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芳 花妮 廖玲丽 胡君霞 聂凤荣 吴丽芸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孕妇产后冰袋压迫止血效果分析
吴丽芳 花妮 廖玲丽 胡君霞 聂凤荣 吴丽芸
目的 探讨通过产后护理干预减少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孕妇产后出血量效果比较。方法 对2010年4月~2015年9月住院孕妇,于其产后或术后在以往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均采取腹部加压1 kg 4℃~10℃冰袋冷敷压迫宫底部护理措施。结果 实验组术后切口渗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阴道出血量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孕妇宫底部或术后孕妇宫底至切口处放置温度4℃~10℃生物冰袋压迫止血护理,减少产后出血有较好效果。
妊娠;血小板减少;冰袋
妊娠期血小板计数的总发生率为7%~10%,各种原因引起血小板生成减少、消耗增多、破坏过多的疾病,均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1]。本病虽不引起流产,但妊娠期间并发症高,对孕妇和胎儿会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减少产后出血,促进子宫收缩,本院对2013年5月~2015年9月住院且诊断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孕妇,在产后或术后以往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均采取腹部加压1 kg 4℃~10℃冰袋法压迫会阴部和宫底部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5年9月,来本院门诊就诊产检过程中发现,轻、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孕妇共计407例,其中诊断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孕妇为167例。入院后经血液专科医生和产科医生联合诊治后,至分娩前或手术前48小时内,再次行血小板计数检查,血小板减少症者为138例。在138例中,把2010年4月~2013年4月为67例列为回顾性的对照组,2013年5月~2015年9月71例列为实验组。
1.2 诊断标准 血小板计数<(100~150)×109/L为轻度血小板减少,<(50~100)×109/L为中度血小板减少,<50×109/L为重度血小板减少症[1]。
1.3 实验方法 血小板计数按入院检查,诊断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孕妇。经血液专科医生和产科医生联合诊治后,至分娩前或手术前48小时内,再次行血小板计数检查,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者。并将血小板计数将分为2组。对照组A组:中重度血小板减少共计15例;B组:轻度血小板减少共计52例。实验组A组:中重度血小板减少共计16例;B组:轻度血小板减少共计55例。2组孕妇年龄、孕周、产次及产前相关处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4 方法
1.4.1 产前治疗、护理方法 2组孕妇,做好了全面系统的产前保健知识指导,根据产检情况合理安排分娩方式,教会孕妇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晨起或刷牙时有无鼻出血或有无牙龈出血,注意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诊。且均按医嘱采取病因治疗及提升血小板的治疗,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
1.4.2 产时护理 2组孕妇均根据产检情况,分娩方式主要取决于产科特征,分娩前制定分娩计划,产时及剖宫产术前遵医嘱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并准备好新鲜血及血小板,掌控好缩宫素滴度,分娩活跃期全程做好CST监测,注意宫缩强度。接产过程中,掌握好会阴侧切指征,需会阴侧切者,切口不易大,同时要达到避免产程延长及复杂的阴道助产,避免胎头受压的各种操作,分娩后仔细检查软产道,按解剖层次做好会阴缝合,防止血肿发生。2组孕妇中的A组孕妇必要时根据医嘱产前或术前短时间内输注血小板10~40单位,预防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系列并发症出现。严密观察出血倾向。
1.4.3 产后或术后护理 2组产妇,产前应用皮质激素治疗的产后继续应用,同时做好产后预防感染治疗,严密观察产妇宫底高度,阴道出血的量、色和有无异味出现,观察尿量颜色和膀胱排空情况,严格遵医嘱输注血小板或红细胞悬液[2]。
以往对照组术后宫底至切口处用腹带固定后放置1 kg沙袋压迫4 h,实验组在此产后护理的基础上(宫底至切口处放置物)改为面积大小为10 cm×15 cm,重量1 kg,温度4℃~10℃生物冰袋[3]压迫4 h,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腹部切口局部皮肤颜色,收集渗血纱布及时计量出血量。
