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流光溢彩:可穿戴智能设备首饰化

2016-06-08 13:48康婉君张文静
科技视界 2016年14期
关键词:微电子

康婉君 张文静

【摘 要】珠宝首饰历来都属于时尚行业,而微电子科技属于前沿的现代科技产业,如今,这两条平行线竟然交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产品类型——这就是智能首饰[1]。

【关键词】微电子;可穿戴;智能首饰

0 引言

2012年,因为Google眼镜的出现,可穿戴智能设备作为智能终端产业的一个热点,而被全球市场广泛的认同,可穿戴智能产品的潮流蔓延至世界各地。“分析师预计,到2016年,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60亿美元。目前大部分可穿戴智能设备都是以可穿戴智能手环、手表为载体,产品大多数是塑料、硅胶的,偏重于男性、偏重于技术是目前大多数可穿戴智能产品的现状。分析师们表示,相较之下,以首饰为依托的个人可穿戴首饰或将成为下一个焦点”[2]。

1 微电子技术如影随形

可穿戴智能设备的雏形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是当时世界各地军队为飞行员开发的在战斗之中使用的具备显示功能的头饰。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对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不断开发,可穿戴智能设备向着技术成熟化又迈进了一步。199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卡耐基龙梅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联合举办第一届国际智能穿戴计算机学术会议。之后,智能穿戴计算和智能穿戴设备开始在学界和业界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并逐渐在工业、医疗、军事、教育、消费品、娱乐等领域表现出应用潜力。20世纪90年代后期,IBM尝试开发基于Think Pad的穿戴式电脑,并在2001年,推出了一款手表电脑原型,命名为Watch Pad。

2012年谷歌眼镜的问世引发人们的热议,在2013年数字世界亚洲博览会上,可穿戴智能设备大放异彩,被预测为未来移动智能产品发展的主流趋势,将极大地改变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2014年10月,英特尔公司举办了一场名为“Make It Wearable”(使它可穿戴)的竞赛,获胜小组不仅可以公开展示他们的设计原型,还能够获得丰厚的奖金。“英特尔公司的理念是,芯片制造商可以鼓励开发者通过智能穿戴设备与其他各种设备交互,而且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常用的智能手机。在这场竞赛中,作品五花八门,从可穿戴怀孕健康检测仪到无人机,再到可穿戴恒温计,似乎一切设备都将推出可穿戴版本,未来的可穿戴设备真的不仅仅是智能手环了。”[3]2015年春节前夕,北京市政公交一卡通将推出“刷刷手环”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只需要戴上这款手环,就可以满足上下车刷卡、商店购物、健康监测等需求。炫酷的可穿戴设备日益融入大众生活,并将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科技的发展总是会超出人们的想象,在可穿戴智能设备时代,商业将通过虚拟化、个性化、智能化、开放性的方式来实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发展。在未来,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都将以什么形式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作为用户,我们又将被领入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2 现代首饰的新生

去年苹果Apple Watch智能手表上市,其中的黄金表壳系列是苹果历史上首次将消费电子产品作为珠宝饰品进行销售,价格也达到了一般大众无法企及的水平。而随着可穿戴智能产品热度的攀升,越来越多时尚品牌加入到智能配饰行列。“智能珠宝的出现,得益于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珠宝首饰设计和工艺水平的变革,归根结底都是科技发展进步的结果。”[3]智能首饰品牌MS TECH联合创始人常昭伟表示,过去智能珠宝只是美丽的传说,是科幻电影和魔幻小说中的神秘法宝,现在我们把它变成了现实。

继LVMH集团宣布将推出智能腕表后,施华洛世奇也涉足智能配饰,英特尔则凭借其装饰宝石的MICA智能手镯进入了智能可穿戴市场。目前,在Indiegogo和Kickstarter平台上出现了不少关于智能珠宝的众筹项目,比如Ringly、Mota SmartRing和Cuff已经完成了融资目标,这说明消费者对于智能首饰充满了期待。智能首饰跟普通智能可穿戴设备相比,功能并没有比较大的突破,大多是一些基本的功能,例如防丢失、健康管理等,而主要是在外观设计上下功夫,看起来就是一款精致的珠宝首饰。

国内的智能首饰除了360手环、小米手环,其他智能首饰品牌的知名度有限,市场还有待开发。从对这些智能首饰的研究中不难发现这几个问题:(1)品牌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足,使得智能首饰的推出很少有人知道;(2)这些智能首饰功能单一,市场小众,很多功能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3)某些智能首饰和硬件设备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很多公司开发具备近场通讯功能(NFC)的智能首饰,但NFC的普及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为前提,开发商与支付系统、通讯运营商和金融机构之间难以达成统一;(4)一些智能首饰难以做到“内外兼修”,技术不能使得功能准确实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3 智能首饰设计没那么简单

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智能首饰行业,虽然被预测的十分具有商业前景,但对其开发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3.1 美观性

人类佩戴首饰、装饰品的历史己经有了上千年,对这方面可谓造诣颇深,作为新兴的具有前言科技性的产品,智能首饰如果仅仅模仿着一般的穿戴产品来发展也许会遇到不少障碍。智能首饰产品的科技先进性使它们自带时尚的光环,外观上具有自身独特性才可能让消费者对可穿戴智能产品产生新的印象。

3.2 功能性

对头戴产品来说,在设计头部动作和姿势时要考虑其合理性,点头、摇头是怎样不同的操作结果;其反应速度、呈现方式在不同的情形下怎样才是最恰当、最让人接受的。智能首饰的功能设计需要放到具体的使用场景之中,从细节提升用户体验。

3.3 人机交互

智能首饰让消费者的身体与电子设备产生交互,现有大多可穿戴智能产品只是将普通电子设备的交互方式“生硬”地植入进去,造成信息交流的“不畅”,是用户在交互过程中产生迷茫。使用新型交互方式改变可穿戴智能产品给人们的印象,产生新的生活方式。

3.4 输出数据的意义

大多数的可穿戴智能产品在买入的几个月后便被扔进抽屉,数据显示,40%多的用户抛弃它们的原因是不能输出有效的数据,并且容易让用户分心。智能首饰想要成为用户的必需品便要在输出的内容上有所改善,不能只作为手机和电脑的替代品。

3.5 社会性

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只有同时具有精神审美、科学技术、社会人文内涵和实用功能、经济效益的时,才能推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完善。设计的社会价值可以概括为促进平等和睦。设计对于协调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促使人们友好平等有着特殊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可穿戴智能产品因其隐蔽性、很有可能造成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

4 总结

为高科技产品添加审美价值,可以让外形普通、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变成时尚的配饰,使未来智能首饰在珠宝首饰领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透明度市场研究发布的报告显示,包括智能手环、手表和健身追踪器在内的可穿戴设备的销售额在2018年将达到58亿美元。

目前对智能首饰设计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可穿戴设备市场爆发,并且面对着首饰化、珠宝化的新机遇,国内的智能首饰市场也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下开始谋求创新和自主设计,可穿戴智能设备的首饰化让我们的生活流光溢彩。

【参考文献】

[1]极客公园.可穿戴设备完全评测[J].极客公园,2014.

[2]王悦,聂桂平.可穿戴智能产品设计研究[J].设计,2014.

[3]任禾.天马行空智能穿戴[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微电子
合肥云之微电子有限公司
先进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专题引言
微电子封装器件热失效分析与优化研究
新型二取二结构的25Hz微电子相敏接收器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国科微电子亮相CCBN展
微电子技术在航空系统中的发展
高校非微电子专业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课程实践
高职微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具有物联网特色的微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索
《微电子计量测试技术》征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