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蓉,薛甜甜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宝鸡 721013)
红河谷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潘 蓉,薛甜甜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宝鸡 721013)
摘要在概述红河谷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资源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采用SWOT分析法对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得知旅游资源自身的吸引力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和项目设计,并对森林公园观光游览区的开发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红河谷;森林公园;山岳沟谷型;休闲度假
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前提,旅游资源评价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前提的必要工作环节,对提高旅游规划针对性和旅游资源开发科学性,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山地旅游资源集美学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于一身,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
红河谷森林公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秦岭中段的陕西省宝鸡市眉县营头镇境内,太白山主峰北麓,公园总规划面积2 314 hm2,距离省会西安市120 km,宝鸡市60 km。公园始建于1998年,目前接待游客30万人,是以山岳沟谷森林景观为主的避暑、登山和休闲度假型森林公园。红河谷森林公园有五大景区,分别是:从公园入口处到6 km处的红河谷度假区为十里峡景区,度假村向西进入原始森林探险区,度假村到下板寺为四嘴山景区,进入蟠龙湾的2 400 m为蟠龙湾景区,下板寺以上为文公庙景区。199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试办国家旅游度假区,我国学者于1993年开始对旅游度假区的研究。随着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暴露,很多学者开始对度假区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刘峰提出在国内旅游景区内采用旅游系统规划,即以旅游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旅游景区的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关系,从而制定全面的旅游发展战略和细则,使得旅游系统正常运作。刘滨宜创立了三元论和 AVC 理论,提出景区的旅游规划要以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为核心来规划。旅游规划要以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为核心来规划是中国现代旅游规划观。中国对于旅游度假区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山地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研究也比较晚。从查阅资料和实地调研结果来看,陕西省依托自然环境的旅游度假项目开发不到位,缺乏统一规划,对于红河谷的研究比较少,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红河谷旅游经济增长和后续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笔者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对红河谷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对红河谷森林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根据红河谷旅游资源的评价结果、开发原则和现状,对红河谷森林公园提出开发建议,为改善红河谷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增加旅游收入提供借鉴。
1红河谷森林公园旅游资源
公园已开发景区4个,景点共80多处。公园具有秦岭北麓典型的地貌特征,园内山势高险,景观多变。公园内山脉属于南北走向,沟谷密布。公园高山区山势平坦开阔,清晰可见第四纪冰川的遗址,中山区山势陡峭。
公园可以观赏太白八景的“红河丹崖”、“斗母奇峰”、“平安云海”和“太白积雪”胜景。四嘴山海拔从1 300 m突升到2 600 m,高峰险峻。“黑熊望月”、“金鱼观天”、“虎头石”、“石人山”、“太公石船”、“神龟宝蛋”等自然景观引人入胜。公园内依山傍水的自然风光与传统的民俗文化和佛教、道教的古迹相结合,使得红河谷森林公园具有较高的生态、科研、历史、文化、艺术观赏价值。
2红河谷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的评价是科学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前提条件[3]。对陕西省眉县红河谷国家森林公园的评价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
2.1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红河谷森林公园是一个以度假、避暑和登山等多项旅游观光活动为主题,结合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山水风光的森林生态环境及佛教、道教古迹为一体的自然和人文相结合的旅游胜地,其中宗教文化古迹由静林寺、显洞寺、玉皇阁、观音崖等组成。红河谷是处于秦岭主峰北麓、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峡谷之中的,集地利之优、交通之便和魅力的雄山秀水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公园是山岳型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由于秦岭山脉独特的地理位置,海拔落差大,从公园入口的海拔800 m到3 666.6 m,森林植被丰富,垂直带谱分异明显,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丰富,被游客称为“野生动植物园”和“生物的基因库”。园内的景色独特,有姜子牙的太白石船、群仙聚首、双洞水帘、凌云栈道;有穿林涉水的蟠龙湾;有从天而降垂直落差将近90 m、幅宽20 m的斗姆瀑布,被誉为三秦第一瀑。
2.1.1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红河谷森林公园内山峦叠嶂,河水清澈,空气清新,风景独特。例如云海、拔仙台、冰川遗迹、斗姆瀑布等优美的风光。红河谷不仅风景优美,还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红河谷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古老神话和美丽的传说。红河谷中蟠龙湾在《北斗称》:王妃斗姆藉此祥瑞之地为国王化生了9个龙子,九王子盘曲伏于弯道,史称蟠龙湾。又传闻宋太祖赵匡胤在执掌朝政之前穷困潦倒,到蟠龙湾观景时诚信礼拜,后来时来运转,黄袍加身,登基称帝。后世称蟠龙湾为吉祥福泽之地。
2.1.2科学价值。红河谷的真正成因是地壳运动,特别是喜马拉雅运动及第四纪冰川活动,形成了这条大裂谷。河底的石头由红色的片麻岩组成,水流冲刷几千万年,看似红色,故称红河谷。中国大陆东部的第一高峰太白山最高顶拔仙台海拔是3 767.2 m。在拔仙台可以实地考察第四季冰川遗址。
