型功能,包括消费、使用等功能,非典型功能不能通过完善机制建立“供用物”和“供用对象”之间的施受关系。如:

(1)a.一匹马骑两个人b.*一匹马喂/赶/吃两个人

(2)a.一条绳子捆五个人b.*一条绳子编/剪/运五个人

(3)a.一台电扇吹三个人b.*一台电扇擦/洗/装三个人

具有典型功能只是必要条件,还不能构建供用句,还必须通过完善和扩展机制在心理空间构建一般供用关系,例如:

(4)a.一个桶装两个人b.一枝箭射三个人c.一个玻璃罩罩两个人

句中主语(“桶”、“箭”和“玻璃罩”)的典型功能分别为典型动作“装”、“射”和“罩”,但我们注意到典型功能的控制对象除了物体之外,还包括以人为对象的受事,而完善机制容易建立以人为受事的事件,也不能整合出供用关系。

其次,我们发现句式中如果是具有方向性的典型供用动词(如“卖、奖、喂”等),能直接根据完善机制建立供用型数量分配关系。例如:

(5)a.一筐鸡蛋卖两个人b.五百块钱奖三个学生c.一瓶奶喂两个孩子

根据背景知识“鸡蛋、钱、奶”具有的典型功能不可能是“卖、奖、喂”,但由于动词具有典型供用性质,因此能够直接建立供用关系,且典型功能动词句式更容易通过完善和扩展机制建立供用关系,有的即使省掉动词该句式仍能成立(参见例8、9、10),普通供用动词则不具备此条件,如:

(6)a.*一筐鸡蛋两个人b.*五百块钱两个学生c.*一瓶奶两个孩子

上例供用物(“一筐鸡蛋”、“五百块钱”、“一瓶奶”)和供用对象(“两个人”、“两个学生”、“两个孩子”)之间不具备典型施受和供用关系,若无供用动词的提示则很难建立数量分配和供用关系。

第三,完善和扩展机制要求背景知识与当前语义一致,若二者冲突会影响句式意义的生成。供用型的数量分配关系由于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要求动词符合分配方向,所以供用动作属于由起点到终点始发型动词充当,反之则与供用义冲突,不能建立供用型的数量分配关系,例如:

(7)a.三个人拿一床被子 → *一床被子拿三个人b.两个人买一筐鸡蛋 → *一筐鸡蛋买两个人

上例“拿”和“买”的方向与供用分配方向冲突,完善和扩展机制不能据此建立供用意义。

三、供用句的浮现意义

(一)从整合过程确定浮现意义

由于双域映射的抽象性及构式意义的整体性,使得无论是转喻义还是构式义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所以前贤提出的句式意义出现分歧,该意义主要有三种:1)供用关系,即供用物以某种方式提供给某些人或物使用;[2][4][8][10]2)数量或数量分配关系;[5]3)容纳关系,即容纳性的数量结构对应关系。[7][9]那么供用句的浮现意义是什么呢?由于概念整合理论在意义构建过程中进行了概念的分解和合并,使得浮现意义的界定更加明晰,因此可以从句式的整合过程来判断浮现意义,并从整合特征上进行验证。

从供用句的整合过程来看,供用句概念来源于“(数量+供用对象)+V+(数量+供用物)”和“(数量+供用物)+供+(数量+供用对象)”,整合时以后者的关系框架作为整合框架,根据背景知识进行概念完善,得出“供用物”与“供用对象”之间的施受关系,整合出数量供用关系。由于“(数量+供用物)+供+(数量+供用对象)”为焦点输入空间,整合选取了“供用”框架,所以“供用义”为整合空间的核心意义。但整合空间的意义可能由多个关系和意义构成,除了核心意义之外还存在数量关系。如任鹰和鹿荣、齐沪扬认为供用句动词如果被抽象动词代替甚至省略以后也不影响句子的基本意义。[8][10]例如:

(8)一桶水洗三件衣服→一桶水供三件衣服→一桶水三件衣服

(9)一匹马骑两个人→一匹马供两个人→一匹马两个人

(10)一张床睡三个人 →一张床供三个人→一张床三个人

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人类在长期的历史进化中认清了事物的价值,人们根据经验已经形成了物质和物质功能的对应关系,概念整合的人类量度原则的理据也正来源于此。上例表明供用意义可以通过供用对象和供用物的数量对应关系对认知心理的提示实现,这也表明核心浮现意义可以在认知帮助下不依赖部分结构就可以实现。我们同时发现供用句中数量对应关系十分重要,在句中不可省略,上例去掉数量成分则很难成立,如“一桶水洗衣服”、“马骑两个人”和“床睡人”的说法都不能成立,这也表明数量对应关系是供用意义之外另一个较为重要的概念。因此,供用句核心浮现意义为供用,同时强调数量对应关系。

(二)浮现意义的表现

浮现意义可以从句式的整合特征进行验证,概念整合是输入空间选择性投射的结果,整合经历了提取、选择、压缩和新建的过程,事件压缩必然会导致原有的部分语法特征弱化甚至消失,而某些特征又可能被保存或改变,因此形成整合特征。[14][16]整合特征是浮现意义的外在表现,能使内在的认知过程从语言形式上得以显现。下面通过供用句的整合特征判断其浮现意义。

“数量+供用物”比较自由,但对于动作量、数量重叠、数量省略、添加描写性和限制性定语上有限制,例如:

