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殿冬
(塔里木大学体育工作部,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文化多样性视角下新疆民族体育的历史作用与现代价值
连殿冬
(塔里木大学体育工作部,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摘要新疆是典型的文化多样性地区,而且,多样性的文化也形成了多样性的民族体育。这些多样性的民族体育在新疆古代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史前至秦朝,其主要承担着生存技能和宗教祭祀的作用;汉唐以降,则主要是征战的需要、娱乐和文化交流的作用;如今,新疆多样性的民族体育更是在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展现出更多的文化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发展力,从而开启了新疆民族体育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 新疆; 民族体育; 历史作用; 现代价值
目前学术界对新疆地区体育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从研究对象来看,主要是对现代体育和民族体育两大种类的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涉及民族体育的研究主要有起源与特征、价值与功能、旅游资源与项目开发、项目分类、传承保护与发展等诸方面的研究。尚未出现有关从文化多样性视角出发探讨新疆民族体育的历史作用与现代价值的专门性研究成果。因此,从文化多样性视角出发探讨新疆民族体育的历史作用与现代价值,可以正确认识新疆民族体育的历史发展态势,“以史为鉴”,探讨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新疆民族体育的现代价值,力图为新疆民族体育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参考。
1新疆文化多样性与多样性的民族体育
所谓文化多样性是指具有不同结构、不同精神倾向的多种异质文化间的共生、共存、共荣。自古以来,多元文化间的交流、互动与融合使新疆成为世界典型的文化多样性区域之一。首先,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是新疆文化多样性得以生成的物质基础。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荒漠、戈壁及高山之间狭长的草原绿洲带是新疆主要的地理特征。天山山脉横贯中部,使南北疆形成气候、水文、土壤、生态资源各异的两大区域。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与蒙古高原、哈萨克草原、西伯利亚平原、南俄草原连成一片,是游牧文化的发源地;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北疆库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散布的大大小小的绿洲,则成为绿洲农耕文化的摇篮[1]。其次,独特的人文环境是新疆文化多样性得以存续的根本保障。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新疆现有民族成分47个,其中维吾尔、汉、回、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满、锡伯、乌兹别克、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13个为世居民族(所谓世居民族是指世世代代栖居在某地方或区域的族群),这些世居民族的人口约占新疆总人口的99.6%[2]。新疆的世居民族许多是新疆古代民族经历不断地分化融合而形成的。多样性的民族成分形成了多样性的土著文化,这些土著文化和各种外来文化如波斯文化、印度文化、中原汉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等不断的冲突、碰撞、交流和融合,逐渐形成了独具区域特色而又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态。我国著名的东方学家季羡林先生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3]可见,多元文化的汇聚、碰撞、交流、互动和融合使新疆民族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的色彩和底蕴。
新疆古代多样性的文化也生成了多样性的民族体育。有异彩纷呈的乐舞艺术,如于阗乐(于阗乐因源自古代西域于阗国而得名,于阗是中国古代西域城郭王国,唐朝安西四镇之一,位于今新疆和田约特干遗址)、疏勒乐、龟兹乐、高昌乐等;有丰富多彩的杂技、百戏活动;有民俗节庆活动如乞寒舞等;也有多姿多彩的舞蹈艺术,如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拨头舞、狮子舞、鼓舞、马舞、舞马等;还有竞技类的体育项目,如赛马、赛骆驼等。如今,新疆民族体育更是呈现出多样化的色彩和底蕴(表1)。
表1 新疆民族体育多样性统计表
2新疆民族体育的历史作用
历史上,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新疆形成了多样性的民族体育,这些民族体育的历史作用与价值也呈现出多样化。而且,不同历史时期,新疆民族体育的作用与价值也不尽相同。
2.1史前至秦朝:生存技能与宗教祭祀
远在新石器时代,新疆南疆的于田(于田为新疆和田地区下辖县,清朝设置于阗县,以汉代古国名命名,1959年,简化为于田县)、疏附、库车、罗布泊等地和北疆的伊犁河谷、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都发现有人类原始人群落生活过的遗迹。考古发现同样证实,在1万年前,新疆多地均出现原始人的活动。他们居住于依山傍水的绿洲、水草丰美的河谷、平原地带,以采集、捕捞和狩猎等生活方式为主。在长期的采集、捕捞和狩猎等生产活动中,逐渐产生了一些体育活动和原始体育项目。射箭这一重要的生存技能很早以前即被新疆原始人所掌握。弓箭既是早期人类狩猎的工具,也是防御的重要武器。有关持弓箭狩猎的岩画在新疆各地均有分布。如在新疆南疆温宿县城东北一百公里的西部天山南麓一带,在一块河谷地带的西侧台地上有一块巨大的砾石,岩画就凿刻于砾石的各个部位。其中有一幅持弓箭狩猎图,是一组三人行猎的画面。三人中,较矮的一人似少年在前,箭已离弦射向其前方的一头大角鹿;两位成年人并列于后,弯弓拉箭,瞄向其身前似正在吃草的山羊。整幅画面甚为生动,栩栩如生(图1)。可见,射箭技能很早以前既被新疆远古人类所掌握,并成为新疆原始人类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
