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地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对其激励机制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先介绍了地矿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的作用,包括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助于保留人才等;再分析当前地矿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激励氛围不够、激励制度失衡等;最后提出了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的几点措施,以进一步加深相关人员对地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认识,为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关键词:地矿事业单位 人才激励机制 作用
在当前事业单位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不仅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事业单位的工作能力,还能强化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推动事业单位实现变革。从当前地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来看,人力资源流失是事业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地矿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能积极优化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方法保证地矿事业单位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水平。
一、地矿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的功能
1.有助于提高地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在当前事业单位工作中,人才对事业单位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是事业单位提高自身工作水平的突破口。而对地矿事业单位而言,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激励机制,会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帮助事业单位有计划的开展各种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计划,最终提高地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2.有助于吸引、保留人才。对地矿事业单位而言,人才流失是其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工作环境艰苦、薪资待遇低等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导致地矿事业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对其工作队伍建设工作产生影响。而在未来工作中科学的应用激励机制,会对工作中表现优异者进行嘉奖,这会促使全体工作人员努力工作,相应的,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也有一定的改善,这就会解决当前地矿事业单位薪资待遇低的问题,进而达到吸引、保留人才的目的。同时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尤其是开展情感机制,会进一步增强内部人才对事业单位的归属感,最终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工作团队。
3.有助于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由于激励机制是多样化的,因此地矿事业单位在科学的应用人才激励机制后,会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当前激励机制主要分为:提高再学习机会、薪酬激励、精神激励等,不同激励机制所对应的工作范围是不同的,因此所产生的效果也会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应用激励机制后,会不断提高内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创造更好的工作业绩,保证事业单位的工作目标能得以实现。
二、地矿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激励氛围不够。激励氛围不够是我国地矿事业单位在人才激励机制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这是因为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依然保留着原有的管理理念,认为在激励机制中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实现目标。但随着地矿事业单位工作的变化,人们对工作的需求早已经发生变化,所产生的需求也出现差异。例如,有些地矿事业单位在人才激励中一味的使用精神激励,这种方法只能在短时间内发挥激励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流失,工作人员会感觉自己的努力并没有得到上级单位的认同,进而逐渐失去努力工作的意识;也有些单位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对员工的激励只是轻描淡写,所产生的激励远远无法达到员工的预期,这也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上述现象都是激励氛围不够的主要表现,应该得到地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认识。
2.激勵制度失衡。由于地矿事业单位具有特殊性,因此在进行员工评价时往往会采用抓榜样、树典型的方法来达到激励的目的。但在实际上,在地矿事业单位中努力工作的员工不仅仅是“典型、榜样”员工,也有一大批努力工作的人员,由于其努力工作没有得到上级单位的认可,往往会导致这些员工失去努力工作的动力,最终影响工作质量。同时,当前社会中员工对激励的需求已经不单单的局限在“榜样、典型”等单纯的精神激励中,而是更希望依靠激励而为自己创造实际利益。若地矿事业单位在激励机制中不能正确认识到该问题,则将会严重降低激励机制的作用。
三、地矿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思路研究
1.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作用。在上文分析中已经明确指出,薪资待遇低是导致地矿事业单位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针对该问题,在地矿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构建中,需要进一步发挥薪酬分配机制的作用,努力保证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作用中,改善地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薪资待遇是实现该目标的主要措施。而由于事业单位本身具有特殊性,一味的提高工作人员薪资待遇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还需要在激励机制上进行改革。在构建激励机制中,需要根据不同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制定针对性的激励制度。例如,针对长期在外地工作的工作人员,可以将工作人员的出勤率、工作积极性等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对积极活跃在地矿勘查第一线、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的优秀员工,可以进行一定的物质激励,并将其树立为工作榜样,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能向其学习。这样不仅肯定了这部分人员的努力,也会相应的提高其收入,改善工作人员收入低的现象。
2.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机制。由于地矿事业单位长期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的方法,往往是通过管理人员的“印象分”进行考核评价的。这种方法无法真正体现绩效考核公平、公正的原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导致地矿事业单位面临不同程度的人力资本浪费问题。因此,需要构建完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机制的关键措施,就是要求地矿事业单位能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绩效考核方法,并按照固定的时间段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各部门的工作情况。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机关部门及机关职工的绩效考核与职责协调一致的岗位责任考核体系,确保能全面评估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激励工作人员不断努力工作。
3.构建健全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对地矿事业单位而言,一味的采取激励机制也是不够的,还应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约束机制,才能保证激励机制的效果能达到预期。常见的约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法:(1)规章约束。通过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章程约束相关人员工作;(2)合同约束。通过具有法律效益的合同进行约束;(3)偏好约束,也就是为具有不同追求的人力资本提供实现其价值的舞台;(4)机构约束。通过发挥单位管理机构与人力资本之间的沟通作用,最终实现约束。在激励机制中,通过相应的约束方法有助于提高激励的效果,保证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在预期范围内展开工作,保证工作质量。
四、结语
主要研究了地矿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作用的相关问题,并对人才激励机制的具体构建思路进行分析。总体而言,在构建地矿事业单位人才约束机制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本单位在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解决问题、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关键点,不断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效果,最终提高地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新杰.聘用制视角下事业单位如何完善人才资源激励机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9:43+38.
[2]宋磊.文化事业单位薪酬激励机制研究[J].艺术教育,2013,09:207-208.
[3]夏柏军.浅谈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3,15:78.
[4]王建芳.事业单位实行薪酬激励机制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0,35:168-169.
作者简介:程莉(1983.4—),女,重庆,本科,工商管理硕士,职称:经济师(人力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