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间半”民居建筑群保护与文化传承

2016-06-12 06:14:08徐丽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江苏南京210001
档案与建设 2016年5期
关键词:古建筑群杨柳民居

徐丽(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江苏南京,210001)



“九十九间半”民居建筑群保护与文化传承

徐丽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江苏南京,210001)

杨柳村

[摘要]文章以甘熙宅第与杨柳村古建筑群为例,介绍了南京地区“九十九间半”民居建筑群的特点,这两处民居建筑的保护现状,分析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继而从动态的角度探寻古建筑群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文化传承所起到的作用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九十九间半民居建筑群甘熙宅第杨柳村文化传承保护策略

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各类建筑遗存较多且门类齐全,其中大多数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民居主要是江南特色,有着典型的“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徽派建筑风格。南京现有保存完整的古民居有俗称“九十九间半”的甘熙宅第和杨柳村古建筑群,它们最大的特征是简洁、精细、沉稳、素雅、平和与淡朴。这两处尚存的明清民居是南京原住民生活方式和生活智慧的见证,其中蕴含了商贾文化和士大夫文化,又不失江南平民的本色。本文试以甘熙宅第与杨柳村古建筑群为例,从他们的保护现状及特点,分析其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继而从动态的角度探寻古建筑群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文化传承所起到的作用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九十九间半”民居建筑群特点

1.“九十九间半”产生的文化背景

“九十九间半”是民间对大型民居建筑群的俗称,并不是指实际意义上的数字,而是形容住宅规模庞大、房屋众多。中国人认为数字起于一,极于九,“九”是最大的阳数,《周易》以阳爻为九,用九代表天,因此“九”又是皇家专用数字。中国人的传统哲学讲究“高而不危,满而不溢”(语出《孝经·诸侯章》),过了九就到了头,到头就要走下坡路,所谓“盈满则亏”。因此那些大型民居建筑往往留半间,以达到“长富、长贵”的目的。另外“半”即五,与九相配正好为九五,《易经·乾卦》:“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圣人作而万物睹。”九五为吉爻,正所谓“九五之尊”,故以“九十九间半”命名,表达了对家族美好的愿望。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玉皇大帝的天宫有万间,作为天子居所的皇宫紫禁城,则比天宫少半间,只能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最大的官宅是孔府,号称“九百九十九间半”;而一般民居不得与王族勋戚相匹敌,因此只能称作为“九十九间半”了。这虽然是民间传说,但也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早在周代,就对不同规格的建筑应使用什么色彩有详细的规定,以后历代王朝都是如此,就连我国第一部辞书《尔雅》都专有《释宫》一章,来解释房屋的各种结构和规格。可见建筑的营造规格早已成为中国传统礼制的重要部分。明清时代,房屋规定更加严格,明初《舆服制》就规定一般百姓建房只能建三开间、五架梁,且不许用斗拱、彩绘,否则就是僭越。正是由于规定了单体建筑的大小、规格,使得民居建筑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组合上。江南一些大户人家,为了满足其使用功能,便向纵深发展,以院落的组合来营建住宅,因此一些深宅大院,往往由数个数十个院落组合而成,重门叠户、深不可测,形成了所谓的“九十九间半”民居巨宅。

2.“九十九间半”的建筑风格

从建筑角度来看,“九十九间半”属于江南多进穿堂式建筑,它在规制、格局方面承袭了宫室建筑前堂后寝、中正无邪、内外分明的特点。这种大型民居一般都设有门厅、轿厅、大厅、花厅、寝房、厨房、佣人房等设施,皆由几重院落组成,规模庞大,装饰豪华。

