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兴
摘 要: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有助于学生有效进行物理学科学习的方法,在此与大家分享。文章从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转变物理实验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转变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思考,以期为帮助教师完善教学方。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造性;实践能力
高中物理知识抽象深奥,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如果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就会使教学过程枯燥沉闷,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规律,而且需要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物理教学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与掌握,进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时,传统教学方法为教师向学生演示羽毛和粉笔下落的情况,然后让学生分析物体下落快慢的决定因素。虽然实验过程简单易于操作,实验现象直观清晰,但是学生的参与度比较低,无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物理教师可以准备一把约50 cm长的直尺,标记直尺自由下落到不同长度所需的时间,然后让学生玩“测反应时间”的趣味游戏,一名学生抓住直尺,让其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另一名学生在看到直尺下落的瞬间,立即将其抓住,然后两名学生交换角色,重复完成这一游戏过程,比一比谁反应时间最短。当物理教师讲述完游戏规则后,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物理教师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入教学内容,这样既可以消除传统物理教学方法带给学生的枯燥沉闷感,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创造性。
二、转变物理实验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很多高中物理知识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验证与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实验的作用,巧妙利用物理实验,在激发学生探索欲和求知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讲解“曲线运动”时,传统教学方法为向学生讲解曲线运动的规律及要素,如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然后以小球进行简单实验,让学生进行机械性的理解与记忆,而学生对物体曲线运动的过程比较模糊,理解和掌握也十分有限。物理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演示两个小实验:自由释放一个小粉笔头和平抛出一个同样的粉笔头,让学生很容易判断出第二个实验中粉笔做曲线运动,从而对曲线运动有初步认识,并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所做运动为曲线运动,学生积极踊跃地举出了很多事例,如运动中的过山车、荡秋千和篮球投篮等。然后,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如高速运转中打磨刀具的砂轮,其与刀具接触位置飞溅的火星;旋转撑开的雨伞,从雨伞上飞出的雨滴等,让学生观察和猜想曲线运动物体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学生很容易猜测出曲线运动物体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为沿切线方向。最后,物理教师再借助超级画板,对曲线运动物体的过程进行动态演示,指导学生分析物体运动时的速度、加速度和方向等要素,帮助学生巩固曲线运动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自然事倍功半。
三、转变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可以准确反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完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很多高中物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使得教学评价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真正发挥教学评价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首先,物理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小组评价等,这样评价结果更客观真实,既可以准确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使评价结果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又可以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从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物理教师需要完善评价的内容,既要包括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进步情况、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全面衡量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从而使教学评价更贴近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最后,物理教师的教学评价时需要以正面的鼓励和表扬为主,这样可以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在性格特点、物理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思考,真正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马亚鹏、王较过.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课程,2014(02):7-13.
[2]李海玲.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4(04):18.
[3]顾雪春.试论新型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09):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