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浩,余常水,廖卫琴,周安韦,令狐昌英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贵州 遵义 536000)
小米辣新品系L124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田浩,余常水*,廖卫琴,周安韦,令狐昌英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贵州 遵义536000)
摘要:介绍了小米辣新品系L1241的育种目标、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辣椒;新品系;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小米辣泡椒以其辣味强烈、口感清脆的独有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小米辣泡椒在遵义地区种植面积逐步增大,但主要是外引品种,适应性非常差,常常出现高温不结实现象,并伴有严重的病毒病。因此,选育适应遵义地区特殊气候环境,并具有高产、抗病等特点的新品种,是促进小米辣泡椒产业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1]。
1育种目标
1.1品质
“辣味强烈,口感清脆”是小米辣泡椒育种的核心目标。主要评价方法是通过鲜果品尝,根据口感判断。
1.2产量
产量是农民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重点考察品系在高温条件下的结实率,调查开花数、座果数、单果重、采收期,结合考察果长、果肩宽、果皮厚、种子量等性状。
1.3抗性
抗性是农民获得丰收的重要保障。采用多点田间鉴定,考察病毒病、疫病、青枯病、根腐病、猝倒病等病害,考察棉铃虫、烟青虫等虫害,考察抗旱、抗涝、抗寒、抗热以及耐盐碱等抗逆性[2]。
2选育过程
2.1资源收集
2004-2006年,通过实地考察,从云南省文山州收集小米辣种质资源86份。2007-2008年,在遵义县三岔镇、龙坪镇、喇叭镇等地对引进的地方种进行大面积种植,出现开花不结果现象和严重的病毒病。通过田间选择,将结实好、抗病强的单株收集,共计收集80份。项目组先后一共收集小米辣类型资源166份。
2.2筛选鉴定
2004-2012年,课题组将上述收集的资源通过系统选育方法,采用遵义和海南两地加代稳定纯化,进行品质、产量、抗性筛选,并在遵义县进行丰产性筛选和适应性鉴定。选出了优良的适应本地气候的小米辣类型泡椒26份,其中,编号为L1241这份材料表现最好,通过了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高温气候考验,稳定性和其丰产性特别突出。
3产量表现
2012年,在龙坑镇苏池村开展小米辣新品系的简比试验,试验数据见表1。在相同的栽植密度下,L1241的单株结果数比直接引进的云南小米辣(对照)多20个,但单果稍小,单果鲜重降低1.2g/个。临田测产得出新品系L1241鲜椒平均产量达916.9kg/667m2,比对照的平均产量839.2kg/667m2增加77.7kg,增产达9.26%。
表12012年遵义县龙坑镇苏池村小米辣筛选试验结果
Table 1 Screening of hot pepper in Suchi, Longkeng town,
在2013年-2014年,对新品系L1241进行多点栽培示范,以直接引进品系为对照,种植密度均是5556株/667m2,对照示范面积66.7m2,L1241的示范面积在3400m2以上,示范面积较大。由表2可知,2013年,L1241的鲜椒产量在尚嵇镇和鸭溪镇分别达到931.6kg/667m2和922.4kg/667m2,比对照分别增产72.1kg和88.2kg,分别增加8.4%和10.6%。2014年,石板镇乐意科技园区和龙坪镇基地每667m2鲜椒产量分别达到920.5kg和912.2kg,比对照分别增产74.3kg和73.0kg,增加8.8%和8.7%。两年4个示范地的增产率均在8%以上,平均为9.1%,增产明显。
表2小米辣新品系L1241两年的种植示范产量表现
Table 2 Growth performance of new hot pepper stain L1241
注:CK为直接引进的云南小米辣。
此外,课题组还邀请遵义市农委辣椒专家对龙坪镇小米辣类型泡椒新品系L1241栽培示范进行了临田测产,结果见表3。示范区上等田测产面积69.1m2,鲜椒产量99.6kg,折合每667m2产量为961.0kg;中等田测产面积66.8m2,鲜椒产量91.2kg,折合每667m2产量为910.2kg;下等田测产面积67.1m2,鲜椒产量81.8kg,折合每667m2产量为812.8kg;示范区实际总产量26034.8kg,平均产量916.7kg/m2。丰产性和适应性得到进一步检验,显示出L1241的明显优势,专家建议可在遵义市大面积推广运用。