从平面布局来看,“九十九间半”民居呈纵向排列,纵向的每一栋房屋都称为“进”,两“进”建筑之间由院落相连。此类建筑通常是三至五进,最多可达十几进。前后几进房屋纵向串联而成的建筑群体称为“落”。宅中的中轴建筑称为“主落”,主落中又以大厅为中心,前有门厅、轿厅,和大厅一起组成会客、议事及礼仪活动的区域,后有正厅、正房,多数为两层建筑,是主人及家眷休息活动的场所。中轴线两侧并列的次要建筑,称为“边落”,安排客房、下房、柴房等次要房屋。而厨房一般则设在整座建筑后部。有的建筑还在边落中设有书房、花厅、花园等,是主人休闲娱乐的场所。每座建筑之间由腰门和备弄相连通。一组“九十九间半”民居一般由两至三落建筑组成。

3.“九十九间半”的形成与建筑特点中所蕴含的南京地域文化

具有“九十九间半”建筑风格的群落,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云南、北京等地,其中以江淮为多,而尤以南京为甚。据马晓、周学鹰两位先生的统计,光南京具有“九十九间半”风格的建筑群就有14处之多,其中不仅有民居,还有寺庙、宗祠、会馆等多种建筑。究其原因,这是与南京特殊的地域环境及文化分不开的。首先,“九十九间半”的产生,与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有密切关系,或为洪武之独创。明初,九五之数多用于皇家建筑,此寓意多被当时南京民众所崇拜。后来朱棣迁都,南京作为陪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而且明正德、弘治以后,社会僭越之风盛行,故原来只存于皇家的建筑风格渐渐出现于南京民间。其实早在明正统年间,原本森严的等级制度就有松弛,《明史·舆服志》记载:“正统十二年令稍变通之,庶民房屋架多而间少者,不在禁限。”其次,清代南京作为江南重要的大都市,其经济富庶,文化发达,虽然清代的等级制度与明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乾隆以后,高压政策有所缓解,加之江南望族的需求,所以“九十九间半”的建筑风格又再次兴起,并运用于民宅、寺庙、会馆等建筑类型中。

不仅“九十九间半”的形成与南京特殊的地域文化有关,而且它的建筑特点也与此密不可分。“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徽派建筑风格多体现在“九十九间半”之中。明清时的南京民居不同于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而是与徽派建筑风格相结合,形成了南京独有的雄浑直爽、华而不奢,这也暗合南京这座都市的大气、质朴与包容。以杨柳村“九十九间半”建筑群为例,不论是大木作梁架,还是小木作落地格子门、栏杆,不论是砖雕门楼,还是砖细雕刻,都“曲线舒展,落落大方。这种质朴的大气的建筑风格,既不同于皖南徽派建筑的张扬,又不同于江南苏式建筑的书卷气”。

二、“九十九间半”民居建筑群的保护现状

南京保存较为完好的“九十九间半”建筑群当属位于老城南的甘熙宅第和位于江宁的杨柳村古建筑群。

1.甘熙宅第

甘熙宅第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总占地面积9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其中包括房屋162间、天井35个、水井32口。甘熙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文人、藏书家、方志学家,他于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历官知县、郎中、礼部仪制司、广东司兼云南司主稿等。甘熙幼承家学,后又游学于桐城派创始人之一的姚鼐,并及古文经学大家孙星衍门下。甘熙一生博学强记,勤事纂述,与同里金鳌、朱绪曾等一起收辑乡邦文献,证析异同。同光以前私人写志之风已盛,如金鳌之《金陵待证录》、甘熙之《白下琐言》,而《白下琐言》尤负盛名。我国现代著名学者朱偰曾在其著作《金陵古迹图考》中这样评价《白下琐言》:“惟研究清代史迹,仅凭方志,尚觉不足,如洪、杨乱前,甘熙《白下琐言》,实为杰作。”此外,甘熙还著有《桐阴随笔》《灵谷寺志》《栖霞寺志》等地方志书和《金陵忠义孝悌祠传赞》《寿石轩诗文集》《金石题咏汇编》等文集。

