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昭
胃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应用效果观察
胡焕昭
目的 探究胃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70例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胃镜诊断联合病理诊断和单一胃镜诊断,将2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本文研究得出,胃镜诊断检出例数为58例(82.86%),胃镜联合病理诊断检出例数为70例(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胃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安全有效、无创,具有较高临床诊断意义,但使用胃镜联合病理诊断可以进一步减少临床中的漏诊和误诊情况,其检出符合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胃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效果;分析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幽门括约肌的功能不全或患者在进行胃切除手术后,所引起的十二指肠内容物胆汁、肠液等大量反流入胃[1],从而使得胃黏膜遭受到消化液的作用,从而形成胆汁反流性胃炎,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对其进行有效诊断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研究对70例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实施胃镜诊断联合病理诊断、胃镜诊断,探究其诊断结果,详细报道如下,供临床参考及研究。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70例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35.41±10.58)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病程(2.10±0.8)年。本次研究的70例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均属于胃炎患者,且无任何严重器官疾病,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检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70例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有70例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1.2 诊断方法 对70例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胃镜方法检查,即在检查之前,需要给予患者吸氧,之后对其各项生命指标进行监测,建立静脉通路,以0.05 mg的芬太尼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然后再使用2.0 mg/kg的异丙酚对患者进行缓慢静脉推注。在用药之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肌肉松弛程度以及患者的呼吸是否平稳,待达到检查标准后再对其进行检查。即在患者的胃窦部大小弯侧与幽门距离2~3 cm的地方取两处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对70例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实施检查,探究病理诊断联合胃镜结果与胃镜诊断结果的差异性。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结束后,均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在确认无误后,录入到SPSS 17.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数据可以看出,胃镜联合病理诊断的诊断检出例数为70例,胃镜诊断检出例数为58例,2种检查方法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胃镜与病理联合诊断和胃镜诊断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结果对比[n(%)]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胃炎,其约占慢性胃炎的12.00%~15.00%[2],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幽门括约肌的功能失调,若发生疾病没有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其很有可能会使得消化液一直作用于胃黏膜,从而导致胃黏膜出现炎症、出血等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上一般采用空腹胃液胆酸测定法、胃闪烁扫描法等进行诊断[3],但诊断准确率不高,因此,对其实施有效的诊断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研究对70例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实施检查,其中,胃镜诊断中,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出率为82.86%(58/70),胃镜联合病理检查中,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出率为100.00%(7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实施胃镜联合病理检查,其诊断效果较为准确。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胃镜检查逐渐应用于临床诊断,其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对患者的应激性刺激比较大[4],在检查的过程中会刺激患者的食管以及咽喉部位,从而使得胃体积扩大,给患者食管、咽喉部位带来创伤。但本研究中所采用的胃镜检查主要是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其可以在给患者实施胃镜检查的过程中,消除因为内镜设备刺激患者喉头所产生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还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如紧张、焦虑等,最终使得患者能够配合检查进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5]。
在对患者实施胃镜检查时所用的麻醉药物,即芬太尼以及异丙酚,其可以有效达到镇痛的效果,并且不会对患者的呼吸产生抑制作用[6],同时,异丙酚起效比较迅速,维持的时间比较短,能够有效抑制患者平滑肌细胞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从而使得患者胃肠道平滑肌蠕动减弱,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胃镜的置入检查。因此,两种药物相联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感,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检出率。
相关文献表明[7],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内镜灯光强度不同,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胃镜诊断,同时,在检查过程中,患者的胃腔内充气量过多或者过少,也有可能会影响胃镜的判断。另外,对于不同胃镜检查的临床操作人员,其主观判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且在对患者检查过程中,其病理检查的部位并不是十分准确,其也会造成诊断检出率不高。因此,对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实施检查,采用胃镜检查以及病理检查相联合,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结果的确诊率,降低误诊率以及漏诊率[8],从而有效促进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胃镜检查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其诊断检出率较高,且与病理诊断相联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以及误诊的现象,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提供了诊断依据,其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1] 周雨峡,屠惠明,乔峤,等.3种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与胃镜特征[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6):684-685,691.
[2] 卢晓红,杨新玲.胃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2):897-898.
[3] 周建立.胃镜在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9):6511-6512.
[4] 吴寅,王璐,高斌,等.4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和胃镜表现的相关性[J].新疆中医药,2015,33(3):7-8.
[5] 赵新华,冯琦,冯凯祥,等.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3,18(1):34-36.
[6] 孙勇.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25(3):143-146.
[7] 张勇,李锦霞,邹明艳,等.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0):1315-1318.
[8] 余新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9):24-2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3.017
云南 650000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胡焕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