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蕾,王冲,贾志永
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
周蕾1,王冲2,贾志永1
(1.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31;2.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101)
通过构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动态分析2004—2013年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其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同.2004—2013年间,四川省区域经济系统综合指数呈现出总体上升的态势,而旅游产业系统综合指数则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分别在2008年和2013年出现下降.二者耦合协调度则呈现出持续增长的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0.680 6,处于初级协调的耦合类型.
旅游产业;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
旅游产业作为关联性较强的新兴产业,不仅可以增加国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还可以提升区域合作,扩大区域就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为旅游产业开发奠定了基础,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耦合协调程度也对二者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如何,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目前关于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的相关研究主要有:生延超等[1]以耦合协调度模型为基础,对湖南省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得出湖南省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滞后于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刺激;赖声伟[2]以江苏省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了江苏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刘定惠等[3]在分析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机理后,通过建立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指标体系、模型和计算方法,对安徽省17个地级市进行了实证分析;姜嫣等[4]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1—2010年东部地区10省(市)旅游产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类似从区域角度研究的学者还有杨松茂等[5]对2000—2010年陕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丁红梅[6]对黄山市2004—2011年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周瑞雪等[7]对河南省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韦福巍等[8]以广西城市为例,对旅游产业、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三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变化特征稳定;也有学者从全国范围研究,如刘金栋等[9]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发现国内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处于“东高西低”的“两极分化”状态;刘燕雨[10]也对全国31个省(市)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高楠等[11]利用1993—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并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耦合发展特征.
但目前关于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而四川省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区众多.2013年四川省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3 877.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4.76%,四川省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探讨和研究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发展状况,更有利于促进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鉴于此,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借鉴物理学耦合协调度函数构建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动态地分析2004—2013年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以期为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1.1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内涵耦合的概念最早是源自物理学,通常是指2个(或2个以上)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一系列的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耦合度是指用来描述系统内部或外部要素间相互作用影响的程度大小,不分利弊.耦合协调度则是指衡量系统内部或外部要素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即体现协调程度的好坏.从协同学角度看,耦合作用和协调程度决定了系统在达到临界区域时的走向是有序还是无序,体现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12].本文把旅游产业、区域经济2个系统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程度定义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13].
1.2耦合度模型及计算方法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如果存在多个系统,则测量系统之间耦合度的模型[14]可表示为
式中,Cn表示n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u1,u2,u3,…,un分别表示各子系统有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假设只有2个子系统,则耦合度模型[14]为
由此,可推导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2个系统的耦合度模型[15]为
其中,u1=f(x),u2=g(y).f(x)和g(y)分别为旅游产业系统综合评价函数和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函数.各综合评价函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ai和bj表示权重,各指标权重的赋值采用熵值赋权法计算得出.x'i和y'j分别代表旅游产业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的特征指标,即x'i和y'j为变量对系统的功效贡献值,均为无量纲化值,是所得的初始数据按照极差标准化的方法进行处理所得,其处理方法如(6)式[15]所示
y'j原始数据的处理方法同x'i.
1.3耦合协调度模型为更好地分析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交互耦合的协调程度,需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C为耦合度,D为耦合协调度,T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α和β为待定系数.因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一定能够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但区域经济的发展却不仅仅是旅游产业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所产生的效果,故取α=0.4,β=0.6.同时,对耦合协调度进行等级划分[16],如表1所示.
表1 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Table 1The evaluation of criteria coupled coordination
2.1数据来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的确定鉴于数据收集的便捷性,本文采用的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4》《四川统计年鉴2005—2014》《中国旅游年鉴2005—2014》以及《四川旅游年鉴2005—2014》等相关数据.同时,遵循量化客观、重点突出等原则,构建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所有数据均为无量纲化值,是所得的初始数据按照极差标准化的方法进行处理所得,同时,各指标权重的赋值采用熵值赋权法计算得出,如表2所示.
表2 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Table 2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weight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tourism industry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Sichuan province
2.2评价结果及分析以统计的2004—2013年四川省原始数据为依据,并根据前文所述旅游产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函数,以及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四川省旅游产业系统评价指数f(x)、区域经济系统评价指数g(y),以及2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T,最后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度C及耦合协调度D,并划分耦合协调度等级(见表3).同时根据结果,绘制出各评价指数、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变过程(如图1和图2所示).
2.2.1 综合评价指数时序分析从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T)来看: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总体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在2004—2013年期间,该系统综合发展评价指数由0.015 5快速增长到0.927 6.对旅游产业系统、区域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46 1.这也充分说明四川省旅游产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是互动耦合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从单个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时序演变状况来看,区域经济系统综合指数呈现出总体上升的态势,从2004年上升到2013年的0.966 5;而旅游产业系统综合指数则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分别在2008年和2013年出现下降.期间,最低值为2008年的0.264 6,最高值为2012年的0.895 9.2008年旅游产业综合指数最低,主要是因为四川地震灾害造成部分重要旅游景区受到严重破坏以及旅游安全问题,国内外游客人数骤减等原因造成旅游产业受到严重影响.而2013年,入境游客数量和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从业人员数减少等原因,使该年旅游产业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比2012年旅游产业综合指数下降了0.026 6.
