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哺乳被拍谁侵犯了谁的权利

2016-06-08 06:10:40杨晨张飒
法庭内外 2016年5期
关键词:公共场合公共场所隐私权

文/杨晨 张飒



公共场所哺乳被拍谁侵犯了谁的权利

文/杨晨张飒

据媒体报道,北京地铁上一名母亲在给自己的孩子进行哺乳时,遭他人拍照上传微博,上传者同时配文称:“公共场所注意举止,不要裸露性器官,你在地铁上这个样子真的好吗?这里是北京的地铁之上,不是你们村的公交车,你这么做真的好吗?”之后,某网站又在其官方微博上对此条微博进行了转发。一时间,此事成为互联网热议话题,大部分网友表示支持哺乳母亲,并建议追究拍照上传者的法律责任,而也有一部分网友对哺乳母亲的做法表示欠妥。无独有偶,就在此事发生前几天,网友“则卷猫丸子”也在网上控诉自己在公交车上哺乳时被同车人指责为“有伤风化”。那么,在公共场合哺乳被拍照,到底是谁侵犯了谁的权利,让我们从法律的规定中找到答案。

公共场合哺乳 是裸露性器官吗

上述事件中,拍照者称该哺乳母亲“在公共场所裸露性器官”,此观点是否成立?我们来看看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实际上,我国法律中并无“在公共场所裸露性器官”的文字表述,而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4条中规定了:“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事实上,所谓在公共场合“故意裸露身体”,是指以故意裸露、展示身体为手段,而达到自己的某些心理需求,或故意对他人造成心理伤害,并且只有“情节恶劣”的才能构成违法。上述事件中,该母亲在孩子饥饿啼哭时对其进行哺乳,目的是为了哺乳,而没有“故意裸露身体”的主观故意,更谈不上“情节恶劣”,所以并不能认定哺乳母亲的行为有违法之处。

公共场合哺乳 是有伤风化吗

那么,另一种在公共场合哺乳有伤风化的观点是否能站得住脚呢?实际上,“有伤风化”这4个字在法律上表现为“公序良俗”原则。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即,公民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以及善良的风俗习惯,我们在考量哺乳母亲的行为是否违反了“社会公德”或者“善良的风俗习惯”时,需要对两种不同的法益进行衡量,一是因长时间不哺乳而可能对婴儿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二是周围的人们有可能产生的“心理不适”。显而易见,当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应当优先保护前者,而后者则应当给予更多的容忍和理解,只有如此才不失为真正的“公序良俗”。

事实上,哺乳权属于女性特有的一种权利,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中,都对职场中处于哺乳期的女性进行了特殊保护,但对于女性在公共场合进行哺乳却没有明文法律规定,在通常情况下,“法无禁止即可为”,即,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行为,我们就可以推定其为合法,所以在公共场合哺乳,并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但是,不侵犯他人权利、不违反法律规定,并不代表其行为就是完全适当的,事实上,这种行为还是有可能给他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处于哺乳期的母亲们也可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用随身衣物进行遮挡,或者向他人说明情况,要求他人回避等方法来尽量避免和减少对他人的影响,进而也可以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

拍照上传者、传播者构成对他人人格权的侵犯

首先,拍照上传者、传播者侵犯了哺乳母亲的隐私权,所谓“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也对隐私权进行了保护。乳房对于女性来说,属于隐私部位,女性当然享有相应的隐私权,即便是女性在哺乳过程中将乳房裸露在外,属于对其个人隐私的一种公开,但此种公开也是针对特定时间、空间及人群的。在上述事件中,如果当时车厢中的其他乘客无意中瞥视到该哺乳母亲的乳房,则不能认定为构成侵权行为。但是,此次事件中却有乘客将哺乳画面偷拍下来,并上传至自己的微博,对不特定的空间及人群进行了公开,而且其所拍图片并未对被拍摄者的面部进行模糊处理,这种行为无疑是侵犯了哺乳母亲的隐私权。其次,该乘客在泄露他人隐私的同时,还在微博配文中发表了一些带有歧视性的评论,如果因此导致该哺乳母亲社会名誉遭到损害,还可能构成对其名誉权的侵犯。受害人可依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15条的规定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及赔偿损失。

而在该名网友将相关图片及评论发表在微博平台后,某网站在其微博上将其进行二次发布,进一步扩大了此事的影响力。同样侵犯了哺乳母亲的人格权,应当按照《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在此次地铁哺乳事件中,如果哺乳的母亲能在行使自己哺乳的权利时,充分考虑他人的感受,对其哺乳的动作进行遮挡,或者,拍照乘客在看到母亲哺乳时给予更多的容忍和理解,而不是拍照上传网络,那么就不可能发生后面许多的事情。事实上,任何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都应当有一定的边界,而这种边界就是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唯有既行使权利又守得住义务,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充满和谐和友善。

责任编辑/郑洁

猜你喜欢
公共场合公共场所隐私权
锐词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妈妈,请把隐私权还给我
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12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华人时刊(2018年17期)2018-11-19 00:41:21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刑法论丛(2018年4期)2018-05-21 00:44:20
公共场合,别太放纵“我”
家教世界(2017年11期)2018-01-03 01:28:40
公共场所 不能乱来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46
支持公共场所禁烟为自己为他人
城市公共场所拥挤踩踏事故的应对
安全(2015年6期)2016-01-19 06:19:29
公共场所禁烟迈出一大步
中国卫生(2015年12期)2015-11-10 05: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