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昕
自由体位对初产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李 昕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对初产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符合自然分娩条件的健康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体位进行分娩,观察组产妇采取自由体位进行分娩,观察2组产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分别为(435.72±132.58)min、(38.46±16.75)min、(5.72±2.05)min、(467.28±140.65)min,均明显较对照组的(541.43±136.64)min、(48.37±15.23)min、(6.91±3.28)min、(584.76±148.20)min缩短(P<0.01,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3%(P<0.05),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率分别为11.67%、51.67%、13.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70.00%、31.67%(P<0.05),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及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分别为(247.58±24.23)mL、(9.07±0.84)分优于对照组的(298.76±35.84)mL、(8.47±0.72)分(P<0.01)。结论 初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有助于促进产程进展,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自由体位;初产妇;产程;母婴结局
产程中采取何种体位对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具有直接影响[1],以往我国绝大多数产科机构最常采用的分娩体位是仰卧位[2],但临床研究发现,仰卧位并非是最佳的分娩体位,可引起第一产程延长,骨盆可塑性受限、胎儿宫内缺氧等从而导致难产率及会阴侧切率增加[3]。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分娩指导原则中提倡产妇分娩时采取自由体位分娩方式[4],对积极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60例健康足月初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分娩,分娩效果良好,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120例符合自然分娩条件的健康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均于2013年9月~2015年3月期间在齐鲁石化医院集团中心医院产科拟行自然分娩。纳入标准:(1)孕周37~42周且已临产;(2)单胎头位,骨盆内外测量均正常;(3)自愿接受阴道分娩;(4)22岁≤年龄≤35岁;(5)具有正常沟通交流能力。排除标准:(1)伴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者;(2)伴有胎位异常、骨盆狭窄等阴道分娩禁忌证者;(3)伴心、肝、肾及糖尿病等内科疾病者;(4)年龄>35岁者;(5)精神异常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初产妇年龄、孕周、身高、体质量及胎儿双顶径等基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2组基本资料比较(x±s)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在助产士常规指导下采取传统体位分娩方式,即第一产程采取仰卧位或仰卧位、侧卧位交替,第二产程采取膀胱截石位,指导产妇屏气用力,直至胎儿娩出。
1.2.2 观察组 本组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在助产士指导下采取自由体位分娩方式,首先由助产士对产妇进行自由体位的方法、意义宣教,取得产妇对自由体位的理解和配合,亲自为产妇示范各种自由体位的正确做法,并为产妇提供分娩球、棉垫、椅子等自由体位辅助用品。在第一产程可指导并协助产妇根据其舒适度自由选择各种舒适体位,如坐位、站立位、平卧位、半坐卧位、侧卧位、蹲位、跪位、抱膝及行走等体位,当宫口开大3 cm后,可指导产妇采用自觉舒适的双手抱膝位、下蹲位、身体前倾位及附撑体位等体位,并遵循胎儿轴线与产道轴线一致的原则[1],通过动态自由更换体位以利用重力作用促使胎头下降;在第二产程,仍可指导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如蹲、站、坐及半坐半卧等,当宫缩发动时,抬高床头30°~60°指导并协助产妇取半坐卧位,并协助产妇大腿尽量贴近腹部呈屈膝屈髋位,当胎头拨露后,协助产妇改为膀胱截石位,指导产妇正确屏气用力,直至胎儿娩出。
1.2.3 2组产妇如发生难产,应立即转为剖宫产结束分娩。
1.3 观察指标 (1)观察记录2组初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计算总产程;(2)观察2组初产妇母婴结局,包括分娩方式、会阴损伤情况、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情况。产后24 h出血量采取称重法及容积法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l 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初产妇产程比较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1,P<0.05)。见表2。
表2 2组初产妇产程比较(x±s)
2.2 2组初产妇母婴结局比较 2组初产妇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及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见表3。
表3 2组初产妇母婴结局比较
通常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多以仰卧位为主,或与侧卧位交替,仰卧位有利于胎心检测、产程观察及助产士接产,但该体位由于产妇产轴与胎儿产轴不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不利于宫颈充分扩张,且仰卧位限制骶尾关节的扩张,影响骨盆的可塑性,导致骨盆出口狭窄,加大了胎头的下降阻力,从而使产程延长甚至发生难产[5],导致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及会阴侧切率等问题增加。仰卧位时,还会因子宫压迫导致回心血量减少,易导致产妇发生低血压综合征以及胎儿宫内缺氧等[3]。此外,仰卧位分娩易导致产妇疲劳,不适及疼痛感加重,不易屏气用力,不能借助重力的作用增加腹压,导致胎头下降缓慢,产程延长[6]。
自由体位是在结合产前检查等辅助手段确定母儿状况良好的前提下,以产妇自我感觉舒适为原则,在分娩过程中自由地变换各种体位,使体位更符合产道生理的同时,还有助于缓解产妇疲劳感,增加产力,减轻疼痛及焦虑感[1]。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均提倡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在有效缩短产程的同时,对母婴结局并无不良影响[7]。在第一产程指导产妇采取坐位、侧卧位、站立位、蹲位、跪位及行走等自由体位,有助于扩大骨盆出口,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加速胎先露下降,同时可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的压迫,有利于全身血液循环[8],针对性地采取不同自由体位还可使胎头位置异常的胎儿胎头重新入盆,并纠正胎儿的倾斜姿势[6],李妙等[9]对300例健康足月初产妇实施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分娩,结果显示,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分娩可有效缩短产程,减少产时和产后出血量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在第二产程指导产妇采取站、坐及半坐半卧等自由体位,有助于增加坐骨棘间径,纠正骨盆倾斜度,改善子宫及胎盘血液循环增加胎儿供氧,从而提高顺产率,减少胎儿缺氧的发生,尤其是胎头拨露后采取半坐半卧位,更符合产道生理状态,有助于减轻产道阻力,使胎儿娩出更顺利,能够有效缩短第二产程[6],申彩云等[10]对64例观察组初产妇采取第二产程自由直立体位分娩,结果表明,与平卧位分娩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且会阴侧切率及裂伤率明显减少,具有明显的会阴保护效果。本研究对观察组60例初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分娩,结果显示,不同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较采取传统体位分娩的对照组缩短,自然分娩率增加,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减少,与上述李妙等[9]、申彩云等[10]报道具有一致性,再次验证了初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分娩的临床优势。
综上所述,初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有助于促进产程进展,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1] 陈霞群,张卫社.自由体位对活跃期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6):14-16,20.
[2] 厉跃红,吴娜,庄薇.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9):793-796.
[3] 彭艳艳,吴雪艳.产程中体位对分娩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253-254.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Pregnancy,childbirth,postpartum and newborn care:a guide for essential practice[M].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 Geneva:WHO,2006.
[5] 马凤兰,彭小男,郭艳,等.实施体位管理对活跃期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6):1929-1930.
[6] 何光秀.不同分娩体位对产程及围生结局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4,38(11):1283-1284.
[7] 聂津,解素勇.产程中不同分娩体位对分娩效果的影响[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1(5):152-154.
[8] 褚丽艳,武志清,郭考辰.体位管理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价值[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515-516.
[9] 李妙,叶雪健.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对分娩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35):104-105.
[10] 申彩云,于晓萍,韩云.产妇第二产程体位平卧位下进行自主用力对比自由直立下自主用力的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0):1509-151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3.012
山东 255400 齐鲁石化医院集团中心医院 (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