公园内海拔在900~3 666.6 m,园内森林植被茂密,覆盖率达91.7%以上,垂直分布明显,动植物种类繁多。据调查统计,植物1 900多种,其中种子植物1 500多种,苔藓植物300多种;动物300多种,鸟类230多种,森林昆虫1 400多种。国家级珍稀保护物种30多种,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是观赏美景、科学考察和科普教学的理想基地。
2.1.3环境价值。 公园内原生植被保存比较好,森林覆盖率高,环境优美。空气中负氧离子丰富,空气清新,空气中细菌含量低,河流清澈见底,是有益于人类生活的良好生态环境。位于公园腹地的综合旅游度假区共有旅游度假山庄10多家,接待床位达到2 500余张,可容纳1 000多人同时就餐的餐厅有8处。凯撒宫具有大中小各种设施完善的会议厅,拥有优越的现代化服务设施。苍茫林海中的别墅依山傍水、古朴恬静。
2.1.4组合状况。森林公园内分布着多种多样的旅游资源,并且资源分布有序。高山流水的绝佳风景使得山水结合,动静相宜。佛道古迹较多,人文、自然风光互相搭配,为旅游者呈现出良好的资源组合状态。公园与佛门圣地法门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周原故里周公庙、姜子牙钓鱼台等旅游景点相连。
2.2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2.2.1评价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按照旅游资源评价的总体要求和评价体系,对红河谷国家森林旅游资源进行评定。
旅游资源评价的总体要求是:①对旅游资源单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进行评价;②按照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③评价主要由调查组完成。评价的标准赋分的依据是“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包括“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层次。评价项目为“旅游资源要素评价”、“资源影响力”、“附加值”。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包括“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5项评价因子。“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包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两项评价因子。“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
计分方法的基本分值有以下3个方面:①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分值表示。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的评价项目总分85分,5个评价因子是“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其分值分别是30、25、15、10、5分。②资源影响力的项目评价总分是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和适游范围”5分。③“附加值”中的“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的分值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每一个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每个档次的因子分值值域相应分为4个档次。
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从高级到低级分为5级(表1),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统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4]。
表1 旅游资源单体评价等级划分
2.2.2评价结果。根据该评价方法,采用专家打分法为公园旅游资源进行打分。为了确保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在打分之前,成立了红河谷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小组,并分别在2015年5月2~4日和2015年6月20~22日进行了两次实地考察。两次考察都进行了打分,经过统计和求取平均值得出红河谷的得分是54.3分,属于普通级旅游资源的二级旅游资源,具有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2.3森林公园开发建设条件评价对于森林公园开发建设条件评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SWOT[5](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红河谷森林公园的优势是森林面积广大,适游期长;动植物种类繁多,旅游资源丰富;园内景点众多、景色独特,公园腹地拥有旅游度假区,现代化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位置优越,可达性较好。红河谷森林公园的劣势是公园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园内交通条件较差,建设资金短缺,在资源和产品开发建设方面缺乏统一管理。红河谷森林公园面临的机遇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人们回归自然的欲望不断高涨。经济飞速增长,企业结构调整,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商业化。这些都为未来的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红河谷森林公司面临的威胁是附近相似的森林公园对红河谷形成激烈的竞争,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科学性和统一管理,景区内电瓶车数量少,不能满足游客需求,私家车可以进入景区,对景区资源造成破坏,环境污染问题随之出现。
3红河谷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开发
3.1开发原则公园开发是以养林、综合利用、永续利用为开发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和方法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环境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空间结构上的合理布局。在资源开发方面应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和相关产业共同开发原则。市场导向原则是以旅游供需关系和市场导向为核心,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优势,组合包装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相关产业共同开发原则是要使相关产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形成完善的森林公园旅游结构[4]。
3.2开发项目设计红河谷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开发以山岳沟谷森林景观为特色,生态休闲型突出。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环境优势,以山水旅游为中心,以休闲旅游资源开发为品牌,并且以佛教、道教的宗教旅游为文化内涵,打造一个集避暑、登山、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型森林公园。
3.3开发建议
