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段的联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016-06-12 17:21江斌
考试周刊 2016年38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阅读教学

江斌

摘 要: 段的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既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阵地,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弄清段篇、段中及段间的联系,培养他们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段的联系 思维能力

段的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既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阵地,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对于段的教学,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诸如分段茫然随意,概括段意丢三落四;习作一段到底等均司空见惯。究其原因,与段的教学不甚得法息息相关,也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关。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弄清联系不仅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而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联系使句与句、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相互作用得以发挥。一个简单的句子,假如无视它与段、篇的联系,那么怎样分析它的作用?怎样体会作者的匠心所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无从下手。下面谈谈以段的教学为例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扣中心,梳段篇联系,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系统论告诉我们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因而在研究个别事物时不要忘记它同整体之间的联系。对此,爱因斯坦作过一个很好的比喻,他说:“如果人体的某一部分出了毛病,那么,只有很好地了解整个复杂机体的人,才能医好它;在更复杂的情况下,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正确地理解病因。”我们所说的段是篇这一整体的部分,它的内容、结构都受篇的制约,而篇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中心)。因此,我们在分析段落时应根据中心确定这段主要写谁?作者要表现他(她)的什么?从哪些方面表现?如品味《尊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第四自然段时,就必须先明确全文的中心,懂得这一段突出地表现了这一中心,然后才能确定学习这段侧重于分析这位年轻人的言行及这言行所表现的思想。相反,我们不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中心,他们就可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造成学生思维的偏差。还是以这课的第四自然段为例,如果不紧扣中心,弄清这段与篇的联系,凭着自己想当然,学生就可能以为这段应着重分析杰克逊大叔的言行,由此懂得他的善良。这样就偏离了我们学习这段的方向。因此,在段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认识,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及中心,分析所学段落与篇的联系,从而准确地把握它,保证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概括地说段篇联系是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但每一个段落在篇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这种联系又可分为主要和次要联系。能最突出、最充分地表现中心的段是文章的重点段,它与篇之间的联系是主要的,如《全神贯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罗丹雕塑一段与它所在篇的联系。那些交代事件的时间、地点、起因、结果等段与篇的联系是次要的,如《自然之道》(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开头两段与篇的联系是次要的。弄清这些联系就像驾驶员在交叉路口选择道路一样,它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方向错了必然陷入南辕北辙的困境,只有选准方向,才能越走越接近目标。弄清这些联系的过程无疑成为培养学生思维准确性的过程。

二、理结构,析段中联系,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梳理段篇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只是段的教学的第一步,它就像勾勒一幅画的轮廓。要让学生对一个段落学得较为透彻,就必须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段落。这种理解除领会其中字词句的深刻含义,看看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外,更重要的是梳理段中的各种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段中联系一般指段中各句、各层之间的联系。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各句、各层内容上的联系。如《太阳》的第一段先说太阳离我们很远,因为远,所以看上去并不大,实际上却大得很;因为远,所以太阳有那么高的温度,我们才会相信。这就是段中内容上的联系。二是各句、各层之间结构的联系,即通常所说的总分、因果、并列、承接等。

梳理这些联系一般是这样的。先理解段中每一句话的意思,弄清句与句之间内容、结构上的联系;再明确这段话说了几层意思,弄清层次之间内容、结构上的联系,懂得这段围绕一个什么意思怎么样一层一层说清楚的,作者这样写的道理所在。这样教学就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段落,又对学生进行思维条理性的训练。

三、观全局,明段间联系,培养思维的完整性

通过分析段中联系,对段的内涵已有一定深度的理解。但由于这项工作是把段落从整篇文章中离析出来单独进行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段的理解总不可能做到那么全面。通常出现的各段意不能很好地连成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全面地理解一个段的内涵必须把所学段落放回全文中去,纵观全局,弄清它与篇中其他段落内容和结构上的联系。因为系统论强调在研究个别事物时,不要忘记它同整体中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割断这种联系就看不清任何一个简单的事物。教材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我们要这样做。作者在组织构造一篇文章时总是十分注意前后照应,使文章各段保持有机的联系,成为完整、和谐的统一体。正是如此,教材编者要求我们“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使学生的思维趋于完整。

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中的“夺桥”一段只有明确它与前后段的承接联系,懂得“夺桥”的意义和艰难后,才能更深刻、完整地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懂得党领导下的红军事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的道理。

教学一个段落如果弄清如此纵横交错的联系,就必定能避免出现把段分解得支离破碎的现象,不仅使段的教学达到优化,而且促进学生准确、完整、有条理地思考。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阅读教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