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采保
尼莫地平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徐采保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脑供血不足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脑供血不足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果(总有效率90.4%)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0%);治疗组检查结果恢复时间(8.43±1.24)d和药物治疗总时间(11.94±2.16)d显著短于对照组(11.87±2.51)d、(16.95±3.72)d;治疗组不良反应例数(1例)显著少于对照组(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对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尼莫地平;慢性;脑供血不足
慢性脑供血不足指的是各种原因所导致的长期脑血流灌注不足,主要表现为由于脑循环功能出现障碍而引起的头痛、头昏、肢体麻木,而没有任何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通过CT或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技术检查不会观察到血管性器质性脑部病变[1]。临床上由于慢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头晕、肢体麻木、肢无力等症状而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占较大的比例[2]。为了能够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相关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帮助患者迅速纠正症状,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本次研究中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在常规治的基础上予以尼莫地平口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年4月~2015年4月江西省奉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84例,按照数学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7例;患病时间1~19 d,平均患病时间(5.6±1.8)d;患者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61.3±9.5)岁;治疗组中男24例,女18例;患病时间1~17 d,平均患病时间(5.3±1.5)d;患者年龄41~87岁,平均年龄(61.2±9.1)岁。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胞磷酸胆碱、活血化瘀中药等常规治疗治疗,治疗方案具体内容为:医生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尼莫地平(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10910040,规格:20 mg×50 s),每次40 mg,每天3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3]。
1.3 疗效评价标准[4]痊愈:用药后头痛、头晕等脑供血不足症状表现和阳性体征已经完全消失;显效:用药后头痛、头晕等脑供血不足症状表现和阳性体征有显著改善,每天的病情发作次数能够控制在1次以内;有效:用药后头痛、头晕等脑供血不足症状有所改善,每天的病情发作次数仍然在1次以上,但病程已经大大缩短;无效:患者脑供血不足症状和服药前没有任何改善。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供血不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种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采用阿司匹林、胞磷酸胆碱、活血化瘀中药等常规抗脑供血不足药物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慢性脑供血不足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69.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慢性脑供血不足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比较[n(%)]
2.2 2组检查结果恢复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的比较治疗组患者检查结果恢复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检查结果恢复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的比较比较(x±s,d)
2.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
7例(16.7%)发生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1例(2.4%)发生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974,P<0.05)。
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发病率高,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该病的基本病理过程是在脑血管壁发生病理学变化的基础上,血液成分及脑部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患者长期处于脑血流灌注不足的状态下,在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5]。
临床常规药物在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疾病实施治疗过程中,只能够达到活血的效果,不能够真正的通过患者的血脑屏障,很难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尼莫地平是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嗜脂性作用较强,可顺利通过血脑屏障,能够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脑血管及神经细胞,能够对脑血管产生积极的选择性扩张作用,在双氢吡啶受体层面发挥作用,使受体构型发生一定的改变,使Ca2+内流减少,脑血管充分扩张,最大程度上解除微小动脉痉挛,增强脑组织对缺氧状态的耐受性,从而对脑缺血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对脑代谢功能和脑电活动进行有效改善[6]。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经元,对钙通道产生阻滞作用,使钙离子内流减少,从而将自由基、一氧化氮、丙二醛等有毒性代谢产物彻底清除,使脑缺血性损伤和脑水肿作用程度减轻,降低血浆黏稠性和红细胞脆性,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7];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能够有效阻止Ca2+进入到细胞的内部,对平滑肌的收缩进行抑制,使血管痉挛现象得以解除,从而使脑血管充分扩张,进一步增加脑血流量,使血管痉挛所导致的缺血性脑损伤状态得到根本性改变[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的治疗组患者的慢性脑供血不足疾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0.4%,明显高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69.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在慢性脑供血不足疾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用药方案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的重要性。
[1] 申鸿俊.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102例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2(36):207-208.
[2] 丁训艳,张楠.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54例效果观察[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1(6):297-298.
[3] 张子诚,苏东升,张向农,等.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11,19(6):417-418.
[4] 汤月玲,朱彩花.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8(31):245-246.
[5] 赵涛.应用尼莫地平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5):575-578.
[6] 李孟,张晓华.尼莫地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9):201-202.
[7] 贾建平.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 2(44):142.
[8] 刘宁,苑秀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治疗现状[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11(10):229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5.094
江西 330700 江西省奉新县人民医院 (徐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