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后宫内残留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6-06-09 12:59钟翠华刘海荣
当代医学 2016年35期
关键词:司酮清宫宫腔

钟翠华 刘海荣

人工流产后宫内残留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观察

钟翠华 刘海荣

目的 观察人工流产后宫内残留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接受人工流产后宫内残留患者160例分为4组,各40例,A组采用100 mg米非司酮,B组采用50 mg米非司酮,C组采用25 mg米非司酮,D组常规抗生素加中成药治疗。结果 A组治愈率95%,清宫率5%;B组治愈率87.5%,清宫率12.5%;C组治愈率85%,清宫率15%;D组治愈率27.5%,清宫率82.5%;A、B、C 3组治愈率明显高于D组,清宫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血β-HCG下降值明显高于B、C、D 3组,B、C 2组血β-HCG下降值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 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 3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均短于D组,A组阴道流血时间短于B、C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 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 3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可提高人工流产后宫内残留治疗效果,而短时间内应用大剂量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人工流产;宫内残留;米非司酮

人工流产是近年来解决女性意外妊娠的主要手段,术后宫内残留是人工流产术后常见并发症,治疗困难。通常对人工流产后宫内残留患者采用再次刮宫术,明显增加了患者生理和心理负担[1],且并发症也会日渐增多。米非司酮是临床常用终止早孕的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且有效。本文就以160例患者为例,分析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0例术后宫内残留患者在2010年1月~2015年8月期间到本院接受人工流产术,患者术后出现阴道流血,持续14 d以上;B超见宫内异常回声,血β-HCG升高;排除术后感染、凝血机制障碍及相关药物禁忌证患者;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年龄21~34岁,平均(27.9±1.3)岁;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C、D组,各40例,4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口服100 mg米非司酮,bid,连续7 d;B组患者口服50 mg米非司酮,bid,连续2周;C组患者口服25 mg米非司酮,bid,连续4周;D组患者接受抗生素加中成药治疗,患者口服头孢呋辛酯1片,bid;冲服益母草冲剂,tid,连续14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4组患者血β-HCG、清宫率、阴道流血停止时间。

1.4 疗效评价标准[2]治愈:患者阴道流血停止,血β-HCG恢复正常,B超见宫内无异常回声;清宫标准:患者阴道流血持续14 d以上,出血量超过200 mL。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组患者治愈率及清宫率对比 A组患者治愈率95%(38/40),清宫率5%(2/40);B组患者治愈率87.5%(35/40),清宫率12.5%(5/40);C组患者治愈率85%(34/40),清宫率15%(6/40);D组患者患者治愈率27.5%(11/40),清宫率82.5%(29/40);A、B、C 3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D组,清宫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4组患者血β-HCG下降值与阴道流血时间对比A组患者血β-HCG下降值明显高于B、C、D 3组,B、C 2组血β-HCG下降值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B、C 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 3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均短于D组,A组阴道流血时间短于B、C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 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4组患者血β-HCG下降值与阴道流血时间对比(x±s,n=40)

2.3 A、B、C 3组不良反应对比 A、B、C 3组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均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A组3例,B组4例,C组2例,3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人工流产术后残留是指女性在接受人工流产术后,妊娠物未清除干净,残留妊娠物于宫腔内部[3]。通常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患者术后会出现持续性阴道流血,再次刮宫术是既往治疗人工流产后宫内残留常用方法,但再次手术会再次给患者带来损伤,并发症多,甚至会影响患者生育。因此药物逐渐成为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的主要手段,选择安全有效药物是临床重点关注问题。

米非司酮是临床常用流产药物,属于抗孕激素药物,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存在高度亲和力[4]。通过对子宫内膜的作用,竞争性与内源性孕酮结合孕酮受体,促使妊娠蜕膜、绒毛组织变性和坏死,并不断释放内源性前列腺激素,收缩子宫作用;同时影响下丘脑和垂体,降低卵巢雌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使绒毛组织细胞凋亡[5],加快胚胎组织坏死速度,与此同时修复了内膜。在此次研究中,A组治愈率95%,清宫率5%;B组治愈率87.5%,清宫率12.5%;C组治愈率85%,清宫率15%;D组治愈率27.5%,清宫率82.5%;A、B、C 3组治愈率明显高于D组,清宫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结果看出,对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明显提高了患者治愈率,降低了患者清宫率,对促进患者更好恢复起到一定意义。同时也看出对患者短时间内应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其效果是值得肯定的。而在3组不良反应中,3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短期大剂量米非司酮的应用,并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

据相关研究[6]表明,米非司酮血药浓度维持时间与给药剂量密切相关,呈相关性,也就是说,米非司酮给药剂量越高,患者血药浓度的维持时间也就越长。另外米非司酮给药剂量越高,可加快患者妊娠蜕膜,并与雌孕激素受体呈高表达,在短期内应用高剂量米非司酮,能够更快降低患者血β-HCG,缩短患者阴道流血时间[7]。此次研究中,A、B、C 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血β-HCG下降值明显高于B、C、D 3组,B、C 2组血β-HCG下降值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 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 3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均短于D组,A组阴道流血时间短于B、C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 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与上述讨论相一致。给予患者100 mg米非司酮,与50 mg、25 mg米非司酮相比,促使妊娠期滋养细胞凋亡和绒毛组织凋亡,增加了血β-HCG下降程度,缩短了患者阴道流血时间。血β-HCG浓度高低与绒毛活性相关,人工流产后患者孕囊和绒毛未完全排出,血β-HCG会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8]。因此通过血β-HCG下降程度可判断患者宫内残留组织物的情况。总而言之,采用米非司酮可提高人工流产后宫内残留治疗效果,降低清宫率,而短时间内应用大剂量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1] 黄宁.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55例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0(10):119-120.

[2] 梁惠虹,伍凤群,伍世端,等.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8):98-100.

[3] 况玉兰,罗小琴,齐艳虹.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2):122-123.

[4] 诸葛听,黄紫蓉,李斌.保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残留效果及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20(11):762-764.

[5] 诸葛听,李斌,黄紫蓉.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18-20.

[6] 曹江燕,林明理.米非司酮治疗人流术后宫腔残留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8):1188-1189.

[7] 刘景霞,俞碧霞,陆燕珍,等.米非司酮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62例[J].中国药业,2012,21(9):65-66.

[8] 张彦琴,谭晓莉.加昧生化颗粒配合米非司酮治疗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40例[J].陕西中医,2012,33(7):776-77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5.114

江西 342500 瑞金市中医院 (钟翠华 刘海荣)

猜你喜欢
司酮清宫宫腔
清宫大戏《铁旗阵》改编考述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清宫饽饽桌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清宫月令承应戏改编略论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清宫端午仪典戏略论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配伍口服米非司酮对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