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的屈子情结

2016-06-11 03:38蔡发仁
湘潮(理论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楚辞屈原

蔡发仁

中国是一个有着优秀诗歌传统的泱泱大国,千百年来,佳作如云,群星璀璨,如此盛况,其首功当推诗祖屈原。屈原是中华民族之魂,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他的诗歌作品,开创了浪漫主义诗风的先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更为后世所景仰。毛泽东十分推崇屈原,他曾经自豪地说,屈原的家乡就是我的家乡,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经游历考察过屈原曾经生活、流放、行吟过的沅湘大地。毛泽东钟情于屈原,当然不仅仅是地缘情结,屈原的旷世杰作《楚辞》和他的高尚的人品才是毛泽东钟情于屈原的根本原因。

毛泽东诞生于湖南韶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舜帝南巡时曾驻足于韶山,因演韶乐而得名。此地历史文化沉积深厚,流传着舜帝及其二妃娥皇女英的故事,毛泽东祖祠的墙壁上就画有舜帝娥皇女英故事的图像,孩提时代的毛泽东就耳濡目染,后来接触到《楚辞》,发现祖祠墙上那些人物形象经常出现在屈原的作品里,对《楚辞》自然感到既熟悉又亲切,不知不觉毛泽东与屈原的作品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至于他整个一生,就没有离开过屈原的作品。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尽管学习任务繁重,但他还是尽量挤出时间研读《楚辞》。他专门做了一本读书笔记,名日《讲堂录》共47页,而前10多页全部是用小楷工工整整抄录屈原的《离骚》和《九歌》,这是毛泽东早年刻苦学习屈原作品的见证,也是难得的珍贵史料。

毛泽东还经常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讨论屈原的作品,各抒己见,交流学习心得,赋诗抒发自己的感受。1918年,毛泽东送罗章龙赴日本留学,曾赋诗《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诗中有“少年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在这里毛泽东把屈原和贾谊并举,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学习榜样。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管環境如何艰苦,毛泽东仍手不释卷,《楚辞》是毛泽东常读的作品。建国以后,毛泽东读《楚辞》的时间更多了。他常对身边的同志说,《楚辞》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有民主色彩,属浪漫主义流派,他的作品很有战斗力,是投向反动派的匕首和投枪。他外出视察指定带的书目中,一定要有《楚辞》,而且他还要求领导干部学习《楚辞》。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吩咐秘书林克,将研究《楚辞》的书目印发给与会代表,要求代表读完书目中的作品。1959年,南宁中央会议期间,敌机突然来袭,电灯随即熄灭,警卫员慌忙要求毛泽东进防空洞,毛泽东镇定自若,他不仅拒绝进防空洞,还吩咐警卫员点燃蜡烛,他就借着蜡烛微弱的光亮继续读《楚辞》,根本没把敌机来袭当回事。

屈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楷模,也是世界文化名人,这与毛泽东的大力推介不无关系。1942年,毛泽东在赴苏的途中,向陪同的苏联汉学家费德林介绍屈原,称屈原是一个很有创作个性的诗人,他的诗非常精彩,很值得一读。1954年10月26日,毛泽东在会见访华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时,称赞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还特意向尼赫鲁介绍了屈原的生平事迹,介绍了中华民族纪念屈原的端午习俗。在送尼赫鲁回国时,特别引用了屈原的《九歌·少司命》里“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知”的诗句,来表达对尼赫鲁的友好之情。1972年中日建交时,毛泽东特地将一部精装的宋版《楚辞集注》作为礼物送给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毛泽东不失时机地把屈原和他的作品介绍给外宾,就是要让世界人民了解屈原,了解屈原文化。