甘熙宅第的发现源于1982年南京市范围内的一次文物普查。20世纪80年代,甘熙宅第里全是居民住户,其中南捕厅19号是部队3503工厂职工宿舍,南捕厅17号是民国文人卢前(冀野)的家,南捕厅15号则住着几十户零散住户。针对住户来源复杂的情况,保护甘熙宅第的重点是努力做好居民动迁工作。政府坚持只出不进的原则,尽快将南捕厅19号和大板巷42号一片空出来。由于住户太多,逐户动员搬迁费力费时,在工程初期,项目方曾与当时的建邺区领导联系,希望能和中山南路南段拓宽工程合并解决,虽然得到响应,但要一笔支出,后因财力不够告吹。在这期间,也多次和3503厂联系,希望得到厂方支持,但是无钱、无地、无房,很难动员住户搬迁。直到最后,市政府在三牌楼附近为3503厂另划了一块2000平方米的地,作为产权交换,最终把南捕厅19号产权划给了文管会。随着动迁工作启动和向前推进,维修工作逐步开展起来了。试想如果没有这次文物普查,这一重要建筑文物将会从人们眼中逐渐消失,对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1992年11月18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以甘熙宅第为馆址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文化的发展,旅游事业飞速前进,进一步促进了全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南京民俗博物馆借此契机,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的运行轨道。市委市政府先后在2001年和2006年,分两批对甘熙宅第启动了全面性的保护维修工程。甘熙宅第因此重焕生机,成为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俗专业博物馆。

目前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已成为南京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的重要展示地。甘熙宅第不仅可以让人们领略传统民居建筑的优雅经典,感受南京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能使大家了解多项国家级、江苏省级、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基本情况,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精彩展演。

2.杨柳村古建筑群

杨柳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末,主要完善于清康熙、乾隆年间,是南京地区民居建筑中历史最久、面积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大型住宅建筑群。全村住宅面积3.8万平方米,原有36个宅院,现存较完整的17个,共37进、366间,面积约1.1万平方米。村里主要是朱、刘、时、赵4大姓氏,朱氏为大族。古建筑近半数为朱氏历代子孙修建。据《朱氏宗谱》记载:“始祖明二公由南渡卜居句容县新昌桥陡门口村,至七世孔阳公(朱孔阳生于明嘉靖十六年,卒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分支江宁县龙都镇之杨留村,今名杨柳村。”朱氏以40字定辈取名,现传至22代“俭”字辈。相传朱氏自六世起,人丁兴旺,成为家族大户,后裔多有经商、为官者,其住宅建筑逐渐趋于贵族化。

杨柳村古建筑群西有秦淮河,南临杨柳湖,北依方山。现紧邻全省最大的青龙湖人居森林,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景十分怡人。近年来,南京市政府欲将其打造成一个以古建筑群为核心,利用周边独特的人文、自然、地域等资源,集文化、旅游、休闲、影视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文化园。该民俗文化园的发展定位是“古韵绿风、多彩田园”,都市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重点开发古宅民俗苑、碧湖杨柳风、乡村民俗大观园、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知青怀旧地等,使之成为南京地区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游憩乐园和古代民居建筑博览区,成为南京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江宁旅游业的品牌项目。

近年,政府对古建筑群进行维护修缮。江宁区民俗博物馆坐落于杨柳村古建筑群内,于2011年底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展陈面积3000平方米。除了展示江宁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外,还将历史故事予以展现,期以展示其文化底蕴。2013年以来,南京市政府又对杨柳村外围的52户房屋外部出新和改造,建设有长2.5公里、宽7米的杨柳湖环线游道,长7公里、宽3米的国际标准的自行车赛道。同时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对环境进行改造。目前钓场、赛道已陆续投入使用,民俗戏展演、古村风貌街及花灯会场也初具规模,并逐步对游人开放。

