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海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改提出的要求,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从细节处入手进行引导,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积极的探究过程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在优化教学策略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环节的创设,使学生能获得真正的进步和发展,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能积极地进行思考,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探究,有利于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入手,创设新颖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究。在自由、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他们能从多个方面入手对知识进行分析,能加深他们对语文课文的理解,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以及他们的知识结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题西林壁》时,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这首古诗的含义,体会其中的意境,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古诗朗读,并在朗读过程中播放和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进行倾听,慢慢融入古诗描写的意境中,使他们跟随苏轼的描写进入庐山,真实地感受庐山的风景。通过形象具体的教学,能让学生更深地理解古诗反映的真谛,促进他们语文创新意识的提高,让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地参与到教师创设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2.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和他们进行积极的互动,构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不断获得进步。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建立师生互动的桥梁。在问题情境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提问,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通过问题的引导,不仅能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完成学习情况的信息传递,还能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和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打好基础。在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引导下更积极,他们能有针对性地分析课文内容,有效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不仅仅是让教师向学生提问,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提问,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有效发展。
3. 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教学中,教师不再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是成为他们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启发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在他们遇到困难和理解不了的问题时,对其进行鼓励和引导,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一灌到底的方法,让学生睁大眼睛发现好的词语、好的修辞、好的句子、好的描写,每一个发现都是学生自己的收获。教师要更多地关注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激励其上进,尽量捕捉其“闪光点”,给予激励表扬,使之振作精神、树立信心,学生会从细微处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这样学生心情舒畅,课堂上敢于大胆开口、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师生在教学中产生和谐的共鸣,增进相互的情感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积极探究过程中,他们能主动地调取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来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使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4. 课内课外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主动性,让他们充分运用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开放的学习环节,把课内教学和课外探究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地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来参与课外活动,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在进行课内外教学相结合时,教师创设课外活动时,要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同时要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把自己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的内容主动展示出来,通过运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构建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始终坚持教学新理念,注重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优化教学策略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的学习有方向、有目的,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作者单位:江西省资溪县鹤城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