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 邱洪清 何斌
经内镜粘膜下隧道切除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效果分析
刘健 邱洪清 何斌
目的 对经内镜粘膜下隧道切除术(STER)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 随机选取44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均分成例数相等的2组,各22例。就常规开胸治疗(对照组)与经内镜粘膜下隧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从临床综合指标方面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从术后并发症方面分析,观察组为4.54%,对照组18.17%,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为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加快机体康复进程,建议临床对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实施经内镜粘膜下隧道切除术治疗。
经内镜粘膜下隧道切除术;食管平滑肌瘤;临床疗效
食管平滑肌瘤是临床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病变主要位于食管粘膜下,据临床经验及实践调查发现:食管良性肿瘤比较少见,占所有食管肿瘤的0.5%~0.8%,其中食管平滑肌瘤占90%[1]。由于病灶前期,患者无明显或典型症状,所以常被忽视。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多数食管黏膜下平滑肌瘤患者可经内镜切除病灶,且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2]。就此,文中随机选取44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以观察组22例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其行经内镜粘膜下隧道切除术治疗,相比其他治疗方案来说,在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占有较大的优越性,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随机选取44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本院自2011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所接收,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期间,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均分成例数相等的2组,各22例。就常规开胸治疗(对照组)与经内镜粘膜下隧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其中对照组中,女10例,男12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61.22±3.14)岁,观察组中,女8例,男14例,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57.24±3.66)岁,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临床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经胃镜检查发现突出在食管腔中的肿物,细致观察可发现其表面黏膜完整光滑,呈淡红色半透明状,隐约可见肌瘤边缘;经微型超声探头(Olympus EndoEcho-M 2000,20 Hz)检查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起源层次、回声强度、生长方向、边界以及与周围脏器和大血管的关系。CT及MRI检查发现食管占位,符合食管平滑肌瘤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先天性心脏病者、排除重大脏器功能损害者,排除不符合切除手术治疗条件者,排除拒绝在实验知情书上签字者等。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处理后,按照常规手术操作程序,将病灶切除,术后在无菌下将切口缝合。
1.3.2 观察组 观察组经内镜粘膜下隧道切除术治疗,经检查患者符合手术治疗标准后,对其均于气管插管下麻醉,术前半小时给与患者抗生素治疗,预防控制术后感染,同时将口鼻分泌物彻底清除,避免影响呼吸道[3]。手术治疗过程中,具体使用日本生产的型号为Olympus GIF-Q 260 J电子胃镜,将病灶定位后,据病灶口侧约3~5 cm处行黏膜下注射,使局部黏膜隆起,具
2.1 2组患者临床综合指标比较 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综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综合指标对比(x±s)
2.2 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不同治疗方案后,对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为4.54%,对照组为1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食管平滑肌瘤属于临床上食管常见病种,近年来,由于胃镜及其他检查技术的进步,发现的病例才逐渐增多。发病时,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较轻的吞咽梗阻感,症状一般情况下呈间歇性发作,还有可能伴有腹部不适,食欲不振或反酸等[5]。经临床病理研究,认为食管平滑肌瘤虽然为良性肿瘤,但是也有恶变的倾向,且病变在进展中极有可能压迫患者周围脏器,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恰当的治疗方案尤为关键[6]。文中对比分析了两种治疗方案,即常规开胸手术和经内镜粘膜下隧道切除术,其中后一种方案的应用效果更显著,利于病灶彻底清除。
传统开胸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多,所以治疗整体效果欠佳[7]。但对观察组实施经内镜粘膜下隧道切除术治疗,以手术创伤小,病灶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此外,该方案重要的是保持了食管的完整性,对保障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有积极的影响[8-10]。结合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2组病例,在临床综合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更优(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4.54%,对照组为18.17%,2组对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所以,经内镜粘膜下隧道切除术是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理想治疗选择。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加快机体康复进程,建议临床对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实施内镜粘膜下隧道切除术治疗。
[1] 王思广.胸腔镜手术切除食管平滑肌瘤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21):11-12.
[2] 石维平.全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切除12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12):873-874.
[3] 王永玲.胃镜黏膜下切除治疗食管平滑肌瘤52例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2):34-35.
[4] 王军.胃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40例食管平滑肌瘤[J].重庆医学, 2011,40(14):1393-1394.
[5] 梁婕.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及内镜下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3, 10(50):13-14.
[6] 龙文秀.食管平滑肌瘤的内镜微创治疗[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049-2050.
[7] 孙超.胸腔镜下切除巨大食管平滑肌瘤一例[J].临床外科杂志,2014,1(8):550-551.
[8] 朱勇.单孔胸腔镜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1例[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5,31(1):14-15.
[9] 王其玲.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J].健康博览,2012,1(12):10-11.
[10] 吴正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病变21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1(8):723-725.
江苏 215600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 (刘健 邱洪清 何斌)体按照1:100 000的比例将肾上腺素与生理盐水及靛胭脂混合,之后于患者食管黏膜处实施纵行切口,同时将患者黏膜下层与固有肌层彻底分离,建立好纵行隧道,并沿瘤体周边一步一步将瘤体分离并取出。操作完成后,用生理盐水对黏膜下隧道反复冲洗,并观察检查是否有残留瘤体出现,确保病灶彻底被切除,最后再无菌下将切口缝合[4]。手术结束后,提醒患者或家属相关注意事项,避免影响治疗效果,此外,医护人员在密切监测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生命体征或并发症时,要及时对症处理,加快患者机体康复进。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案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做好相关数据信息记录工作,以便对比不同方案的应用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对2组患者治疗期间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在SPSS 19.0专用软件中输入,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