图1 新疆温宿县狩猎岩画
新疆古代许多民族体育活动起源于宗教祭祀,具有宗教祭祀的功能和作用。如今大放异彩的新疆维吾尔族体育活动“达瓦孜”就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萨满教,是萨满教祭祀活动的历史遗存。正如土耳其历史学家孜亚库克阿力甫在《土耳其文化历史》中记载的那样 :“从沙马教(萨满教)信仰的角度说,天上的天神与地面的普通人有联系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为了表达对天神的尊敬,人们树立起达尔来接近天神,表达自己对天神的尊敬和崇拜,他们上到达尔的最高点以为是天神的宫。”[4]这里提到的“达尔”即是达瓦孜的雏形。可见,在原始社会,达瓦孜表演是在宗教祭祀背景下进行的,具有宗教祭祀的功能和作用。
新疆古代还有许多民族体育活动如流行于龟兹地区的乞寒舞和喀什地区的灯舞及盘子舞等也是在宗教祭祀背景下举行的,皆具有宗教祭祀的功能和作用。由此可见,宗教祭祀在新疆古代民族体育起源中的重要性。
2.2汉唐以降:征战需求、娱乐与文化交流
2.2.1征战需求
新疆许多民族体育项目在古代战争中都曾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新疆许多民族体育项目是在古代战争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新疆地域广阔、经济类型多样、民族众多、部族政权林立,自古以来就是穷兵黩武之地,为了生存与发展,游牧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以及农耕民族之间,经常发生或大或小的冲突与战争。据统计,有文字记录以来,从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前,在2042年间新疆古代地区共发生战役201次,战例286次[5]。也就是说,新疆古代地区每10年就会发生一次比较大型的、影响深远的战争。因此,在冷兵器时代,频繁的战争促进了新疆古代地区摔跤、射箭、赛马、马伎等民族体育活动的普及与发展。据史书记载,摔跤在新疆古代游牧民族社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选举部落首领和选拔将领时都要考察选举者的摔跤等技能,出类拔萃者和武艺超群者才有资格当选;新疆古代的骑射技艺在战争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汉书》记载:“是时汉方與项羽相距,中国罢于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强,控弦之士三十余万。”[6]西汉初年,匈奴既已培养出能够弯弓射箭的士兵就多达三十多万之众。总之,征战需求直接促进了新疆古代民族体育活动的繁荣发展。
2.2.2娱乐需要
新疆许多民族体育活动具有娱乐的性质。如流行于新疆古代绿洲农耕民族地区的乞寒舞就具有娱乐的性质。根据出土文物和史籍记载,乞寒舞是新疆古代绿洲农耕民族地区集祭祀性、集体性和武舞特征为一体的,具有祈福、禳灾和娱乐作用的一种节庆体育活动形式[7]。据唐代僧人慧琳所著的《一切经音义》记载:“苏幕遮(乞寒舞),西戎胡语也,正云飒磨达。此戏本出自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或作兽面,或象鬼神,假作种种面具状,以泥土沾洒行人,或持绢索搭钩,捉人为戏。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戏,七日乃停。土俗相传云:常以此法禳灾,驱趁罗刹恶鬼食啖人民之灾也。”[8]而且乞寒舞不仅仅限于一城一地,整个新疆古代绿洲农耕民族地区都为之动容。般若三藏译著的《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记载:“老苏幕遮(乞寒舞),亦复如是,从一城邑至一城邑,一切众生披衰老帽,见皆戏弄。”[9]可见,在乞寒舞活动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摆脱与超越的能力,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尊卑贵贱,可以自由的行动,充分享受乞寒舞所带来的愉悦感。
此外,哈萨克族的“姑娘追”和柯尔克孜族的“追姑娘”,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形式,也是少数民族男女青年互相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均具有娱乐的作用。长期以来,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以游牧为其主要生产生活方式,他们散居在草原牧区,平日里本民族间相互交往十分困难,特别是青年男女更是缺少相互交往接触的机会。每逢节庆、婚礼或集会时,就成为青年男女相互表达爱情的机会,于是,哈萨克族的“姑娘追”和柯尔克孜族的“追姑娘”就成为节日里青年男女相互表达爱情的主要方式。在“追姑娘”和“姑娘追”的活动中青年男女们既互相交流了情感,又愉悦了身心,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这些具有娱乐性质的民族体育活动成为新疆古代少数民族群众在封闭或半封闭社会环境中的主要休闲娱乐方式,人们在丰富的、欢快的体育活动中,既享受到自由的快感,得到美的享受,净化了心灵,锻炼了身体,娱人又娱己,同时也成为异性交往的平台。
2.2.3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对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罗素认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10]可见,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与借鉴对于文化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性。自汉代博望侯张骞凿空西域及汉代在新疆古代实施屯垦戍边政策以降,新疆古代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日趋频繁,其相互联系日趋紧密,在这一过程中,新疆古代许多民族体育活动渐次传入中原地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原地区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其亦为中华民族体育“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1]