三、“九十九间半”民居建筑群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南京市政府对南京两处“九十九间半”的保护和发展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各领域的专家也对此两处民居建筑群的可持续发展进言献策、深入调查,但毋庸讳言,甘熙宅第和杨柳村古建筑群在实际保护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古建筑的保护位置可以分为两种,一为原地保护,一为异地保护,这两种方式都是保护古建筑并发展古建筑旅游较为成熟的方式。相对而言,大型的古建筑群较适合原地保护,而原地保护又分为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两种。所谓静态保护,是不多加以利用,只是静止的存在;所谓动态保护,是以古建筑为核心,整合周边资源,加以合理的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在其“实施守则章节”中写道:“与工艺品相反,文物建筑保护最好方法是继续使用它们。”事实也证明对古建筑最好的保护就是使用它。而南京甘熙宅第和杨柳村古建筑群的保护即采用动态保护的形式,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问题。

1.自身变更过程中历史文化价值流失与忽视文献史料

为了使“九十九间半”在城市化进程中生存下去,政府部门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在保持古建筑原貌的基础上,先后投入资金,对古建筑群中的居民进行动迁,再全面维修,并将周边也发展成为与其配套的历史街区。英国建筑学家迪克斯说过:“一个充满活力的街区总是既有新建筑又有旧建筑,而如果全是某一时期的建筑,只能说明这个街区已经停止了生命。”以甘熙宅第周边的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熙南里街区内有很多短期速成的仿古建筑,它们往往形式不伦不类、做工粗糙、相互抄袭,整条街几近雷同,这种仿古重建的行为往往是以真实的历史场所和传统生活的消亡为代价,与保护历史遗存的真实性原则完全相悖,丧失了自身独有的文化和原有的魅力。这些建筑不是历史的一部分,而是急功近利的表现,而历史是不能急功近利的。另一方面,文献史料和建筑遗存是构成历史的两个重要因素,缺一不可,然而如今在古建筑价值的自身变革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文献史料的利用,这样往往会造成以上所讲的“不伦不类、做工粗糙、相互抄袭”等结果。其实如果利用相关文献,不仅能在建筑外表上修旧如旧,更能把灵魂和历史厚重感还与建筑本身。

2.在建筑保护中对文化重视不够

不论是甘熙宅第,还是杨柳村古建筑群,都具有悠久的文化与历史。南京城南甘氏以经商起家、诗书传家。道光年间,甘氏四兄弟商定仿宁波天一阁制式,在家宅中建藏书楼,后取名“津逮楼”。经过几代人近百年的努力,甘氏藏书已相当可观,而尤以三十卷宋版《金石录》为世所罕见。津逮楼累世收藏的秘籍善本,不仅惠及甘氏后人,也为南京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惜的是,虽然现在甘熙宅第中已重修津逮楼,甘氏后人甘櫯主笔写有《重建津逮楼记》,并请著名语言学家徐复先生题写牌匾“津逮楼”,但现在整个津逮楼已作为展厅使用,不能起到甘氏藏书文化的传承作用。杨柳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至清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历时200多年,以朱氏子孙贡献巨大,其鼎盛时期有36个宅院,对研究明清建筑的风格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然而现在多为商业展示,对建筑风格及朱氏家族的繁衍兴衰却多有忽略,这种本末倒置的建筑保护理念实在是令人遗憾了。

3.甘熙宅第历史环境与现代文化融合不够

甘熙宅第是中国传统式建筑,素以“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建筑风格为世人所喜爱。周边的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在建造上稍显急功近利,其他配套设施也需相应完善,但在整体上来说还是凸显了南京老城南的历史风貌,而附近的老街老巷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熙南里街区的不足。但是甘熙宅第位于南京城市中心,北靠新街口,东依夫子庙,势必受到周围环境的挤压,尤其是商业上的挤压。随着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房地产越来越热,街区周围的现代建筑大量取代了南京老城南的传统建筑,拓宽的马路也代替了充满历史积淀的老街老巷,这都使甘熙宅第在建筑风格和文化形态上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历史街区周边的新建建筑高度、体量超标,空间环境失控,历史街区与现代化城市之间缺乏有效的过渡和缓冲。现状已不可更改,那么如何把历史巧妙地融入现代文化中,是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古老的建筑不意味着死气沉沉,以甘熙宅第为基础而建成的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就一直致力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与改进。经过多年的努力,传统手工艺的展示、夏令营冬令营的进行、南京传统民俗的推广,使得这座历史悠久的民居渐渐与现代文化融合,虽然步履艰难,但这种努力还是值得称赞的。

