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石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许多教师的教学水平越来越高,一堂堂精彩的课不断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然而,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教学实践中,新课程理念和旧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授课形式,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教师在学习新理念、改变旧观念的同时,有许多成功与失败,为了总结教学经验,需要我们及时地进行总结,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地写好教学后记。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教师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教师的教学水准才能上升,并对后继的教学行为产生影响。两千多年前,秦国宰相李斯曾谈到积累的重要性,“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其实,写教学后记就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是提高我们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
当前,笔者所处的湖南省新田县正在进行“导、学、教、练”的教学改革,提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结合这次教学改革和自身实践,我简要谈谈如何撰写小学语文教学后记。
一、记录“导”中的资料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优美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好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旧知和新知,所以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在教学中总会把导入的得或失记录在教学后记中。如:我在导入《詹天佑》这篇课文时,准备好课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中国铁路运输网”,从“中国铁路运输网”可以看出,我国的铁路四通八达,我国的铁路交通事业发展迅速。那么,同学们知道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京张铁路吗?它修建于1905年,南起北京丰台,北至张家口,全长200千米。它的设计和施工指挥者就是詹天佑。通过视频资料导入课文,学生很感兴趣,能一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这一利用课件导入新课取得的效果记录在教学后记中,在今后的教学中多采用这一教学措施。
二、记录“学”中的得失
我们知道,真正要实现高效课堂,关键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小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独立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日益增强,思想活跃而敏感,富于想象力。正确地指导学生的自学,能够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学课文《怀念母亲》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学生找出了如下句子:我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等等。学生也提出了问题:季羡林为什么要离开母亲去外地学习?为什么要去国外留学?在学生的自学中,我体会到了只要把学生引到课文表达的情感中,学生就能从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我把学生在自学中取得的成功与不足也写进了教后记中。
三、记录“教”中的心得体会
新课改中,“先学后教”,学生自学之后,就是教了,而“教”不仅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自学后的“兵教兵”。通过更正、讨论,各抒己见,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最后教师与学生互动,也就是教师的补充、更正、帮助、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我在教学《中华少年》时,学生通过自学后,有许多问题不懂,提出了很多问题,如“七月的星火”“春天的故事”指的是什么。我叫学生查找资料,通过互相讨论,得出了“七月的星火”是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春天的故事”指的是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通过老师的教,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全面、更透彻了。对于教学内容的课外延伸,我把这些内容记录在教学后记中,这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帮助我们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四、记录“练”中的精炼题目
对于一节课,“先学后教”进行完之后,我们要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就要进行当堂检测,检测的题目就要设计科学、合理。如我在教学《詹天佑》中进行当堂检测,要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居庸关隧道、八达岭隧道的施工图。学生通过总结课文内容,就设计了下面两幅图:
居庸关隧道 八达岭隧道
(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中部凿井法)
学生能够画出来,说明理解了课文内容,我觉得这个题目设计较好,就把它写进了教学后记中,提醒我要根据课文重点、难点内容来设计题目。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觉得通过教学后记能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在追求高效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写教学后记已经成为我教学中反思——总结——跃进的好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感教学后记的重要作用。我相信,继续长期坚持写教学后记还将给我的语文教学带来更大的益处,我也会加强业务学习,让我的教学工作越来越好,让我的学生越来优秀。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田县第三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