第一,新疆古代乐舞艺术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新疆古代乐舞艺术的东渐对中原宫廷与民间乐舞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新疆古代乐舞艺术传入中原,远在西汉博望侯张骞凿通西域时即已开始。不过,首次把一套完整的新疆古代乐舞特别是龟兹乐舞带到中原,应是在公元382年,即前秦大将吕光讨伐龟兹,并大败之,后将龟兹乐带回中原。据史籍记载:“龟兹乐,起自吕光灭龟兹,因而得其声。”[12]至此,以龟兹乐舞艺术为代表的新疆古代乐舞开始流传并盛行于中原地区。
隋唐时期,新疆古代乐舞艺术更是成为宫廷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及大业中,炀帝乃定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以为九部。乐器工衣创造既成,大备于兹矣。”[13]这里的龟兹和疏勒乐皆为新疆古代优秀的乐舞艺术代表。可见,在隋朝宫廷乐中新疆古代的乐舞艺术占有重要的地区,不然,何以“大备于兹(龟兹)”?随后的唐朝宫廷乐中,更是将新疆古代乐舞艺术的集大成者“龟兹乐”推崇备至。在唐朝宫廷乐坐部伎中的三部,立部伎中的六部皆用龟兹乐。可见,到了唐朝时,新疆古代的“龟兹乐”已经在唐朝宫廷乐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第二,新疆古代民俗节庆体育活动传入中原。新疆古代民俗节庆体育活动“乞寒舞”至晚在西魏或北周时就已经传入中原地区。最早记载乞寒舞在中原演出盛况的是唐人令狐德棻等人撰写的《周书》,据其记载,北周宣帝宇文赟于“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十二月甲子,还宫,御正武殿,集百官及宫人,内外命妇,大列伎乐。又纵胡人乞寒,用水浇泼为戏乐”[14]。可见,北周时的“乞寒舞”是在皇宫中演出。而到了唐朝,“乞寒舞”已经成为京城长安醴泉坊一带西域胡人聚居区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不仅皇帝登御楼观赏,还动员诸司长官观看。对此,史籍中多有记载。《旧唐书》记载:“(神龙元年即公元705年)十一月乙丑,御洛阳城南门楼观泼寒胡。”又云:“(景龙三年即公元709年)十二月乙酉,令诸司长官向醴泉坊看泼胡王乞寒戏。”[15]《旧唐书·张说传》中也记载:“自则天末年,季冬为泼寒胡戏,中宗尝御楼以观之。至是因蕃夷入朝,又作此戏。”[16]可见,至唐朝中晚期,源自新疆古代的“乞寒舞”不仅是西域胡人娱人娱己、思念故土的民俗节庆体育活动,它也成为唐朝宫廷礼仪中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
第三,新疆古代杂技百戏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新疆古代的杂技百戏活动经由“丝绸之路”也逐步东渐到中原地区,并对中原地区的杂技百戏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据《新唐书·回鹘下》记载:“乐有笛、鼓、笙、筚篥、盘铃,戏有弄驼、狮子、马伎、绳伎等。”[17]这里的“狮子”、“马伎”、“绳伎”均是具有新疆古代特色的杂技百戏活动,这些活动经由“丝绸之路”东渐到中原地区,逐渐成为中原地区杂技百戏活动中重要的表演内容。以绳伎为例,东汉张衡所著的《西京赋》中记载有“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18]之语,描述了两位艺人进行绳伎表演的情景。宋元之际,绳伎表演依然流行不辍,据元朝人马端临所编撰的《文献通考》中记载:“宋朝杂乐百戏,有踏球、蹴球……踏索……每大飨宴,宣徽院而籍招之。”[19]这里的“踏索”即是绳伎表演。直到今天,我国民俗体育活动狮子舞、杂技表演中的绳伎和新疆维吾尔族的达瓦孜(绳伎)依然盛行并深受人们的喜爱。由此可见,新疆古代杂技百戏活动的东渐丰富和发展了中原地区杂技百戏活动的内容。
3新疆民族体育的现代价值
3.1文化吸引力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20]可见,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正是中华文化吸引力的巨大源泉与优势。新疆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互动背景下“兼容并包”的结晶,并呈现出独具地域特色和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态,因此,具有很大的文化吸引力。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曾说过:体育文化可被概况为两个词语即美和尊严。这里的“美”即是文化上的吸引力。总之,新疆民族体育文化无论是对本国人民还是对它国民众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和观光者来到新疆这块美丽而又富饶的热土,亲身体验和感受新疆民族体育文化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而且,随着全球化的日趋深化和休闲社会的到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和本国民众来到新疆,他们将在这里接触、了解、欣赏、认同和接受多样性的民族体育,从而使新疆民族体育产生更大的文化吸引力。
3.2文化影响力
新疆民族体育的文化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新疆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简称全国民运会),使新疆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为全国各族人民所接触、了解、欣赏、认同和接受,从而扩大了新疆民族体育的文化影响力。以2011年在贵阳举办的第九届全国民运会为例,新疆代表团在9个竞赛项目中获得一等奖14个、二等奖21个、三等奖15个;参赛的7个表演项目全部获奖,其中达瓦孜、沙哈尔迪、叼羊、徒手/器械民族健身操获得了一等奖;同时,新疆代表团在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民运会获得3枚、6枚金牌的基础上,本届全国民运会上如愿实现了金牌数连续三届翻番的目标。简言之,随着新疆代表团在全国民运会中比赛成绩的逐步提高,新疆民族体育在全国各族人民心目中的文化影响力也正在逐步扩大。
二是以阿迪力·吾守尔为代表的达瓦孜艺人在全国各地不断地创造和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创举中,潜移默化地扩大了新疆民族体育的文化影响力(表2)。
表2 达瓦孜艺人挑战高空走钢丝表演一览表
