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克智智辩目的分析

2016-06-06 08:13陈子哈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场合彝族仪式

摘要:彝族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历来有着自己传统的风俗礼仪和庆祝方式。在这些仪式和节庆活动中,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场场视听盛宴,即经由操办仪式或活动的主人和前来参加的客人双方进行的克智智辯,彝族一般称“克格哈嚓”“克使哈举”。在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中,笔者以为,主客双方的克智智辩是有其目的和意义的。本文拟就克智智辩目的及智辩者该如何去把握和实现智辩目的进行粗浅分析。

关键词:彝族克智;智辩目的

克智是语言,是一种在特殊的场合由特殊的人所演说出来的表达一定内容和一定情意的有声语言;即是由克智智辩者通过自己日积月累积淀下来的学识和智慧,在彝族地区发生的婚丧嫁娶、节庆活动上以主、客双方智辩的形式,表达智辩者在那场仪式或节庆活动里个人(有些甚至代表了家族或家支)的所思、所想、所感。那么,语言作为人类交际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当然是服从于、服务于一定的目的的。没有目的的语言无异于“痴人说梦”“说天书”,会使听者如坠云雾之中,一篇作品的文字语言是有表达目的的,朗读的有声语言也是有其鲜明的目的。所以,克智智辩毫无例外也是有其所要阐述的目的。

一 、克智智辩目的分析

许多人可能认为,克智智辩目的不就是主客双方为了赢取智辩的最终胜利吗?不完全是,赢取智辩的最终胜利只是其中的一个显像目的。对于目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话对我们的理解非常有帮助,他说:“演出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舞台上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他的理想、痛苦和喜悦。我们就把这个目标——这个吸引着一切任务,激发演员——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自我感觉诸元素的创作意向的基本的、主要的、无所不包的目标叫做:作家的作品的最高任务。”这里所说的最高任务,就是我们所说的目的。

一般的克智智辩是不分时宜,不分地点的,是由相互竞赛的智辩者双方临时起兴之后,就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辩上两句。比较正式的克智智辩多在火塘边进行,以火塘为中心,客在上方、主在下方,对座饮酒表演,听众围坐在四周。其中参与智辩的主人和客人,都会密切注视,希望自己的辩方获胜。在智辩的时候,主客双方交锋,各自针对对手所述内容进行一一辩解,有时远古历史,有时海阔天空,比智慧、比知识。为了战胜对手,灵机应变,即兴创作。听众聚精会神,屏息静听。说到精彩处,不时赢来喝彩。这就是克智的智辩形式。

在这里,我们不妨把克智智辩引申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目的的诠释:演出(克智智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舞台(火塘边)上传达出作家(智辩者)的思想、情感,他的理想、痛苦和喜悦(智辩者在那场仪式或节庆活动里的所思、所想、所感)。我们就把这个目标——这个吸引着一切任务(针对对手所述内容进行一一辩解,比智慧、比知识),激发演员(智辩者)——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自我感觉诸元素的创作意向的基本的、主要的、无所不包的目标叫做:作家的作品的最高任务。由此可见,克智的智辩目的是符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这一定义的。所以,克智智辩目的我们可以说为:克智智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火塘边传达出智辩者针对对手所述内容进行一一辩解,比智慧、比知识,以表达智辩者在那场仪式或节庆活动里的所思、所想、所感。换句话说,克智智辩的隐像目的有:

其一,智辩者针对对手所述的内容及其问题进行一一辩解和作答;

其二,智辩者为了让听众了解和知道他对问题的看法、见解以及他的智慧和知识;

其三,智辩者在那场仪式或节庆活动中表达其特殊的思想、情感,他的理想、痛苦或喜悦。

而克智智辩的显像目的是为了赢取克智智辩的胜利。相较之下,克智智辩的隐像目的是服务于克智智辩的显像目的,没有了隐像目的,显像目的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目的是克智智辩的第一要素和核心,没有目的的克智智辩,显然是不具备说服力,不具有生命力的。

二、智辩者如何正确把握智辩目的

知道了克智智辩的目的,那么在克智智辩中,贯穿整个过程始终的智辩者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没有他也就没有精彩纷呈的克智智辩。因此,作为一个智辩者,如何正确把握智辩的目的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智辩者不是听众,他要审时度势,他不仅需要积极地去了解对手,还必须仔细地倾听和分析对手在演说克智时的内容以及所提出来的问题;同时,当他智辩时,要对对手的问题一一进行辩解之后,还要相应的抛出自己更刁难的问题。如此往复,直至把对手难住,到最后胜利为止。因此,在一场克智智辩中,为了达到智辩的目的以及智辩的胜利,笔者认为智辩者必须集中注意力,时刻警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弄清智辩背景 紧扣智辩主题