表32014年遵义县龙坪镇示范基地专家临田测产结果
Table 3 Yield of hot pepper in Longping town, Zunyi county in 2014
4品种特征特性
新品系L1241属小米辣泡椒类型,全生育期240d左右,株高75~89cm,株幅70cm×80cm,分枝次数为11次。叶片绿色,卵圆形,尖端较尖。花瓣白色,青果乳白色,老熟果鲜红色。果实单生直立向上,果表光滑,果型直立,果实大小均匀。单株结果50个左右,单果鲜重4g左右,果长3~4cm,果宽1~1.5cm。果味非常辛辣、商品性好。植株生长势强,株冠丰满,节间短,分枝多,结果多。适应贵州省各地种植。
5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育苗方式主要有保护地常规育苗、营养钵育苗或漂浮育苗。2月上、中旬播种,每667m2大田需种量40~50g。定植前3~5d,深翻田块,底肥每667m2施有机肥1500~2000和复合肥50~80。起垄栽培,一般120cm包沟开厢,垄高20~25cm,沟宽30~40cm,要求畦直、沟渠畅通,以利排灌。最好采用覆膜移栽,移栽时间4月下旬-5月上旬较好,厢上移栽两行辣椒,窝距36~41cm,每667m2栽约2700~3000窝左右,每窝2株。边移栽边浇定根水,定植7天左右缓苗,每667m2用5kg尿素施提苗肥;进入初花期,施坐果肥尿素5kg;果实坐稳后,每667m2施用尿素5kg、钾肥5kg。辣椒幼苗期防治猝倒病、灰霉病、病毒病、蚜虫和鼠害等,移栽时防治根腐病和地老虎,大田期防治辣椒疫病、青枯病、病毒病、叶斑病、蚜虫、烟青虫、棉铃虫等病虫害和鼠害。果实长到品种应有的长度和粗度,果色乳白色,果皮变亮,有光泽,手感硬度好时采收[3]。
参考文献
[1]田浩,令狐昌英,余常水.遵义市辣椒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南方农业.2013(1),22-23.
[2]田浩,余常水,令狐昌英,等.遵辣5号新品种的选育[J].种子.2015(7),106-108.
[3]田浩,令狐昌英,余常水,等.遵辣6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J].种子,2012(2),99-101.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New Hot Pepper Strains L1241
TIAN Hao,YU Chang-shui*, LIAO Wei-qin, ZHOU An-wei, LINGHU-Changying
(ZhunyiAgriculturalScienceResearchInstitute,Zunyi,Guizhou536000,China)
Abstract:The breeding objectives, breeding process, yield performance , agronomic trait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introduced of the new hot pepper lines L1241.
Key words:hot pepper;new strains;breeding;characteristics;cultivation techniques
收稿日期:2016-03-04
基金项目:义县省市县科技合作项目“小米辣类型泡椒新品系筛选与试验示范”(合同编号:遵县“省市县”科合〔2013〕8号);遵义市青年人才培养项目“遵辣1号的提纯复壮”(合同编号:遵科合人〔2014〕5号);贵州省科技团队培养项目“贵州省朝天椒种质资源创制与应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合同编号:黔科合人才团队〔2014〕4022号);遵义市省市科技合作项目"遵义辣椒抗病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合同编号:省市重大〔2013〕7号)。
通讯作者:余常水,男,(1962-),研究员,主要从事辣椒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第一作者:田浩,男,(1982-),农艺师,主要从事辣椒、高粱、薏仁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