对照组阴道分娩孕妇于15 min、30 min、1 h、2 h测量血压、阴道出血,检查宫底高度,膀胱充盈情况,情况正常,2 h后送病房按医嘱护理级别,定时继续观察以上检查项目,并记录。24 h后统计出血量。实验组阴道分娩孕妇,在产房和病房的护理监测,和对照组相同的基础上。加上宫底部放置1 kg温度为4℃~10℃的生物冰袋压迫4 h,行会阴切开的产妇,在会阴切口处放置0.5 kg温度为4℃~10℃的冰生物冰袋压迫4 h。
1.5 观察指标 产后或术后24 h统计出血量,观察2组切口出血情况。产后阴道出血和术后切口渗血以称重法计量,即妇垫、纱布、粘贴巾增重1 g,出血量为(1.0/1.05)×0.95 mL[4]。压迫在会阴切口的纱布不能与阴道出血完全分开,归类在阴道出血量中。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术后切口渗血量为(22.0±1.6)mL,对照组为(53.3±2.9)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7,P<0.01)。见表1。实验组阴道出血量为(367.7±25.3)mL对照组阴道出血量为(367.7±28.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P<0.01)。见表2。
表1 术后伤口渗血量的比较(n)
表2 术后或产后阴道出血量的比较(n)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高凝状态血小板损耗增加、胎盘循环中血小板收集和利用增多等原因而导致血小板相对减少,出现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孕妇在产时极易发生DIC。在产科出血中占重要位置,妊娠期血小板减少为该并发症原因之一[5]。因为近妊娠足月时,胎盘血流以600 mL/ min通过绒毛。胎盘剥离时,许多子宫的小动脉,静脉严重断裂,在胎盘剥离面的止血主要依靠子宫肌层的收缩压迫止血使其官腔关闭,而宫缩间隙则依赖于局部凝块的形成[6]。尽管宫缩具有缩复作用,但宫缩间隙宫肌层的收缩压迫血管压力减弱,此时局部凝块的形成和血流速度减缓,有利于减少剥离面的出血。而在血小板减少的情况下,血管的收缩和血流速度的减缓则变的尤为重要了。宫底部至宫体部冰袋冷敷和加压则进一步促使血管收缩和血流速度减缓这一辅助的作用。实验组在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另外,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在强调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应特别重视局部压迫止血,因抗凝治疗及凝血因子的回复需要一定时间,绝对不能代替局部处理[7]。外科止血依赖于血管本身收缩和局部凝血块形成。冷敷皮肤表面,可引起微血管收缩和微血管的通透性降低,使组织渗出液减少,降低组织局部肿胀,神经末梢的敏感性亦降低[8],从而减轻了分娩后会阴切口疼痛或手术后切口处疼痛,而且冷敷时,血流速度是缓慢的,血小板聚集在一起可以对凝血起到促进作用,使子宫胎盘剥离面更易形成栓塞,达到出血减少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切口渗血和阴道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提示:利用冰袋压迫切口止血,有利于产妇产后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由于实验组所用冰袋为胶凝状态,形态具有可塑性,包裹后温度维持在4℃~10℃,持续维持4~6小时后温度上升,可避免局部冻伤并发症的发生,又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2.
[2] 杨美如,吴佩雁.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76例临床观察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9 A):2459-2460.
[3] 孙炜,李冬梅.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9):131-133.
[4] 乐杰.妇产科[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4.
[5] 陈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上下册)[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622.
[6] 坎宁汉,段涛.威廉姆斯产科学[M].2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61-562.
[7] 陈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上下册)[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623.
[8] 吕式嫒.护理学基础[M].2版.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73-7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5.085
江西 336000 宜春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吴丽芳 花妮 廖玲丽 胡君霞 聂凤荣) 宜春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 (吴丽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