4.杨柳村古建筑群交通不便,商业运营中文化产品档次低、精品少

杨柳村古建筑群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的龙都,其地处乡村,距南京市区大约40公里,相对来说较为偏僻,除了自驾以外,没有公共交通工具可以直接到达,故前来参观不太方便。交通的缺陷导致杨柳村古建筑群门可罗雀,而相配套的民俗文化园只在节假日才会有些人气。另外因为人流情况,在杨柳村内部和周边的商户中也只有一半正常营业,这与当初发展的初衷尚有很大距离。既然成为一个旅游景点,那它的商业效益是衡量其是否能吸引游人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在这一方面,杨柳村是存在问题的。当初的设计宗旨是使其成为南京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江宁旅游业的品牌项目,但是因为只注重核心区域的保护与建设,而忽略了交通这一重要因素,致使现实与设想相距甚远,如果不再加以重视和改进,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在杨柳村民俗文化园的商业运营中,没有主打的文化产品,换句话说就是其文化产品档次低、精品少,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酒不香,巷子再浅都是无人问津的。所以杨柳村古建筑群如果要想获得较好的商业收益,不能仅靠政府的扶持,而是要结合自身的优势,打造历史品牌,从文化上下功夫,而不仅仅只是喊几句口号而已。文化含量低,自然不能吸引游客的注意。

5.旅游业发展尚不成熟

保护与旅游发展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如果处理得当,两者会相辅相成,如果处理不好则会得不偿失。看到旅游业带来的正面效应,很多地方都积极发展旅游业,使大多以传统民居为依托的历史街区借此重焕活力。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因为旅游业发展尚不成熟,而带来不少负面效应。以甘熙宅第和杨柳村古建筑群为例,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甘熙宅第与杨柳村古建筑群虽然在建筑保护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综合其他因素考量,它们尚未达到城市新坐标的境界。究其原因:一是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尤其在外地的知名度较低,很多外地游客不知道有此两处景点。二是甘熙宅第及杨柳村古建筑群周边的历史街区定位不准确,到底是商用为主还是保护参观为主,在初建之时就没有过明确的定位。加之配套设施不齐全,很难满足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三是两处的停车问题和交通问题有待解决。甘熙宅第虽身处闹市,也有地下停车场,但很难接待大规模的游客,也不能停泊大型客车;而杨柳村古建筑群则主要是因为地处偏远,且没有直达的公共交通。

甘熙宅第

四、“九十九间半”民居建筑群的动态可持续发展策略

金乃玲先生在《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模式初探》中分析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模式的利弊,结合国内外古建筑保护的经验,提出对古建筑的保护应该是动态的。而本文所提及的甘熙宅第和杨柳村古建筑群的保护与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社会的发展带来经济、文化的发展,要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保持活力,就必须自我调整发展方向和建设内容。调整过的内容还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新的矛盾,而矛盾亦是发展的动力,这样持续性的发展即是一个永久动态过程。对于传统民居来说,要统筹考虑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即在着手于近期的保护建设时,为远期的发展制定出具有弹性的控制指标,并使每一阶段性成果形成反馈功能,成为下一阶段的发展依据。而这正是所谓的可持续性发展。动态保护与传统的保护模式并不是相互背离的,而是在原有保护的基础上总结、扬弃之后形成的保护理论。由此,我们对甘熙宅第和杨柳村古建筑群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提出些许建议。

