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玲
教学改革,给我国语文教坛注入活力,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业已“山花烂漫”。为此,我积极探寻语文教学方法与创新的规律,做了些尝试,现浅析如下。
一、科学选用,推陈出新
语文教学方法有哪些?对此问题,长期以来,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但从教学论、信息论、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划分,可分为运用语言的方法、直观感知的方法、实际操作的方法、综合交错的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大多从古人或前人手中继承。不用说讲授、诵读、议论等常规教学方法承继了从孔夫子到叶圣陶先生两千余年教学方法的衣钵,就是创新或引进的新教法,追根溯源,从中也可窥见沿袭的影子,故只有科学选用,继承扬弃,才可推陈出新。即对教学方法中合理的成分——启发式的,结合实际的,有利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做法予以肯定和吸收,再注入时代生机,创造出更新、更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据此我这样指导自读课文《卖油翁》:课前请学生搜集铜钱、作者、文中人物的有关资料,借助各种工具书,独立笔译全文,质疑问难;并将以上内容形成书面笔记,上交教师评改记录。自读时教师据记录结果分别请学生介绍铜钱的名称、形状、作用,介绍作者与课文人物,释疑解惑;再指导学生运用分角色朗读、串讲、分小组讨论,观察、演示、比较、作业等方法学习文章在叙事中展示人物性格的写法,揣摩精彩语句的情味,感悟耐人寻味的道理。
二、引进借鉴,源头活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引进、移植、改造古今中外的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创新的“源头活水”。例如情境教学法本是19世纪下半叶始于西欧的外语教学改革运动的产物,由直接法演变为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及情境教学法等现代汉语教学方法。借鉴此法,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适合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生动情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既导源又开源,使学生入情会意,触景生情,学以致用,积极创新。我选取相关的课程内容、分析具体学情,分别设计模拟情境的阅读教学《木兰诗》、《爱莲说》、《小橘灯》,听音作文《小鸟捉虫》、《采茶扑蝶》;选取情境的精读教学《羚羊木雕》、《斑羚飞渡》、《勇气》、《变色龙》;想象续写《我的叔叔于勒》、《皇帝的新装》“对话”“卖药”;纠错接龙与听辨说写等。基本做到因不同文本创设相关的情境,力争实现因陋就简、就地取材、随机取境,达到主导主体有机结合、知识能力并驾齐驱、认知个性和谐发展的目的。仅启发学生自选情境、分组表演的创新就令我难忘,令我信服——学生自制的“小橘灯”/能干谨慎的懂事女孩/言行逼真的爸妈/扫把倒立围成的篝火/以唿哨代警笛的尖锐声响/以英语代法语的流畅对话/不可一世的广场警官/自相矛盾的卖药小贩/别具情味的语气语调/异曲同工的服装道具/异彩纷呈的情节场景。
三、比较综合,触类旁通
比较、综合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文因素集中起来,围绕教学内容和重难点,进行比较分析、归纳综合,探寻知识构成规律,理解深化所学知识,使分散的知识集中化,零碎的知识条理化,基础的知识系统化,基本的技能熟练化,并由此产生感悟联想、内化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素养,勇于创新。这类方法适合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适合于作文教学中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作文评改,适合于自读课文的学习、各类文体的教学和复习演练。譬如:说明文的单元教学,可将几篇说明文同时让学生预习,分别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的结构与语言特点进行综合比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研讨,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和写作方法。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一定比例,这些作品上起春秋战国,下迄辛亥革命,纵贯我国三千年历史,对于指导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批判地继承祖国文化遗产、吸收古诗文中有生命活力的语文精华,丰富现代语文内涵,丰厚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涵养有极佳的作用。而比较对照、分析综合又切合古诗文教学实际。不必说虚词用法的归类,近义实词的对照,一词多义的归纳,古今词义的比较;也不必说通假字、重点字词的汇集和不同句式的罗列。单是表格式的古诗词的比较综合就有无限趣味。不论是诗词的体裁题目、写作背景、作者朝代、姓名字号,还是诗词的字词句篇、逻辑修辞、诗情画意、风格特色,一经学生的条分缕析,便一目了然。此外,学生推出的表格设计、内容取舍、文字说明、字体书写也不拘一格,不遵一法,善于权变。
四、巧妙组合,别开生面
几千年来,我国的教学方法积淀丰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种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虽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的首倡,但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吟诵涵泳、口诵心惟、熟读精思、旁推交通”之类的教学方法均源远流长。不过继承传统不等于故步自封,引进借鉴也是如此。在当今“多媒体”、“班班通”等现代科技手段风行之际,有的学校认为“凡课必‘媒,才能称得上优质课、示范课”。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既有长处和优越性,又有短处和局限性。语文教学不能单一地使用某种方法,只有让各种教学方法各有所长、各得其所,因文定法,巧妙组合,才能使语文教学扬长避短,渐入佳境,别开生面,求实创新。因此,我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寓于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中。摘摘抄抄,积累知识;听听辨辨,掌握字词;读读背背,培养语感;圈圈注注,理解内涵;说说议议,发展能力;练练演演,陶冶情操;编编写写,再现生活。长此以往,学生津津乐道,群策群力,创新之处层出不穷。请看:手抄报展与消息写作的活动。首先,各位同学身兼主编、编辑、记者、作者、美工、缮写数职,自编自版、手抄笔录、插画打印成《语文报》《诗词报》《名著报》《作文报》等;其次,学生欣赏评析所有的手抄报;最后,对这一活动作客观如实的报道。同作文内容相应的插图,同诗词作者相符的画像;与“报展”活动相关的评论,与消息要素相通的结构;和各种标题相称的感受及报中的电脑彩印、代号网址,剪贴镶嵌的以假乱真,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总之,“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任何语文教学方法都不是“万应灵丹”,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而决弃取、组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