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旅游产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大致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2004—2007年,f(x)>g(y),表明这一时期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还不能满足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 2008—2011年,g(y)>f(x),由于地震灾害的影响,旅游产业则相对处于滞后状态;2012年,旅游产业再次超越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即f(x)>g(y),表明通过灾后重建的不断努力,四川省的旅游产业逐渐恢复并得到迅速提升;2013年,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又超越了旅游产业,即g(y)>f(x),表明这一时期,旅游产业的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旅游产业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撑,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2.2.2 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时序分析从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时序分析来看,2004—2013年,四川省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呈现出先增长后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其耦合度指数从2005
年开始,一直处在0.434 1~0.5之间.耦合协调度则呈现出持续增长的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0.680 6,处于初级协调的耦合类型.2004—2013年间,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可以概括为4个发展阶段:2004年为极度失调阶段,表明四川省旅游产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呈现出无序发展趋势;2005—2006年为耦合发展的失调低水平阶段,表明这一时期,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产业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受到相对落后的区域经济的制约; 2007—2009年为耦合失调向协调发展的过渡阶段,表明这一时期,四川省区域经济增长开始加速,同时受到地震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10—2013年为耦合协调发展磨合适应阶段,表明这一时期,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良性正向促进的积累效应开始不断显现,二者开始进入到良性发展时期.
表3 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及等级评价Table 3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coupling degree,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and grade evalu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in Sichuan province
本文构建了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动态地分析了2004—2013年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得出以下结论.
1)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其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同.当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都处于较低时,其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处于各自发展的失调低水平阶段.当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也逐渐过渡,从失调走向协调,并最终达到有序和谐共生的高水平阶段,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
2)区域经济系统综合指数呈现出总体上升的态势,从2004年上升到2013年的0.966 5.而旅游产业系统综合指数则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分别在2008年和2013年出现下降.期间,最低值为2008年的0.264 6,最高值为2012年的0.895 9.从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时序分析来看,2004—2013年,四川省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呈现出先增长后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其耦合度指数从2005年开始,一直处在0.434 1~0.5之间.耦合协调度则呈现出持续增长的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0.680 6,处于初级协调的耦合类型.
3)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都较高,但二者之间却仅仅处于初级协调阶段.这说明并不是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各自综合评价指数高,其耦合度就高,最重要的是需要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和谐共生.同时也表明,四川省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和拉动作用并没有发挥到最佳水平,而四川省的区域经济发展也没有充分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四川省应坚持市场运作为主,政府引导为辅,开发保护并举的机制,提升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同时,加强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推动旅游信息化建设,促进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进一步协调发展.
[1]生延超,钟志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9(8):23-29.
[2]赖声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
[3]刘定惠,杨永春.安徽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J].特区经济,2011(6):188-190.
[4]姜嫣,马耀峰,高楠,等.区域旅游产业与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以东部十省(市)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2(11):47-50.
[5]杨松茂,任燕.陕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28(3):76-81.
[6]丁红梅.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以黄山市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7):81-87.
[7]周瑞雪,陈玉英,王露瑶,等.河南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水平测度研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6):30-35.
[8]韦福巍,周鸿,黄荣娟.区域城市旅游产业、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广西14个地级市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5(3):24-28.
[9]刘金栋,郑向敏,谢朝武.省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J].旅游论坛,2013(1):42-47.
[10]刘燕雨.不同区域尺度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
[11]高楠,马耀峰.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的时空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5):90-96.
[12]范继刚,王兆峰,杨卫书.四川省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耦合协调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110-113.
[13]刘定惠,杨永春.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7):892-896.
[14]丁玲华,张倩男.现代信息服务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广东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2:013.
[15]张娟.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及预测[J].旅游论坛,2014,7(5):39-44.
[16]廖崇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J].热带地理,1999:171-177.
[17]KHAN H,PHANG S,TOH R S.The multiplier effect:Singapore’s hospitality industry[J].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1995,36(1):64.
[18]LEE C,KWON K.Importance of seeondary impact of tourism reeeipts on the South Korea eeonomy[J].J Travel Researeh,1995,34:50-54.
[19]PIZAIN M.Soeilla impaets of tourism of central Florida[J].Ann Tourism Researeh,1978(2):191-204.
[20]WAGNER J.Eslimating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tourism[J].Ann Tourism Research,1997,24(3):108-592.
[21]康概,申玉铭,柳坤.长三角经济区城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及时空演变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8(3):452-459.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Sichuan Province
ZHOU Lei1,WANG Chong2,JIA Zhiyong1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Sichuan; 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101,Sichuan)
This paper construct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regional economy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evaluation model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Meanwhile,it dynamically analyzed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regional economy system from 2004 to 2013 in Sichuan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system.O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and in different periods,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levels were different.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04 to 2013,the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composite index increased on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system comprehensive index had a rising trend of fluctuations,while fell in 2008 and 2008,respectively.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illustrated a rising trend of sustaining growth and reached to 0.680 6 in 2013 at an early coordination of the coupling type.
tourism industry;regional economic;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F590.3
A
1001-8395(2016)03-0444-06
10.3969/j.issn.1001-8395.2016.03.025
(编辑李德华)
2015-09-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MZ049)
周蕾(1984—),女,博士生,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管理的研究,E-mail:zhoulei_20160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