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
知人论事
□南怀瑾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
译文
孔子说:“跟随我在陈国、蔡国的学生,现在都不在门下了。德行见长的弟子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见长的是宰我、子贡。政务见长的是冉有、子路。文学见长的是子游、子夏。”
孔子与坏人阳货长得比较相似,所以他在陈蔡之间曾经被人误以为是阳货,因而被困,但是他带的一些弟子都没有离开老师。这件事让孔子很感动,心生感慨,于是有了这样的一段知人论事的话。他认为在他的弟子中德行与修养较好的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口才好的是宰我与子贡;能从政的是冉有与季路;文学好的为子游和子夏。这一番知人论事几乎把他最优秀的弟子们说遍了,当然还有些遗漏,比如曾点。作为一个大教育家与思想家,他对他的学生的性格与品行了如指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能识人、会察人。
提到知人善任,历史上有名的当然很多啦。但北宋时的著名宰相王旦值得说一说。
王旦身为宰相,权重位尊,宾客满堂。他善于观察,经常与一些名士交谈,征询其意见,察访各地得失,从中掌握每个人对时局的看法,有时还让这些人就某一问题或意见写文字材料作进一步的考核和了解。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所长,每有差除,王旦就先把拟订好的三四人的候选名单密报给皇帝,让皇帝从中挑选。候选之人“争有所用,唯旦所用”。
王旦任人唯贤,宽宏大量,尊重人才,从不以权谋私。这样的人品也使得他在任何时候都能以江山社稷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推荐人才,也不求全责备。寇准性情刚正秉直,多与同事不和,王旦也曾受他的指责,以至连真宗皇帝也不满意寇准。王旦病重,真宗询问王旦:“谁可代卿者?”王旦坚定地说:“以臣之愚,莫若寇准。”王旦看重寇准刚正不阿、胸怀坦荡及其治国才能。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吐蕃李立遵部侵宋,曹玮于三都谷大破其军,斩获颇多。后曹玮因母亲去世回家丁忧,朝廷需派人守卫秦州,当时王旦推荐了李及。有人说李及没有治理边疆的才干,王旦认为李及稳重,能谨守曹玮制定的制度,不致破坏曹玮已建立起来的安定和谐的局面。诚如其然,李及治理边境业绩斐然,声誉达于京师。人们这才佩服王旦有知人之明。
王旦能知人之贤,亦能察人之奸,他身在相位,以进贤能退不肖为己任。真宗欲以王钦若为相,王旦声称“祖宗朝未尝有南人当国者,虽称立贤无方,然须贤士乃可”,真宗遂止。王旦死后,王钦若被任为宰相,然其奸邪害政立现。王钦若对人说:“为王公迟我十年做宰相。”
王旦曾与杨亿品评人物,杨亿问丁谓以后会怎样。王旦说:“才则才矣,语道则末。他日在相位,使有德者助之,庶得终吉,若独当权,必为身累尔。”后丁谓为相,贬斥忠臣,而终因过被黜。
其实古来圣贤的理论看似错综复杂,但在很多地方他们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是他们学说的宗旨是殊途同归。老子在《道德经》中就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们常把知人与自知放在一起,以此来说明做一个明白人的难度。像王旦这样能知人的宰相必定也是一个能自知的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知人也就是自知,自知才能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