三是以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为代表的民俗节庆体育正在逐步扩大新疆民族体育的文化影响力。以2014年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为例,其专项活动中有全国“天山论马”高峰论坛及百位名家赞天马、全国马术耐力冠军赛、自治区速度赛马冠军赛、“天马杯”全国摄影大赛、中亚四国“叼羊”邀请赛等。从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的专项活动中,我们看到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的影响力已经遍及新疆、全国乃至中亚地区。因此,以民俗节庆体育文化为代表的新疆民族体育也正在逐步扩大其地区影响力、全国影响力乃至国际影响力。
3.3文化凝聚力
文化凝聚力是作为文化内核的价值观念对人们产生的凝聚力量。一定的文化总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核心,一定的价值观念总是以一定的文化为载体,文化的凝聚作用来源于文化的价值观念的感召力、向心力、凝聚力[20]。而且,在现代社会,一个民族的文化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确定自我、摆脱身份焦虑的根本保障;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载体的民族体育,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凝聚作用。首先,随着“新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存续,促进了新疆乃至全国多样性民族体育文化的社会整合,提升了中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层次,实现了民族体育文化和中华文化凝聚力。其次,民族体育的发展与繁荣可以丰富新疆各族民众精神文化生活,实现民族团结、民族交融,易于形成“饱暖思运动,不思宗教活动”的良好社会风气,起到社会控制中安全阀的作用,从而实现新疆民族体育文化凝聚力。同时,文化凝聚力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也会极大地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从而加深民族体育文化积淀,使其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并推动边疆地区文明的进步。
3.4文化发展力
新疆有着众多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对这些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深入整理、有效整合和开拓创新,就能形成众多的体育文化产业,这些体育文化产业将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新疆多样性民族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的那样,“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新疆体育文化产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以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为例,2013年,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由地区性的节庆活动一跃而成为自治区级的节庆活动,并且经历2009年第一届、2010年第二届、2012年第三届、2013年第四届、2014年第五届的发展,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已经形成了以“天马”文化为主题的民俗节庆体育文化产业,每年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到伊犁观光与旅游。这也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住宿、购物等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可见,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已经打造出新疆精品旅游节庆品牌和伊犁独特的旅游文化名片,推动了伊犁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区域性民族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新疆还有许多民族体育文化资源有待于进一步的整理、整合和创新,如丝绸之路中道的历史文化名城“库车”,历史上曾被誉为“管弦伎乐、特善诸国”的歌舞之乡,其歌舞文化经过整理、整合和创新,极有可能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歌舞文化产业;又如丝绸之路南、北道汇聚的历史文化名城“喀什”,历史上就是歌舞和杂技艺人辈出的地方,其歌舞和杂技文化经过整理、整合和创新,就可以形成独具区域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产业。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总之,新疆民族体育具有形成体育文化产业的诸多有利条件和因素,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新疆民族体育的后发优势对于促进区域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4结语
在新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进程中,多样性的民族体育扮演了推波助澜的重要角色,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史前至秦朝,新疆民族体育主要承担着生存技能和宗教祭祀的作用;汉、唐以降,则主要是征战的需要、娱乐和文化交流的作用;如今,新疆多样性的民族体育更是在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展现出更多的文化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发展力,从而开启了新疆民族体育发展的新局面。因此,这就需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与体育部门携手为民族体育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与便利,通过理论和制度创新使其在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发挥出更有效更重要的作用。从而实现新疆多元民族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构筑多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目标,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定,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旭.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疆民族文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S1):144-145.
