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系统中创造力的培养

2016-06-08 13:49刘红英王淑东
科技视界 2016年14期
关键词:创造力心理学动机

刘红英 王淑东

【摘 要】论文在深入分析社会心理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等因素对创造力培养方面影响的基础上,研究想象力、类比思维等创造力培养的多维视角,提出了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创造力培养方法,探讨学习过程中挫折的作用,对提高学生创造力具有深刻意义。

【关键词】创造力;学习系统;心理学;动机

0 引言

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实现自我价值、为未来打好基础。学习者必须学会从多种不同视角学习理解一个新概念。只有经历失败、在失败中锻炼能力并继续勇往直前,才能成为学习中佼佼者。元认知策略可以让学习者增强自控、锻炼学习者克服失败挫折的能力。感知和反思是培养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们影响学习的投入程度,并最终提高创造力、实现自我价值。本论文将从心理学、工程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的视角研究在学习系统中培养创造力、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我效能的方法。

1 创造力培养的关键因素分析

自我效能是指人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1]。它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些目标强调学习中创造性、游戏性、灵活性、想象力、最佳经历、孵化功能、以及充分的挑战。学习和创造力在自我效能实现中很重要。同时,自我意识、内在动机、自我效能实现又是学习和创造力的根本。

Amabile的创造力模型包括三个基本因素:内在动机、某领域的相关知识、创造力技能。环境因素为第四个,包括外部环境、外在动机、社会交流和时间压力[2]。当一个人从事一项活动时,内在动机越强、该领域相关知识越容易获得、创造力技能越熟练、环境的支持力度越大,结果就会更具有创造力。个人成败得失也很重要,可以预测工作经历是否积极。

创造力所需要的环境因素可分为社会心理环境因素、教育环境因素、文化环境因素。

(1)社会心理环境

社会心理环境因素包括价值观取向、学术竞争合作、人际交往关系。如果社会推崇科技艺术创造人才,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并提供相应的经济人文支持,创造力就会呈现相当的飞跃。学术上恰当的竞争和关键时期的协作,可以调动创造人员的积极心理量,激发创新能动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创造者参与一个志向兴趣相同的协作团体,友好和谐的伙伴关系,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有助于创造力的发挥。

(2)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因素包括家庭教育环境、校园教育环境、社会教育环境。家庭是创造者生长和学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境。父母的期望和关注是创造者投身于创造过程的一个很大的动力。父母的肯定和信任也会赋予创造者自信心。校园教育方面,学校科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社会教育环境,又称业余教育环境,或非正式教育环境,包括国家、社会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也包括其他一些形形色色的教育,比如互联网社区等。这些都给创造者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3)文化环境因素

阿瑞提把文化环境视为“创造基因”,认为“包含创造基因的文化与具有潜在创造性的个人相结合”才会产生创造力[3]。由此可以推断创造力不仅是个体的一种思维活动,同时也是文化和社会的产物。每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对创造力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所以它们可能起到不同程度地促进或干扰创造力发展的作用。例如,注重集体主义的文化侧重服从领导、专家或权威,强调团结合作,有时会不利于个体创造力的发挥;注重个性主义的文化侧重自强、独立、民主,有时对个体创造力的发展会比较有利。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通过学习经历进行积极知识构建,尤其是通过创造和体验。当学习者利用自己的直觉和已知概念去体验新经历时,他们学的最好。计算机学习软件可以更迎合学生的学习模式和需求,可以强化学习的感觉,实现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实现会让学习者越来越体会学习的真正含义,更加清楚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能胜任的学习。创造力可以分级,实践可以促进创造力。小时候的自我成就实现意识可以预防成年人的无成就感。每个人都应该相信自己可以做一些有价值的创造性工作。如果小时候就培养这种意识,成年人就会避免一些无效能感。

我们强调自我效能实现、学习、创造力之间的协同作用。内在动机、学习成就、相宜环境、体验、想象、多接触文化等都十分重要。教育技术要能使学习者产生乐趣,对自己的学习具有拥有感,增强自我意识,提升自我效能,重视建构主义者们提出的可持续兴趣和能力。个人创造力的早期培养经历和认知影响终生的自我效能感实现。但我们也发现,尽管自我效能实现、学习和创造力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但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却无法实现良好的运转。要想可持续维持这种协同作用,我们还面临一些重大挑战。

2 创造力培养的多维视角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能够提出问题,有机会从多种角度发现答案,形成多维视角,突破固定理解,这种学习经历应该称之为最佳学习经历。在如今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学习者应该可以从数字图书馆中收集资料,使数据和过程可视化,借鉴相关信息,咨询同伴和顾问,通过自由关联、探索、组合、检验、重组等创造新信息,并勇于宣告新结果。这为我们开发学习系统提供了长期有效指导,可以适应社会的迅速变化。

