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
摘 要:问题意识是认知活动的一个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其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一种难以解决的疑惑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引起了他们的疑惑或者是焦虑,从而促使其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这种问题意识的存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思维能力被激发和调动,从而有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问题意识;数学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疑惑或问题,通过教师的讲解或者课堂的探讨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的思维得以锻炼,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整体质量。问题意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发现其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而随着问题提出的增加其质量也会随之增加,从而使得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均得以锻炼,而课堂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及问题的解决有效的活跃了课堂气氛,融合了师生关系,从而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构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小学数学老师可以通过构建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只有小学生们产生疑问的过程中,才会愿意去去思考问题,从而锻炼个人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的过程中,有这样的一道数学题目:在一个已知边长的正方体容器里灌满了水,倒入一个长方体的容器中,该长方体已知长、宽,求这个长方体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很多同学遇到这样稍微复杂的题目就不知道从哪里作为切入点,小学数学老师完全可以构建问题情境,首先提问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得知水的体积;然后提问学生水的体已经知道,放入长和宽已知的长方体中,能否得知此长方体的水高为多少;然后在通过操作简单的实验给同学们展示,重点的地方是已知正方体中水的体积及长方体的长、宽,只是这个倒水的过程水体积的不变、长方体的长宽已知,只是求高为多少。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同时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全面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水平。
二、创设教学氛围,加强学生问题意识
现阶段,小学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变换教学方式,创设数学教学的氛围,引导学生充分动起来,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学习图形面积公式时,小学数学老师可以让学生用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教师指导下动手拼一拼,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面积公式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小学生对于三角形公式和平行四边形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又例如,在小学数学学习“元角分”、“时分秒”、“米、分米、厘米”的过程中,小学数学老师可以通过组织游戏活动,比如:“我是超市收银员”、“我是时间小达人”、“我是单位换算小超人”等各种游戏,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角色游戏中掌握“元角分”、“时分秒”、“米、分米、厘米”等各单位之间的知识,然后利用思维导图把元、角、分的关系展现给小学生,不断地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利用数学探究,深入学生问题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探究的方法,可以深入学生们的问题意识。首先,小学数学老师要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灌输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思想,教师们要想办法抓住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学生们的学习的动力与他们的求知欲是成正比的,只有动力足了,学生才可能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
例如,在介绍黄金分割原理时,教师们可以先从黄金分割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谈起,包括服装的剪裁,人体的比例和建筑的设计等等,从而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其次,小学数学老师应当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开放性数学题目,这种题目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探究意识,包括学生们思考问题的多维角度,深入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学生们对于开放题的探究可以促进数学教学的多元化,同时,根据学生们的答案,教师们也应当分析学生们的性格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例如,小学数学老师在给小学生讲同向运动的时,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比如:小明的家住在学校东面,他每分走50米,15分才能走到学校。李华的家住在学校西面,他每分走55米,13分才能走到学校,小明家与小李家相距多少千米?老师可以画图引导学生找到解题的思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不断地训练过程中,深入学生问题意识。
四、改变评价方式,巩固学生问题意思
任何人都需要他人的认可和赞扬,学生更是如此,但是传统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就是学生的成绩,这种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方式很显然是片面的,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也扼杀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需要通过改变评价方式,建立以鼓励为主,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既重视知识,又重视能力的教学评价方式,从而不断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进行提问,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在教学“小数乘法”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练习题组:①4.5×0.07=;②2.36×0.22=;③9.65×8.12=;④7.23×1.2=。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位同学虽然计算的结果出现了失误,但是步骤非常规范,书写也非常认真,在计算多位数乘以多位数时计算也很正确,只是结果中小数位数出现了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对这位同学的优点进行表扬,并没有只对结果做出最终评价,然后教师再让他将自己的答案和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他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并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总结,明确了此类题目的解法。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提出很多建设性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地进行经验总结,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掌握好各种数学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以至达到科学化教学,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振华.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师,2015(33)
[2]薛占伟、赵艳玲.浅谈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评价[J].文理导航,2014(5)
[3]林国平.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