毛泽东喜读《楚辞》,并吸收其营养加以消化运用,将自己的诗词熔铸成新时代的《离骚》。屈原的诗想象奇特,风格浪漫,情感奔放,文词华美,这些特点在他的《离骚》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用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奇特的想象,把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编织成似梦似幻的境界,如神游一般,诗人朝苍梧、夕至县圃,以“望舒飞廉鸾鸟,凤鸟、飘风、云霓为侍从、倚仗,在天空中驰骋”,其场面宏伟壮丽,深刻地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精神。这种浪漫主义风格的描写,在毛泽东的诗词里也随处可见。如毛泽东《七律·送瘟神》二首中“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在这里把地球当着飞行器傲游宇宙太空,显然这里借鉴了《离骚》中主人公寻找天帝而远游的场景,但其规模更为宏伟壮观,其意境更加高远和深广,表现了建国初期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的豪迈气慨。再看毛泽东写于1961年的《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这首词里的“帝子”即指娥皇女英,化用了屈原的《九歌·湘夫人》里的“帝子降兮北渚”,“洞庭波涌连天雪”中的“洞庭波”则取自该诗咏洞庭的名句“洞庭波兮木叶”,又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的“吴刚捧出桂花酒”则借用了屈原的《九歌·东皇太上》的“奠桂酒兮椒浆”,毛泽东的《念奴娇·井冈山》里的“九死一生如昨”则取自《离骚》中的“虽九死其犹未悔”之句。1945年,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期间,有人在重庆的《新民晚报》上发表了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这首词里的“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骚”,借用的《离骚》之题。这首词纵写千古,横揽八方,意境开阔,气势宏伟。据说发表的当天就轰动了整个重庆市。为消除毛词的影响,蒋介石紧急招来他的那帮御用文人,令其各展才干,反击毛词,怎奈这些只会吟风弄月的所谓饱学之士,尽管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却怎么也写不出能压倒毛词的诗作来。蒋介石很是生气,他的文胆陈布雷满面愧色地对他说:“毛词雄浑磅礴,遒劲伟美,堪称千古绝唱,我等实在难以比肩!”蒋介石不由叹道:“想不到我方武不如人、文也不如人!”可见毛泽东的诗词在《楚辞》的滋养下,继承并发展了楚辞,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当时已独领风骚,无人能及。

毛泽东的屈子情结,不仅仅体现在他对《楚辞》的热爱,对屈原作品艺术风格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崇尚屈原的高尚人格,爱国主义精神及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查阅毛泽东所有诗词,咏古人的诗仅4首,其中一首就是咏屈原的,这首诗写于1961年秋天《七绝·屈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这首诗里,毛泽东深情地缅怀屈原,高度地赞扬屈原的诗品和人品。该诗采用暗喻的表现方法,用“杀人刀”形象地突出了屈原《离骚》强大的批判威力,是指向腐朽势力的战斗檄文,是匕首是投枪,歌颂了屈原嫉恶如仇,为捍卫真理而勇于斗争的精神。这是毛泽东研究屈原其人其事的深刻感受,也是针对当时国内外的形势有感而发。当时是国际形势云谲波诡,动荡不安,苏修叛徒集团和国际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掀起一股反华浪潮,企图孤立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面临“艾萧太盛椒兰少”的困难现实,“一跃冲向万里涛”,毛泽东借屈原坚持斗争,以死殉国的悲壮“一跃”,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反修斗争中,为捍卫马列主义真理而战斗到底的坚强决心。毛泽东在最困难的时候想到了屈原,从屈原精神吸取力量。

这两个伟人虽相隔千年,心意是相通的,都有着至死不渝的家国情怀,但他们的境遇却截然不同。屈原是处在战国后期楚国由强盛走向衰微的时期。楚国的朝政被腐朽的贵族集团所把持,国势一日不如一日,楚国有被秦国灭亡的危险,而自己的美政理想和革新主张却无法实现,面对如此现实,屈原他无路可走,只能纵身一跃,以死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来殉自己的国家。相比起来,毛泽东是幸运的。毛泽东虽然生长在积弱的旧中国,但马列主义的传入,为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他送来了拯救旧中国的良方,毛泽东坚持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九死无悔”的屈原精神为动力,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建国初期到1974年,又经过不到30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已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有了核弹和人造卫星,国家无内债外债之忧,一个从战争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一穷二白”的国家能取得如此的成就,是很了不起的。纵观中国历史,每当民族危亡的阴影笼罩中华大地时,总有一批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为挽救国家的危亡去战斗,去牺牲,他们这种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精神源头在哪里?在万古悲风的汨罗江,在楚风盛行的沅湘大地,在屈原和他的《楚辞》里。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对这一历史现象最有力的证明。

革命成功了,毛泽东深知“创业难,守成更难”的道理,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距离现代化强国还很遥远,老百姓的生活还很艰苦,中国还面临战争的威胁,香港澳门尚未收回,台湾还孤悬海外,他把这种深深的忧虑,凝结在他晚年的诗作《诉衷肠》里:

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这首词可谓字字辛酸,句句沧桑,读来真叫人心灵颤栗,泪洒胸襟!

毛泽东的一生是为人民解放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老人家的夙愿,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人人平等,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今虽“鬓已秋”但“业未就”,“江山靠谁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令他老人家晚年牵肠挂肚的是中国革命事业如何后继有人,人民打下的江山如何不改变颜色,如何建設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拳拳忧国忧民之心,日月可鉴!在毛泽东《诉衷肠》里,我们看到了屈原的身影,屈原和毛泽东都是楚湘大地山川奇气所钟的伟大英雄,其美德可辉映华夏,光耀千秋。

猜你喜欢
楚辞屈原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屈原和楚辞
《读屈原〈天问〉之一》
节奏观下《楚辞》的英译研究
秋夜读《楚辞》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屈原诗·天问
屈原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