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有效的早期癌症筛查方式
为了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避免被确诊为癌症中晚期的遗憾,患者应选择哪些常规检查,从而真正做到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呢?为此,《中国名牌》采访整理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相关科室医生对于各类癌症的诊断方式专业建议。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医生冯晔:
现实临床中,因为检查会出现一定的不适感,因此很多患者会抵触胃镜、肠镜等内镜检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胃肠镜检查管道直径有所缩小,并且材质也更加柔软,检查时的疼痛程度减弱,建议患者可以选择具有无痛肠镜技术的医院做早期检查。
肺癌:低剂量螺旋CT精准检查
相对传统胸片,低剂量螺旋CT能够发现1厘米以下的肺部小结节,而且对于身体的辐射影响较小。研究数据证实,在肺癌高危人群中,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降低约20%的肺癌死亡率和7%的总体死亡率,对发现早期肺癌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中心主任医师李金锋:
乳腺癌:临床影像检查
女性一般通过乳腺触诊来进行自我的定期检查,但由于自我检查的敏感性较低,不易发现乳腺结节。不少病灶较小的乳腺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明显症状,在体表也难于触及肿块,必须通过临床影像学的检查方法才能发现。
建议20至40岁女性每2至3年检查一次,40岁后每隔1年至1年半,需到正规医院的乳腺专科规范检查,其中包括超声检查和钼靶X光检查,必要时还需要乳腺核磁共振(MRI)检查。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郝纯毅:
肝癌:定期彩超检查
肝癌通常包括二类,一类是肝细胞肝癌,约占肝癌的90%左右,另外一类是胆管细胞癌,约占10%。
肝癌高发潜在人群主要包括慢性肝炎患者、有肝癌家族史者、长期嗜酒者、重度脂肪肝的患者等。在肝癌的早期检查中,建议高危人群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针对肝脏的彩超检查,并进行抽血化验肝癌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肝炎指标等。
胰腺癌:影像学检查
临床上对年龄40岁以上,有较长吸烟史、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习惯者视为胰腺癌高危人群。
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及增强CT是诊断胰腺癌最主要的检查方式。再配合内镜超声还可以增加对癌细胞侵及范围判断的准确性,对于突入肠腔内的肿瘤还可以取得活检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北京市癌症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数据来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图表来源:百度大数据医疗)
消化道肿瘤:胃肠内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