3.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游客的接待能力。红河谷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发展必然依靠配套的基础设施,但是住宿的价格太贵,加之门票有效期只有一天,导致大部分游客只在景区停留一天,并且只观赏主要的景点。游客在景点里的消费少,导致景点开发不足。应该加强红河谷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增加游客数量。增加门票的有效期为两天或者三天,延长游客在景点的停留时间,提高景区收入,加大景区的开发力度。
3.3.2改善景点的交通条件。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游客的切身利益。为改善红河谷的交通状况,应提高现有的路面等级和开设旅游车次。目前,红河谷周边的西安、宝鸡、咸阳没有直接到达红河谷森林公园的班车,游客坐班车时需要转乘公交。只有运营的私家车直达红河谷,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应该开通直达红河谷的班车和拓展旅游季节的汽车直达率。
红河谷森林公园内的交通主要是电瓶观光车,但是只有6辆观光车,特别是周末和旅游旺季,观光车无法满足游客的需要。而且,观光车在公园入口到度假村沿途不停车,游客无法观赏沿途的风景。建议应该在景点内设置公交车,可以无人售票车,游客自行投币,也可以买全程的公交车票或卡,游客上车检票或打卡,方便游客在公园内游玩,并多方集资,解决旅游资源开发的资金问题。
3.3.3制定营销策略,打造知名品牌。红河谷营销策略可以把红河谷的资源、产品、品牌进行一体化网络运营宣传,利用BOC模式[6],销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建立自己的品牌战略[7]。旅游品牌的建立有助于旅游产品的销售,也有助于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知名品牌代表了产品一定的质量和性能,可吸引潜在旅游者并占领市场。品牌一旦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就可以利用品牌优势来进一步扩大市场,从而降低营销费用[1]。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从旅游资源特色和红河谷五大景区出发,打造旅游精品,塑造旅游品牌[5]。蓝天、碧水、绿地、青山和空气清新是红河谷生态环境的直观体现,其旅游产品可以打造为集避暑、登山、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型旅游景区。可以让游客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度假村温馨的暖流,领略红河谷春的气息、夏的凉爽、秋的五彩缤纷、冬的银装素裹。为提高红河谷旅游的知名度,还必须加大旅游宣传的力度,建立政府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制和实行促销策略,实现区域之间的共同发展与开展促销活动,共同分享游客,从而大力提高旅游业发展的社会和经济效益[8]。
3.3.4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制定与之相关的管理条例,对红河谷旅游资源的安全管理、经营模式、环境卫生等进行监督和规范,引导红河谷旅游业走向规范化。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经营者的管理,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其经营行为。
4总结
通过对红河谷旅游资源的定性和定量评价,可以得出,在红河谷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中,资源自身的吸引力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旅游资源的影响因素中,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有观赏价值、交通条件、参与价值、休闲娱乐、政府政策等。因此,在红河谷开发中应该对山岳沟谷型旅游形象进行合理定位,打造旅游品牌,在此基础上结合红河谷旅游资源的特点,突出红河谷旅游的观赏、参与、休闲娱乐价值;突出各景点旅游的交通通达度,突出相关景区和周边景区的整体开发。
参考文献
[1] 傅彬,马维雄,康嫄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述评[J].旅游纵览,2013(8):47-48.
[2] 夏小江.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7.
[3] 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4] 吴殿廷,王欣,耿建忠.旅游开发与规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 张运来,那守海,张杰.乌龙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1):51-53.
[6] 黄震方.海滨生态旅游地的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7] 董小敏.郑州市惠济区“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2013(8):46-47.
[8] 蒋芳华,甘巧林.基于AHP的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构想研究:以河源市新回龙镇为例[J].资源与产业,2007(5):31-36.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Red River Valley National Forest Park
PAN Rong, XUE Tian-tian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Baoji, Shaanxi 721013)
AbstractTourism resources of Red River Valley National Forest Park were summarized. Resource quality was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b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SWOT analysis was used to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of the park tourism resourc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ttraction of tourism resource its ow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 The development principle and project design of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forest park were pointed out.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sightseeing area of the forest park.
Key wordsRed River Valley; Forest park; Mountain valleys; Leisure vacation
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项目(202310124)。
作者简介潘蓉(1990- ),女,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收稿日期2016-03-16
中图分类号S 75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0-1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