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消息 记者日前从上海市教委获悉,上海的中学生将可以凭借学籍号或身份证号享受网上名校课程。据悉,这个网址为www.gzmooc.edu.sh.cn的慕课平台,云集了沪上“四大名校”(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上海交大附中)的精品课程。全上海的中学生都有机会在网上体验“四大名校”课程。
MOOC的英文直译是“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近年来涌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记者了解到,美国等教育输出大国近年来将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名校课程搬上互联网,以此方便全世界更多有需要的人接受高水平的大学教育。而在我国,北大、清华也相继开设了自己的慕课网站,而以“中国大学MOOC”为首的网站也以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课程云集而闻名。但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出现以高中课程为主的慕课网站,上海市教委此次力推的高中名校慕课平台在全国尚属首例。
上海高中名校慕课平台主要采集来自沪上“四大名校”的特色课程,目前有21门课,由13个教师团队或教师建设,其中11人为特级教师,此外还有外籍教师和高三学生参与课程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名校”此次拿出的课程,多为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非主流课程”。例如,上海中学教师王永庆以“幻方”为主题开设了一门数学课。华师大二附中科技辅导教师团队则拿出看家本领上一门“科创从这里起步”的自然科学类课程。复旦附中教师黄荣华开设了“《中国人》系列课程”。上海交大附中拿出了全系列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4个门类课程的首字母简称)课程。
江苏新高考模式敲定:“3+3”模式 不分文理
《扬子晚报》消息 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表示:江苏高考改革将从2018年高一入学新生开始,改革后的江苏高考方案将为“3+3”模式。另外,学业水平测试和英语的听力、口语将推行一年两考。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介绍,从2018年新高一入学起,江苏高考模式从“3+2”改为“3+3”。目前读初一的学生将成为新高考方案实施第一届学生。和现行高考方案相比,江苏普通高考统考科目仍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现行的“6选2”调整为“6选3”,即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由选择3门选考科目,选考科目不再区分文理,并记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在这种模式下,出现了多种可能。算下来要有20种左右。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院长鞠勤介绍,改革后高考总分值定为多高,目前正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目前,江苏高考总分为480分。鞠勤表示,浙江高考总分700多分,江苏未来的新高考方案总分将与浙江分值相接近。
备受关注的英语“一年两考”方案有了初步计划。鞠勤介绍说,英语总分值要提高,现行高考方案中英语满分为120分。听力和口语都要“一年两考”。听力和口语考试要进一步改革,将化解目前在考试中存在的风险。“不过笔试会怎么办,还要听取各方意见,最终确定英语笔试的分值和要求。”
沈健表示,“小高考”也将推行一年两考。和现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相比,江苏将开齐开足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13门科目均列入必考科目范围,江苏考生在高中期间可以享受同一必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体育和艺术进入了学业水平测试中。
沈健表示,综合素质评价拓展为6部分。按照新方案,在综合素质评价上,江苏将国家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具体拓展为:思想品德与公民素养、学习水平与课程修习、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审美素养与艺术特长、创新能力与社会实践、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6个部分,更有针对性、引领性、操作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