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梅 张颖(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南京,212400)
阔步在奋进的路上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档案工作纪略
王永梅张颖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南京,212400)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展示厅
“10年来,国网江苏电力档案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是江苏企业档案管理的典范,为支撑我省企业档案工作保持全国领先,发挥了领头羊作用,希望国网江苏电力再接再厉,继续当好江苏企业档案管理排头兵。”在今年3月24日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档案工作会议暨档案十年工作成绩展上,江苏省档案局副局长欧阳旭明对该公司档案工作连连“点赞”。
据悉,“十一五”以来,国网江苏电力档案工作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和省档案局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争当创建“两个一流”排头兵目标,积极服务电网建设、企业发展、依法治企等中心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价值不断显现。
“求木之长,必固其本,欲水之长,必浚其源。”国网江苏电力始终将基础建设作为档案工作管理的首要任务。突出法治化、专业化、标准化导向,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队伍素质与强化软硬件支撑。
坚持法治化,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学习和宣贯,开展“6·9国际档案日”、档案普法宣传等活动,增强全员档案法制意识。率先制定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招投标、白图等3项档案管理办法,填补了制度建设空白。修订了22项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提升了规范化管理水平。在中央巡视组延伸检查、国家审计署审计、历次依法治企综合检查过程中,充分发挥档案凭证价值,较好地展示了该公司法治水平。
坚持专业化,提升队伍素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过程中,在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原档案编制全部保留,并在新增设机构设置档案专职岗位,确保了档案队伍的整体稳定。”国网江苏电力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啸峰介绍道。目前,国网江苏电力共有专(兼)职档案人员1095名,其中专职人员143名,国网领军人才1名、国网江苏电力专家和专家后备各1名。研发集网上培训、工作交流、考核评价为一体的档案知识管理平台。成立档案协作组,开展课题研究和项目攻关,促进档案人员能力提升。开展档案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团体二等奖,3名选手被授予“技术能手”称号。
坚持标准化,强化软硬件支撑。健全组织机构,建立“三级联动”档案工作网络。积极推进省、市、县档案等级评定工作,率先在全省实现档案五星级全覆盖。规范档案管理,归档及时率、质量合格率持续提高,档案齐全完整、系统规范、应归尽归。目前,国网江苏电力拥有档案库房面积2.14万平方米,室藏文书档案22.9万卷、253.5万件,工程档案91.4万卷,会计档案80.7万卷,照片档案40.4万件,音像档案0.97万盘,印章、荣誉等实物档案6.62万件。相比10年前,室藏档案案卷总量增长了51.2%,文件总量增长了7.72倍。
“十一五”以来的10年,是公司创新发展的10年,也是国网江苏电力档案追赶潮头、创新突破的10年。该公司始终将创新实践作为推动档案发展的源头活水,在探索中推动档案管理向精品档案、数字档案、智慧档案的嬗变。
打造精品档案。以工程档案这一管理重点为着力点,修订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二次确认制”“四级审核制”等质量管控机制,优化项目档案管理模式。坚持精品工程与精品档案“四个同时”原则(同时规划、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工程验收同时移交归档),档案质量管控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为电网工程创优提供了有力支撑。10年来,该公司系统共获得建筑行业“鲁班奖”3个,国家优质工程银奖11个,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建设项目均被评为国网优质工程。
建设数字档案。建成全国首家企业数字档案馆,电子档案长久真实保存及综合利用水平国内领先,先后获得国家档案局优秀档案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三等奖。依托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率先开展网页自动归档。对历史室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贯通衔接12个主营业务系统,推进档案存量数字化与增量电子化,档案条目数达到1371万条,数字化率由2005年的0.83%提高到73%以上。
探索智慧档案。国网江苏电力积极支撑国家电网公司智慧档案建设,主动承接试点任务。探索如何整合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档案资源管理与开发、档案馆运行等各类信息进行智能感知和深度挖掘。面对未来“智慧档案”建设对档案管理模式带来的变革,该公司主动思考如何推动档案服务由现在的“存储服务”向未来的“知识服务”转变。加强服务产品开发团队建设,科学加工档案信息资源,创造具有公司特色、满足专业需求的编研成果,变被动利用为主动挖掘,提高档案利用实效,更好地为公司决策和运营提供服务。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大数据深化应用》项目验收现场
该公司档案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对接业务发展与改革需求,主动寻找档案管理融入业务管理的结合点,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档案价值在服务过程深入传播,赢得了更加广泛的认同。
服务企业稳健发展。全程记录电网设备基本数据和运维情况,在“抗冰抢险”、风灾等电力抢修重建、青奥保电等重要工作中,提供了翔实准确的信息服务。强化“三重一大”记录、重要决策性文件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在各类巡视、审计及检查中,为公司合法合规、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行为提供佐证资料。加强业务合同等权益类档案管理,为解决利益纠纷和法律诉讼处置提供了可靠的维权依据。
服务管理提质增效。依托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积极为业务部门提供线上、线下的查询借阅服务。逐步提升档案服务主动性,平均年利用档案万余人次。变被动查阅为主动提供,创新开展上门服务、重点项目定向服务。深化跨专业信息资源整合,加强档案编研工作,形成《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基础数据汇编》《经济活动分析》《变电工程简介》等2200多种、6600余万字的编研成果,有效支撑了管理水平提升。该公司的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大数据深化应用项目研究获得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服务文化价值传播。系统各单位设立档案陈列室,集中展示历史沿革、发展历程、重大活动和成果荣誉,成为职工教育和宣传企业文化的重要窗口。2005—2015年,南京、苏州、徐州等地相继迎来办电百年纪念。档案工作以时空视角,编选历史文字及图片资料,以翔实的资料、齐全的门类、丰富的内涵和朴实的文字,记载江苏电力蓬勃振兴、可歌可书的发展历史,讲述企业发展历程,展示创业者群像,在职工中激发出敬业爱企的热情。
展望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将给档案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国网江苏电力上下一致认为,落实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必将进一步扩大档案工作的业务范围,拓展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推动技术手段全面进步,为档案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建设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相匹配的档案体系,也必将对省级公司档案基础管理、创新能力、人才支撑带来全新考验。国网江苏电力档案战线干部员工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持续创新,不断超越,努力为电网发展和公司发展创造更大价值,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