1.加大力度收集并利用散存的各类历史文献

我们大力保护古代建筑,并向游人开放,关键是看中它们的文化传承功能,然而如今对于古代建筑文化功能的再利用往往是重视其建筑风格,而忽略与其有关的历史文献。这种现状的确是可惜的,也是发人深省的。因为历史不仅存在于实体的建筑中,也存在于古籍的字里行间,而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的不是古迹文物,而是书本文献。所以我们在保护文物古迹的同时,也要加大力度收集并利用散存于世的各类历史文献。这一点对扩大甘熙宅第和杨柳村古建筑群的文化功能也同样适用。以甘熙宅第为例,其最有名的莫过于甘氏藏书,然而对于这一点的宣传,现在做得还不是很到位。南京因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政治地位而人文荟萃,私家藏书之风由来已久,到明清尤盛。甘熙宅第的津逮楼是金陵藏书的一个历史缩影。虽然甘氏藏书因为各种历史原因而散落各地,早已不全,但是它在历史上对保存南京乡邦文献、增加金陵文人交流的贡献是不能抹杀的。即使甘福所编的《津逮楼藏书目录》已经散失,我们可以根据甘熙的《白下琐言》对《津逮楼藏书目录》的恢复作出努力。如唐许嵩的《健康实录》二十卷、宋陈彭年的《江南别录》一卷、宋郑文保的《江表志》三卷、张敦颐的《六朝事迹编类》二卷、元张铉的《至大金陵新志》十五卷、明朱之蕃的《金陵图咏》一卷、顾起元的《金陵古金石考目》一卷等等,它们都是研究唐宋元明时期南京经济文化的重要乡邦文献。如果我们能根据《白下琐言》中的记载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关文献的收集和利用,这不仅可以对甘氏藏书复兴起到巨大帮助,也能为南京地方志的撰写提供更多宝贵的材料,甘熙宅第的文化传承功能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而在对杨柳村古建筑群的文化功能进行发掘之时,如能对两百余年的朱氏族谱加以考订,那么杨柳村“九十九间半”也不会仅仅是一间间死气沉沉的房舍,而是具有鲜活灵魂的文化载体。

2.民居建筑群保护与发展纳入城市整体规划

对于甘熙宅第和杨柳村古建筑群这种大型传统民居的静态保护是不可能的,必须通过积极的“再生”方式,让古老民居重新焕发出活力,将其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脉络之中,从而达到振兴古宅活力——发展经济——保护历史建筑的良性循环。由于其占地面积较大,地理位置重要,对城市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机械的保护是不现实的,有必要使其成为城市整体规划中一个有效因素,参与运行,找到适合自己的整体调配,对其合理定位,找到发展空间。目前,甘熙宅第与杨柳村古建筑群分别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和江宁区民俗博物馆所在地,陈列内容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但它们周围并未形成整体文化氛围。而位于长江路附近的总统府、梅园新村纪念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六朝博物馆已形成长江路文化板块,每家博物馆相隔距离步行不到5分钟。以后这里还将进一步完善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引进更多功能,打造南京最高端的长江路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所以,在今后的规划中,如能效仿长江路文化板块将甘熙宅第及杨柳村古建筑群附近也打造成文化群落,加以更多的整体配套,必会促使古老的建筑群焕发出新的活力。

3.民居建筑群保护与发展的前期科学定位

所谓前期科学定位即俗称的前期评估,即对古建筑自身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及经济价值在今后的保护与发展中是否可以持续发挥作用进行前期定位与评估,而不是一味地让工程上马,赶鸭子上架。比如在民居建筑群周围仿古商业建筑的建设,这些假古董在审美上能否与历史建筑融为一体,是要在先前进行思考的。以本文所举两处古建筑群为例,在甘熙宅第周围建立的熙南里历史街区和在杨柳村旁建立的商业街区游人稀少,生意惨淡,这一现象正是在项目立项之前没有反复论证的结果。这足以说明民居建筑群的保护与发展的前期定位必须科学。要把发展文化脉络作为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保护民居的文化脉络可以说是保护工作的意义所在。

