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瑜(国家图书馆)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发展研究
陈瑜(国家图书馆)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开始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会馆的数字图书馆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主要从数字资源建设的角度,介绍国会馆数字图书馆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分析其建设特点,并提出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启示。
关键词: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日本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以下简称“国会馆”)是日本的国家图书馆,担负着为国会和大众提供信息服务、保存和传承日本文化财产的职责。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迅速普及,电子音像出版物及网络信息资源由于获取便捷、传播速度快,得到了广泛使用,如何对其进行灵活利用和长期保存,成为图书馆面临的课题。国会馆意识到,为了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和解决新问题,图书馆有必要灵活使用信息技术,强化共享知识的机能,向大众提供不受时间与空间制约的信息服务。
20世纪90年代初,国会馆提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为:“图书馆开展的灵活使用数字信息和信息环境的服务”,并概括出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点为:利用网络提供信息;建设和提供书目信息、数字化资料等一次信息;除了文本之外,灵活使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等。在此基础上,国会馆制定了数字图书馆发展规划,并开始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实践。从1994年到现在,日本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994至2000年为起步阶段,2000到2012年为全面展开阶段,2012年之后为深入发展阶段。
1.1起步阶段:1994~2000年
1994年至2000年为国会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起步阶段,在本阶段,国会馆在建设数字图书馆方面的主要行动有以下几方面。
(1)设立相关机构,制定数字图书馆发展计划。1997年,国会馆在馆内设立了数字图书馆推进委员会,负责组织召开由信息专家等参会的数字图书馆推进会议,讨论国会馆数字图书馆建设目标,并发布报告书等。1999年,国会馆在总务部企划科设置了数字图书馆推进室。1998年,国会馆发布《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构想》,提出国会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标:通过数字图书馆强化对国会的服务、收集和保存日本的数字出版物、制作数字出版物书目数据、向国民提供数字出版物的信息源导航服务、对资料进行数字化等,此外,还涉及了数字图书馆的制度、技术问题,以及数字图书馆系统构建等内容。[1]
(2)与其他机构合作展开试验项目。1994至1999年,国会馆与信息处理振兴事业协会(IPA)共同展开了“数字图书馆试验项目”,项目内容为构建综合书目网络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对大量文献进行检索及评价、图书馆新的利用形式、书籍的数字化方法),[2]项目成果成为之后国会馆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基础。自1995起,国会馆与新世代通信网试验协议会(BBCC)合作,展开了数字图书馆输入、检索及数字展览试验,此项目的成果被应用到之后国会馆的数字展示会中。1996至2000年间,国会馆参加了由信息处理振兴事业协会组织的“下一代数字图书馆研究开发项目”。由于本阶段为起步阶段,国会馆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践主要为:设立机构,推动数字图书馆事业的起步,制定数字图书馆发展规划,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为数字图书馆之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见表1)。
1.2全面展开阶段:2000~2012年
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保护数字遗产宪章》①,唤起世界各国保护数字财产的意识。2000年,日本推出了E-Japan计划,促进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藏品的数字化,并建立各种数字存档数据库。2000至2012年间,国会馆除了制定更加详细深入的数字图书馆发展规划,设立负责数字图书馆事业具体工作的部门外,还启动了几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项目。在本阶段,国会馆开始独立进行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整合、服务等,并通过立法手段扫清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障碍,国会馆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
表1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发展大事记(1994~2000年)
(1)制定《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中期计划2004》。2004年,国会馆发布了数字图书馆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中期计划2004》。此计划提出通过互联网来加强数字图书馆服务,规定了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机能以及数字图书馆内容建设的范围。
(2)设置数字图书馆具体工作部门。2002年,日本国会馆关西馆开馆,关西馆被定位为国会馆的数字图书馆。同年,国会馆在东京本馆总务部企划科·协力科设置了数字信息企划室,在关西馆设立了数字图书馆科,负责组织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具体项目。
(3)大力进行自建数字资源建设。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国会馆尤其重视数字资源建设。通过对资料进行大规模数字化、网络信息资源采集、以及对馆藏近代资料著作权的清洗等,建设了大量数字资源。
①进行资料大规模数字化。2007到2010年间,随着kindle、Google e Bookstore、I Book Store等电子书阅读器及电子书阅读服务的推出,日本政府感到深深的危机。2010年,日本三个部门联合发布报告,②提出图书馆应该考虑与数字出版相关的公众服务,而国家应该从国家层面给予支持。[3]2009年,国会馆取得了127亿日元(约人民币6.5亿)的经费用于数字化,用于对馆藏资料进行大规模数字化。③截止到2015 年3月,国会馆已数字化图书、期刊等资料199.5万余种。[4]
②开展网络信息资源采集。2002年,国会馆开始网络信息资源采集和保存的实验项目(Web Archiving Project,简称WARP),2006年正式启动,截止到2015年4月30日,已采集主题8823个,约31亿个文件,数据容量达到553TB。[5]