为了尽早培养学习者的求知欲,我们需要采用灵活地自我激励式策略,在实践过程中构建社会的多维阐释。通过自主型知识掌握和文化汲取培养自我学习效能强的学习者,通过这些新技术、新领悟,学习者能深刻了解世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上一代人掌握的知识,很快就被淘汰,不再适用于下一代。所以每一代的学习者都必须掌握新范式,尽管这种新范式并不易于掌握。

科学实验中经常采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参考之前的类似实验,可以大大节省此次实验的时间和资源,还有助于加深理解。研究团队具有多样性,每个研究团体都有自己擅长的知识领域。通过相互比较,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专家们更擅于挖掘每个知识领域的深层结构特征,做出富有成效的比较,有助于更快的解决问题。

伟大的思想家爱因斯坦以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他就是凭借想象力的探索发明相对论,很多伟大的科学发现都是如此。比如科学家凯库勒发明苯环。想象是一项富有成效的思维活动,它可以促进学习,有助于解决问题,实现自我效能感。学习与想象的关系就像鱼儿喝水一样,无想象难以成就伟大的学习。

清楚自己的长处,了解自己的短处对于成就很重要。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长处是一个人创造力的源泉,但有时缺点也可能成为创造力的着力点。所以优秀的学习者必须知道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但也应反思自己的缺点,可能缺点往往就是突破创造力的关键。

3 基于元认知的创造力培养

3.1 元认知

我们需要研究心理学、社会学、神经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才能充分了解技术与创造力的关系。创造性努力的上层结构主要取决于元认知策略。元认知就是对思维过程的思考,领悟已知和未知。它包括:在之前知识的基础上融汇新知识、主动选择和操控认知策略、评价这些认知策略等。学习者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沉浸到创造过程中:一是,学习更丰富更深层技能的方式;二是,他们操控这些技能的方式。先进的高级管理技术可以提供更好的框架,指导、使用和构建这些认知技能。通过结合这些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元认知管控能力,学习者可以更好地选择怎样学、学什么,因此也更富有创造力。

计算机辅助教学或被视为全能之策或被视为压制性措施。一些人认为计算机为学习者编排学习,而另一些人认为学习者在为计算机编程、与计算机互动的过程中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更亲密接触了现代科学更深层的一些思想。并且,通过与电脑的人机协作,学习者提升了自我效能程度。

3.2 创造力培养中挫折的作用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经历成功和失败,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地调试它们,才能取得进步。调试并不是简单地纠错行为,而是建构主义中的一个基本学习观点,其程序包括建构、测试和修改。通过不断重复地调试,实现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有学者认为,重大的失败比小型的成功更重要。严重的失败可能更能唤醒学习者的认识,而小型的成功却容易麻痹斗志,错失机遇。如果教育体系中试图让每项学习任务都简单快乐,那么就不会创造出巨大成就。学习中应该把困难变为动力,更加深入地专研学习,在挑战中训练技能。害怕失败会严重阻碍学习。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减少对失败的恐惧:降低惭愧带来的挫败感;相信有办法把失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转移注意力,更多关注失败的积极后果。

3.3 元认知机遇

心理学的一些发现可以提供机遇,促进元认知的发展。虽然挫折、时间压力、拖延等会影响元认知,但同类关联、主动习得和正面因素也会促进元认知。智能识别各种不利情形(时间压力、干扰、拖延等),可以调整促进追求创造力的元认知策略。主动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处于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中,即使没有物质上的报酬奖励,学习者也会勤奋努力,增强内在动机,提高创造力。正面因素有利于学习方法的改善和提高。大量心理实验和认知神经模型证明正面因素提高学习中的探索、责任感、学习效率、新信息的灵活掌握。

4 结论

本论文讨论了心理思维的多维视角既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外在结构和策略,也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内在元认知策略,以促进学习、创造力、和自我效能实现。人类心理学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学习者创造一个多样协同的人机学习系统。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中富有创造性的自我效能感的激情,学习会大大提高。想象力、元认知策略、多维视角的发展是加深理解的基础,而在失败中持之以恒、不屈不挠,也是一个专业学者的必备素质。

未来的社会必须创造丰富的技能、资源、和智商策略来迎接挑战。把丰富的技术和个人、同辈、社会团体结合起来,既有反馈,又更富有视角,因此,为学习、个人成长、动机、创造力、和人生赋予了极大的潜力。如果技术可以影响个人行为、修改环境因素,学习者就可以改变理想行为,在与这些技术的协同交互中大大受益,并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马仁杰 王荣科 左雪梅.管理学原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9.

[2]Amabile, T. M. Creativity in context[M].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6.

[3]阿瑞提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P183.

[责任编辑:王伟平]

猜你喜欢
创造力心理学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