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从严治党

2016-06-11 16:07:52李琳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党的纪律先进性作风

李琳

摘 要: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告诉我们,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我们党经受“四大考验”、防范“四種危险”的关键之策。本文就是从加强党建探讨从严治党。

关键词:从严治党 党的建设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紧紧围绕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加强自身建设,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十三大、 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都强调了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在党的建设方面作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实干举措,彰显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从大力消减迎来送往,到精简取消宴请接待;从“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决策,到各级深入基层的创新举措;从清理不合格党员,到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大法宝,从严治党这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从严治党,传承党建的基本经验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果断处理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以来,我们党以“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坚强决心,从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上不少老党、大党在长期执政之后相继丧失了执政地位,有的甚至四分五裂、不复存在,其中原因纷繁复杂,但政党本身不能保持纯洁性却是共同的祸因。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中国共产党同样是老党、大党,长期的执政历史和良好的执政成绩,说明党没有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说明党的队伍、思想、作风等保持了纯洁性。但是,“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回顾党的历史,从1926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的第一个反腐败《通告》,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作出古田会议决议《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整风,到解放战争时期提出“两个务必”,无不表明,不论党面临的环境多么恶劣,任务多么艰巨,也无论党取得了多么大的胜利,事业有了多么大的发展,都要把“管党”放在一切工作的核心位置,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以党的建设推动党的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严格执行制度,严守党的纪律,以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凝聚力,增强党的战斗力。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党的几代领导人都不断探索“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课题。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最先提出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思想,号召建设一个彻底布尔什维克化的政党,为建设政党的目标指明方向。之后,毛泽东同志又撰写《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文章,进一步从思想问题上总结了过去党内路线的分歧,分析了广泛存在于党内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作风,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方法要求。同一时期,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着重论述了共产党员要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的重要性;周恩来同志的《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等文章,都从不同方面对如何加强党的建设主线进行了具体论述。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加注重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探索党建党的先进性,集中表现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从这个角度说,全面从严治党是顺民意、得民心的工程。

二、从严治党,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中国共产党始终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状况来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来确定党的工作主题,根据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来确定党的工作目标,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来加强党建主线。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建主线,在不同的党建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不断演变的,但始终是紧紧围绕党建主线这个总纲来进行,适应于党的中心任务来推进,反映着社会主要矛盾来开展,同步于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来加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同当时党的政治任务和奋斗目标中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紧密联系起来,取得了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历史性胜利。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完成争取人民解放的中心任务,解决民族独立进行民主革命的社会矛盾,党建主线紧紧围绕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来进行。党的阶级性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决定的,反映着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阶级性已经不是党的工作中心,党的建设的中心和主题也不是围绕阶级性来开展的。党建主线是围绕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建设来开展。执政以来,党的执政地位使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如果不从严治党,很容易滋长脱离群众的倾向,腐败的风气就会滋生蔓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经不起考验,以权谋私,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党群关系,败坏党的声誉,堕落成为腐败分子。如果容忍党内各种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必使整个党蜕变和衰败。转型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利益冲突多发时期,社会矛盾的生长点在增加,矛盾的爆发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就业、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分配不公等问题,都有可能传导、延伸到社会稳定层面,社会形势在变化中,变数之多难以预料。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突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同时,当今中国的事情办得怎么样,关键也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纪律、组织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从严治党。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从严治党五个方面的要求,这就是:要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要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弘扬正气,反对歪风;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五条,涵盖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不仅各级党组织应该按照这些要求去做,每个党员、每个党员干部也都应该以此来要求自己,见之于行动。

今天,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尖锐地摆在每一个共产党人面前。如何高扬理想信念旗帜,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如何转变作风深入实际,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何夯实廉洁从政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不断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从严治党的时代课题,迫切需要我们做出新的解答。

三、从严治党,塑造风清气正之态

全面从严治党的着力点,首先集中在作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序幕。为什么全面从严治党要从转变作风入手?这是因为,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外在表现,换句话说,作风的本质,就是党性。一方面,党的作风直接而深刻地反映了党的主张和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也首先通过党的作风来了解和认识党,来决定是否支持和拥护党,跟党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领导人民群众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和巨大成就,重要的原因就是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优良作风,毛泽东曾经概括为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三大作风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但是,执政以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逐渐滋长了一些不良的作风。这些不良作风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望,破坏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动摇了党的执政基础。所以,习近平指出:“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因此,全面从严治党的着力点,首先集中在作风建设。从八项规定到六项禁令,从反 “四风”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的 “四风”问题上。抓住要害、以点带面、集中发力、持续用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转变作风。特别是小处着手,细节发力,从超标超配公车、超标办公用房、多占住房,公款送礼,到会所、培训中心,“裸官”、“走读”、“吃空饷”、“收红包”及购物卡,以及天价培训、企业兼职,迎来送往、铺张浪费、吃拿卡要、庸懒散拖等 “小事”和具体问题抓起,使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全面从严治党的再一个着力点是严明党的纪律,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就把 “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作为党的建设 “八项要求”之一,此后,习近平不断强调党的纪律和规矩。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他把党的纪律和规矩分为 “党章”、“党的纪律”特别是 “政治纪律”、“国家法律”和 “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四个层次,强调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等等。严明党的纪律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根据。

全面从严治党还有一个着力点是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 ‘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 “缺钙”,就会得 ‘软骨病。”那些作风上出问题,根子上是理想信念丧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所以,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习近平强调对信仰的重视不仅要体现在思想教育上,要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更要体现在组织行为上,要清除不合格党员。强调在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上,既不能 “庸俗化”,也不能 “神秘化”,而是要 “具体化”,落實到勤奋工作、廉洁奉公、遵规守矩,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的实践中。

当前新的历史阶段,只有在不断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中体现党建主线,从而实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相互促进,才能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现代社会层出不穷的问题,形形色色的风险考验、亿万人民的重托,只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才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才能提高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猜你喜欢
党的纪律先进性作风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40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如何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
当代贵州(2017年12期)2017-05-19 08:21:02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
高校党员践行先进性的方式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34
新时期党的纪律体系建设探究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2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学习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2:10
浅谈新时期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学习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1:50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中国水利(2015年9期)2015-02-28 15: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