③开展近代数字图书馆项目。从2000年起,国会馆开始对明治及大正时期的图书进行著作权清洗。并将进入公有领域或通过取得著作权人许可,通过文化长官裁定的资料公布在互联网上,供读者使用。截止到2015年4月30日,已发布明治大正时期的资料共358000种。[6]
④其余的数字资源建设项目。国会馆还公开了国立国会图书馆藏书目录、帝国会议录、国会会议录、珍贵书籍图像数据库、历史的音源、电子展览会、图书馆相关信息门户Current Awareness Portal等项目。
(4)整合导航数字资源。除了大力建设自建数字资源,国会馆还注重对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导航。Books on Japan能对自帝国图书馆时期起的西文书目进行检索。PORTA是数字化档案门户,读者能通过它统一检索日本各个机构的数字存档信息。[7]Rnavi (Research Navigation)以主题为单位,能对馆藏资料、网站、数据库等进行导航。在WARP项目中,国会馆按元数据编目规则对采集到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编目,读者在使用时既能用关键词检索网页,还可从采集的资源中抽取出书籍、论文、期刊等,将零散的信息整合成系统有序的资源。
(5)修改相关法律。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国会馆积极推动相关法律的修订。2009年,在国会馆的推动下,《著作权法》作了修订,规定国会馆可以对尚在版权保护期的图书进行数字化,④国会馆以此为依据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资料数字化,截止到2015 年3月,数字化并在馆内提供阅览的的图书、期刊等资料达到199.5万余种。2010年,国会馆推动修订《著作权法》及《国立国会图书馆法》,规定国立国会图书馆有权利采集国家与地方公共团体等公有机构发布在网站上的资料,无需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⑤法律修订后的两个月内,WARP采集的机构对象数量由480个增加到2400个,增长了5倍。[8]
在本阶段,国会馆的数字图书馆事业在专门部门的组织下,大力建设数字资源,对资源进行整合和导航,国会馆的数字图书馆事业全面独立展开,并有了长足的发展(见表2)。
表2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发展大事记(2000~2012年)
1.3深入发展阶段:2012~2016年
2012年是国会馆建馆60周年,国会馆发布了《我们的使命.2012-2016的目标》,确立了6个五年间的发展目标,3个都与数字图书馆相关。其中第2个目标指出:要收集和保存以数字形式流通的各种资料或信息;第3个目标为:应对新的信息环境,进行资料数字化,以让利用者更加便利、快速地使用国会馆收藏的资料;第5个目标为构建东日本大地震数据库。
(1)发布国立国会图书馆搜索引擎(NDL Search)。国会馆在2010年发布了NDL Search测试版,2012年公布了正式版。NDL Search是对日本国内各信息机构的资料和信息进行综合检索的系统,除了能检索国会馆馆藏资源,还能统一检索日本学术情报机构、各类型图书馆、公文馆、博物馆的藏书,以及部分民间数据库的信息资源。此外,还具有多语言检索功能,能将日语翻译成中、英、韩语进行检索。NDL Search将之前PORTA项目的范围进行了扩展,由主要对馆外数据库的检索扩展到包含馆内资源。
(2)构建东日本大地震数据库。2011年,日本发生东日本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将与震灾相关的所有记录留存下来,便于今后的防灾减灾,2013年,国会馆正式公开了保存东日本大地震相关信息的网站——“国立国会图书馆东日本大地震档案库”。国会馆对此网站上的资源进行了编目,元数据的编目规则遵循国立国会图书馆都柏林元数据描述,使用者能通过此网站检索与东日本大地震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站。为了便于外部机构非营利性使用,此网站使用了三种API:SRU、OpenSearch、OAI-PMH。⑥[9]
(3)建立在线资料收集制度。为了更好地保存文化财产,国会馆从2013年7月开始收集私人在线资料。根据2012年修订的《著作权法》和《国立国会图书馆法》,国会馆可以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收集私人出版的在线资料,如年报、年鉴、论文集、公司史、统计类书籍等。⑦[10]在线资料收集制度可以看作WARP项目的延续与升级,WARP仅能采集共有机构的网络信息资源,在线资料收集制度将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了个人。
此外,国会馆还将之前的“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化资料”更新为“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化馆藏”,在此页面上能够统一检索、阅览所有国会馆数字化的图书、杂志、古籍、博士论文、政府公报、报纸等资料。国会馆还对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等提供发送这些资料中的绝版资料的服务(见表3)。
表3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发展大事记(2012~2016年)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会馆数字图书馆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建设了海量的数字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导航,为读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国会馆的数字图书馆项目和服务大致可分为针对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与调查方法相关的服务等(见下图)。
(1)制定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国会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每个阶段,都制定好发展规划,然后按照规划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无论起步阶段的《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构想》,全面发展阶段的《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中期计划2004》,还是深入发展阶段的《我们的使命·目标(2012~2016)》,都明确了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指明了发展方向。
(2)较为重视自建资源的建设。国会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较为侧重自建数字资源的建设。通过对馆藏资源大规模数字化,采集网络信息资源,以及对馆藏资源版权状态的清洗,国会馆建设了大量的数字资源。自建数字资源具有版权状态清晰、能够永久使用、便于管理的优势,建设大量自建资源有利于更好地管理和服务。
图 国会馆数字图书馆服务内容
(3)重视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国会馆除了通过数字化、网络信息资源采集等方式建设了大量的数字资源,还重视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导航,按专题或者学科对资源进行整合,范围不仅包括本馆馆藏资源,还涉及其他机构的数字资源。