(11)a. 两锅饭/两三锅饭/第一锅饭/只一锅饭/每锅饭/这锅饭吃十个人

b. *一顿饭/*一锅一锅的饭/*饭/*香喷喷的饭/?厨房的饭吃十个人

“数量+供用对象”只能表达纯粹的数量,如单数、多数和约数,对带有描写和叙述性质的定指、序数、主观量、周遍量及修饰性定语有限制,例如:

(12)a.一锅饭吃一个人/三个人/八九个人

b.一锅饭吃*这个人/ *第十个人/?好多人/*每一个人/*在客厅的人/*穿红衣服的人

“数量+供用对象”与“数量+供用物”侧重表达数量关系,而数量短语的各种描写和情态关系很难入句,原因就在于描写性和叙述性等具体情状,制约了数量关系意义。所以供用句主要表达数量对应关系而不是数量的具体情况和样态。

供用句中的动词只有自主、给予类并能体现供用物常规功能的动词能进入格式,此外供用句动词还有其它限制,例如:

(13)a.一锅饭能/必须/又/经常吃十个人

b.一锅饭*吃一吃/*吃了吃/*吃不吃十个人

c.一锅饭吃了/过/*着十个人

d.一锅饭吃得了/*饱了/*光了/*三次十个人

e.一锅饭只/*全/*都吃十个人

f.一锅饭今天/*马上吃十个人

g.一锅饭*想/*愿意/*没/*别吃十个人

h.一锅饭*在食堂/*狼吞虎咽地吃十个人

动词能受可能、频率状语修饰,范围、时间状语受到限制;不能重叠,后附体助词时能带“了”、“过”,不能带“着”;能带可能补语,而结果和数量补语以及意愿、否定、地点和描写性状语都受到限制。所以,供用句动词侧重表抽象供用关系而非情态方面。

根据句式的整合过程和整合特征来看,句式浮现意义主要表达“一定数量的物质供一定数量的人或物使用”,侧重供用物和供用对象在使用时的数量对应关系,不表达物质和动作的具体情状,如果只强调供用、分配或容纳关系可能不够全面,句式表达的是事物供用关系之下的数量分配问题。

四、结语

概念整合是概念隐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解释隐喻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无法直接通过源域和目标域投射获得的整合意义。[22]与隐喻、转喻和构式语法不同的是,概念整合充分考虑到人类构建意义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能将潜藏的构建意义的操作过程在线地显示出来,更合理地解释一些复杂的语言现象。概念整合同样可以用于语法研究,通过对汉语供用句的概念整合研究表明,汉语供用句由“(数量+供用对象)+V+(数量+供用物)”和“(数量+供用物)+供+(数量+供用对象)”概念输入,形成“(数量+供用物)+V+(数量+供用对象)”整合概念,其浮现意义为“一定数量的物质供一定数量的人或物使用”,表达的是事物供用关系之下的数量分配问题,浮现意义的产生需要根据语言形式建立事物之间的施受、数量分配和供用关系,事物的典型功能、动作的方向性都有助于人们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机制建立浮现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建民.现代汉语句型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6.

[2] 范晓.“施事宾语”句[J].世界汉语教学,1989 ,(1).

[3] 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

[4] 李敏.现代汉语主宾可互易句的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 ,(4).

[5] 张旺熹.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6] 李艳惠,陆丙甫.数目短语[J].中国语文,2002,(4).

[7] 陆俭明.“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研究[J].中国语文,2004,(5).

[8] 任鹰.现代汉语非受事宾语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 丁加勇.容纳句的数量关系、句法特征及认知解释[J].汉语学报,2006,(1).

[10] 鹿荣,齐沪扬.供用句的语义特点及可逆动因[J].世界汉语教学,2010,(4).

[11] Fauconnier, G.MentalSpac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12] Fauconnier, G.MappingsinThoughtand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3] Fauconnier, G.Generalized integration networks. in Evans, Vyvyan & Stéphanie Pourcel(eds.).NewDirectionsinCognitiveLinguistics[C] . John Benjamins,2009.

[14] Fauconnier, G. and M. Turner. 2002.TheWayWeThink[M]. Basic Books.

[15] Turner, M.TheArtfulMind:CognitiveScienceandtheRiddleofHumanCreativity[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16] Turner, M.TheOriginofIdeas:Blending,Creativity,andtheHumanSpark[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17] Fauconnier G. and M. Turner. 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A]. In Goldberg A.(eds.).ConceptualStructure,Discourse,andLanguage[C]. CSLI,1996.

[18] Fauconnier, G. and E. Sweetser.Spaces,Worldsandgrammar[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19] Fauconnier, G. and M. Turner.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J].CognitiveScience, 1998,22(2).

[20]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

[21] Langacker, R.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M]. Vol.1.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2] 王德春,张辉.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J].外语研究,2001,(3).

[责任编辑:左福生]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of the Providing Sentence in Modern Chinese

Zhu Huai

(College of Arts,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Abstract:The providing sentence is blended by “some NP2+V+some NP1” and “some NP1+provide+some NP2”. The emergent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is a certain mount of material provide for a certain mount of people. And the origin of the sentence depends on if it can build input spaces and project those spaces to the blending space. The two events will complete the bending and produce the emergent meaning.

Keywords:providing sentence; conceptual blending; blending characters; emergent meaning

收稿日期:2015-01-19

作者简介:朱怀(1974—),男,文学博士,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现代汉语非受事宾语句的概念整合”(12YJC740155),中央专项配套资金青年人才培训与研究支持计划(WXY201F056)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29(2016)02—00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