4.发挥动态保护弹性计划的优势

傅才武、陈赓先生结合国内外古建筑保护形态,总结了古建筑的五种发展模式:博物馆式保护与产业开发模式、大遗址保护与开发模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城市历史街区开发模式、村落开发模式(转引自胡小红《我国古建筑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研究》,《法制与社会》,2006年12期)。本文讨论的甘熙宅第和杨柳村古建筑群主要属于第四种(当然其中有交叉,甘熙宅第和杨柳村内亦有博物馆,而杨柳村也具备村落开发的条件)。第四种对动态保护的要求是很高的,这就需要发挥动态保护的弹性计划优势。动态保护不拘泥于短期目标和计划,可以通过整合多方面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以最具有可行性的方面作为发展的落脚点,通过自身的调整,以及多方面协调努力逐步发展起来。这种发展可以通过多途径、多动力实施,不仅仅局限于商业活力和发展旅游业,而是同步发展它们的教育作用、科研作用、文化作用,以此来增加社会各界的参与度。

5.在保护中彰显文化底蕴,注入相关文化元素

历史建筑从字面上就能发现其有两个元素构成,一是历史、二是建筑,而如今的保护者、使用者往往会重视后者而忽略前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保护中彰显建筑的文化底蕴,并在对它的历史功能的使用中注入相关的文化元素。关于这一点,甘熙宅第和杨柳村古建筑群的建设作出了努力,在两个“九十九间半”中都有博物馆,而博物馆是文化传承最有效的载体。南京本来就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这也为以“九十九间半”为基础的文化载体的再利用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不仅围绕甘氏历史进行文献与实物展览,同时也对南京的民风民俗进行很好的展示,并于2010年挂牌成立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成为南京首家“双博馆”。现在馆区内常年邀请近20位非遗传承人进行展演,让观众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绝技。近年来,杨柳村古建筑群不仅对于其徽派建筑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也结合江宁及南京的民俗,建立民俗文化园。虽然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其对南京地域文化做出的贡献是应该赞许的。能做的还有很多,比如前面谈到的如何利用与本建筑有关的历史文献,再如研究它们与南京地域文化的关系等,这些都是研究者们所应该思考和努力的。

参考文献

[1]吴垚、肖备、谢建民:《城市发展中古建筑的保护》,《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2]郑欢:《古建筑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以徽州古建筑为例》,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3]郑利军:《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4]金乃玲:《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模式初探》,《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2期。

[5]胡小红:《我国古建筑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研究》,《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12期。

[6]马晓、周学鹰:《地域建筑的文化解读——南京“九十九间半”》,《华中建筑》,2012年第1期。

[7]马晓、周学鹰:《南京杨柳村的“九十九间半”》,《古建园林技术》,2013年第2期。

[8]潘彬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例》,《社科纵横》,2013年第12期。

[9]凌宇:《甘熙故居庭院空间设计研究》,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0]章杰:《900万元抢修江宁“九十九间半”》,《南京日报》,2007年11月21日。

猜你喜欢
古建筑群杨柳民居
古建筑群文化遗址保护与开发分析
民居摄影
中华民居(2022年1期)2022-04-12 08:03:44
民居书画
中华民居(2022年1期)2022-04-12 08:02:14
民居智库
中华民居(2021年2期)2021-05-24 08:11:30
文物古建筑群电气消防安全改造设计分析
杨柳 书法作品
新疆艺术(2021年6期)2021-03-03 11:55:44
风儿吹过杨柳湾
杨柳
基于共生理论下的乡村古建筑群有机更新与保护研究——以宁海葛家村为例
奇趣民居
小布老虎(2016年12期)2016-12-01 05: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