(4)注重项目的连续性与一贯性。国会馆数字图书馆的各个项目启动之后,会逐步扩大对象范围,逐年添加资源,让资源数量持续增长,逐渐成为常规工作。项目的对象范围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再将其升级为新的项目。项目持续进行保证了工作的延续性,有利于资源形成规模效应。
(5)积极推动相关法律的立法修法。在数字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当从法律方面受到制约时,国会馆会积极推动相关法律的修订或对相关领域的立法,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扫清了法律障碍。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实践,一直持续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从日本国会馆的数字图书馆发展过程,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1)重视自建资源的建设与开发。相对外购数字资源,自建数字资源需要厘清版权状态,进行数字化,但具有建成后发布和使用所受限制小的优势,可更加注重自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扩大数字资源揭示的范围。目前,国家图书馆的文津搜索能实现书目信息和各类数字资源的一站式发现和获取,可在今后逐步扩大检索的范围,让文津搜索成为能一站式检索全国的学术信息资源。
(3)积极推动相关法律的制定。我国尚未有专门的图书馆法,公共图书馆法草案送审稿虽已送国务院审议,但正式出台尚需时日,且其中对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的规定较为宏观。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在很多环节仍受到法律方面的制约,需图书馆届积极推动相关立法,为数字图书馆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注释]
①即“CharteronthePreservationoftheDigital Heritage”。
②即2010年,由日本经济产业省、总务省、文部省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数字网络社会中出版物利用恳谈会报告》(「デジタル·ネットワーク社会における出版物の利活用の推進に関する懇談会報告」)。
③从2000年到2009年间,用于资料数字化的常规预算总额为约14亿(约人民币7200万)。
④2009年,日本《著作权法》增加了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为了避免资料原本的损害、无损,国会馆可在未取得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对资料进行数字化。
⑤2010年修订的《国立国会图书馆法》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为了达到协助国政审议的目的,国立国会图书馆有权利采集国家与地方公共团体等公有机构发布在网站上的资料。《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国会馆基于法律收集网络信息资料,无需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
⑥API:即(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为应用程序接口。
⑦2012年,《国立国会图书馆法》修订,第二十五条第四款规定:为了保存文化财产,国会馆有义务收集私人出版的在线资料。《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国会馆收集在线资料,可以不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
[参考文献]
[1]国立国会図書館.国立国会図書館電子図書館構想[EB/OL].[2015-05-25].http://dl.ndl.go.jp/view/ download/digidepo_1000791_po_ndlelc-jpn.pdf?content No=1.
[2]藤原達也,田屋裕之.パイロット電子図書館システム実証実験について[J].ディジタル図書館,1995(5):29-32.
[3]湯浅俊彦.日本における電子書籍に関する図書館政策の動向[EB/OL].[2015-05-25].http: //www.nal-lib.jp/events/reikai/2011/283report.html.
[4]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資料デジタル化について[EB/OL].[2015-05-26].http://ndl.go.jp/jp/aboutus/ digitization/index.html.
[5]国立国会図書館.国立国会図書館インターネット資料収集保存事業統計·経年統計[EB/OL]. [2015-04-10].http://warp.da.ndl.go.jp/info/WAR P_statistic.html.
[6]国立国会図書館.近代デジタルライブラリーとは[EB/OL].[2015-04-29].http://kindai.ndl.go. jp/ja/aboutKDL.html.
[7]水野翔彦.国立国会図書館における電子図書館サービスについて[J].Musa博物館学芸員課程年報,2014,28(3):1-5.
[8]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ウェブサイトを未来へ伝えるー改正国立国会図書館法によるインターネット資料収集保存事業[J].国立国会図書館月報,2010(8):22-25.
[9]中山正樹.国立国会図書館の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の歩みと新たな方向性の模索:電子図書館事業20年を迎えて[J].国立国会図書館月報,2015 (3):18-24.
[10]国立国会図書館.オンライン資料の収集[EB/OL]. [2015-04-10].http://www.ndl.go.jp/jp/aboutus/ online/detail.html#anchor1.
A Research on the Digital Library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National Diet Library
Chen Yu
Abstract:Japanese National Diet Library has begun developing digital library since 1990’s and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fter a two-decade construction.From the angle of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in NDL,the article summarizes its phased development and corresponding features,and finally proposes some experience that can be referred to by the libraries in domestic.
Key words:National Diet Library;Digital Library;Japan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214(2016)04-0087-05
[作者简介]陈瑜(1982-),女,国家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日本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数字资源版权。
[收稿日期]2015-06-30 李金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