[2]贺萍.对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类型分析[J].新疆古代研究,2004(03):108-111.
[3]季羡林.朗润琐言:季羡林学术思想精粹[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119.
[4]范占江.达瓦孜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06):131-134.
[5]王洪瑞.新疆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特征[J].人文杂志,2005(02):120-127.
[6](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3750.
[7]连殿冬,于力,拓万亮.古代龟兹乞寒舞研究[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5,27(02):73-78.
[8](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M].台北:大通书局,1985:868.
[9]王昆吾,何剑平.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G].成都:巴蜀书社,2001:203.
[10]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8.
[11]连殿冬,刘志敏.新疆古代绿洲农耕民族体育文化融合考[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5,30(04):95-99.
[12](宋)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2564.
[13](唐)魏征,令狐德莱等:隋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238.
[14](唐)令狐德棻等.周书[M].长春:吉林出版社,1995:58.
[15](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长春:吉林出版社,1995:87-92.
[16](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长春:吉林出版社,1995:1936.
[17](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6148.
[18]迟文浚,宋绪连.历代赋:广选·新注·集评(卷2)[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2001:193.
[19]周建国.达瓦孜与汉文史籍中的“走绳”[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3,(03):7-13.
[20]骆郁廷.文化软实力:基于中国实践的话语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2013(01):20-24.
Historical Function and Contemporary Values of Xinjiang Ethnic Sports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versity
Lian Diando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arim University, Alar, Xinjiang 843300)
AbstractXinjiang is a typical reg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which also produces the diversity of ethnic sports. The varied ethnic sport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ancient Xinjiang. It functioned as the survival skills and religious sacrifice in the Primitive society; After Han and Tang dynasties, it's main functions were for the need of the war, the entertainment and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Now, the varied Xinjiang ethnic sports shows its culture attractiveness, influence, cohesion and development force in the process of area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Therefore, the new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ethnic sports in Xinjiang is initiated as well.
Key wordscultural diversity; Xinjiang; ethnic sports; historical function; contemporary values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0568.2016.02.004
文章编号:①1009-0568(2016)02-0018-08
作者简介:连殿冬(1978-),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文化。E-mail:liandiandong@163.com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青年项目(12CTY033)
收稿日期:①201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