克智智辩里的主题也可以说成是智辩背景,即是在什么场合下进行的。是就智辩者去参加的是什么仪式或活动而论的,智辩者必须知道这一点,应适场合适时宜的演说与此主题相关联的克智。这点很关键,如若弄不清楚,智辩者很容易闹“张冠李戴”的笑话。如,你不可能在结婚的喜庆场合里说有关于奔丧场合里才演说的克智,反过来如此;又如,为了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现在很多彝族地区在举办县庆或是其它一些彝族传统节日里经常会举行以某一主题为中心的克智智辩比赛,此类演说更应该围绕该主题来智辩了。

(二)分清智辩形势 明确智辩目的

分清智辩形势,是为了智辩者是否需要全力以赴。前面提到过,克智智辩场合分一般的以娱乐为目的的简单场合和表现为以个人或家族、家支的直接利益而论输赢的重要场合。

在一般的以娱乐为目的的简单场合里,参与智辩的双方都会以娱乐为主要目的,大家都不会太较真,反而会以谦让为主。这种演说场合主要表现为比较喜庆的场合,如婚礼现场,在婚礼上为了营造喜庆的气氛,主客双方都会比较随意,较谦让,因此彝族有“客人总比主人大300岁” 的格言,显然,智辩结果也可想而知,一般会让客方赢。

然而,当智辩者在遇到表现为以个人或家族、家支的直接利益而论输赢的重要场合的时候,智辩者就会动真格,智辩形势也会相对于一般的场合严峻,智辩的中心与目的也较明确,为了达到智辩目的,智辩者也是见仁见智,充分的发挥自己,进行角逐。这样的智辩一般都会出现在以赢得奖金或名气为主要目的的克智智辩比赛上,或是为赢取家族家支名誉,表现自己的见广识博的丧葬仪式上。

(三)捋清克智演说结构 紧抓智辩重点

克智是彝族的一种诗词,且是有韵文的诗词。克智在音韵和节奏上都讲究协调和谐,讲究语气轻重缓急。“尔比”即谚语在克智智辩中经常得到充分使用,短小精悍而灵活多样的“尔比”,在克智中很活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克智虽然是灵活机动的,但它却不是杂乱无章的,更不是漫无边际地乱说一通。它是有头绪,有条理,由浅入深进行表达的,即按开场白、人题、逐步深入、开展、转折、发展、高潮、缓和、结尾等顺序进行的。克智的这些顺序,不是固定的,只能说大体上是按这些步骤进行的。智辩内容也因时间、地点和智辩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克智智辩时主客双方智辩的内容,是有机联系的,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不能成为各说各的互不相干的话,答非所问,那就不称其为克智智辩的内行。

因此,智辩者在智辩之前,如果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或比较强大的对手时,往往会捋清自己的克智演说结构,以简单到一般再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逻辑层次来组织自己的克智智辩,在边听边辩的同时,还在自己的脑海中准备这些工作;智辯者做这些准备工作是直接为实现其智辩目的服务的。到最后会紧抓对方的重点,来提出自己的重点,完全的针尖对麦芒。

总之,虽然在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等这些仪式和活动里进行克智智辩带有一定的娱乐成分,但是对于智辩者来说,那是实实在在的斗智斗勇的比赛,是战争;就彝族的传统而言,在这些场合的克智智辩比赛,智辩的输赢轻则关系着智辩者的颜面、智慧、地位和学识,重则关联到智辩者方家族或家支的实力、声誉以及影响力。因为在进行智辩时,主客双方选出来的智辩者都代表的是他们这一家族或是家支;所以赢得智辩的胜利与否,直接关系着在这场合里该家族或家支的直接利益。

结语

克智智辩是彝族的传统,智辩目的在克智智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于智辩者而言,是否正确认知智辩目的和做好充分智辩准备会直接影响到克智智辩的结果。自古至今,克智智辩的“口舌之争”完全可以以没有硝烟的战场来形容,辩论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直至把一方辩的哑口无言,认输为止。

参考文献:

[1]张颂著.朗读学(第三版)[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三版 2013年6月第4次印刷.

[2]沈良杰.《彝族克智的语言特色》[J],《学术探索》2008年第四期.

[3]《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M],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二卷,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简介:陈子哈,男,四川西昌人,彝族,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彝语影视配音与播音主持。

猜你喜欢
场合彝族仪式
彝族海菜腔
十岁成长仪式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仪式感重要吗?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不同的场合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