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取暖器

2016-06-05 14:59:17江西日月
金秋 2016年1期
关键词:取暖器泥坯烤火

文江西·日月

乡村取暖器

文江西·日月

今年是个暖冬,都“四九”了,温度还在摄氏零度以上。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可如今连冰的影子都没有。往年这个时候该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家家户户各种取暖的电器都使用起来,抵御严寒的侵袭。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家乡冬天的取暖来。

家乡地处鄱阳湖畔的丘陵地带,山多柴多。每到冬天,最常见的取暖方式就是在火塘里烧明火。外面大雪飘飘,一家老小就围坐在火塘边。男人一边烤火,一边闲聊;女人一边烤火,一边忙女红,温暖开心。当然,白天大人是没有空闲烤火的,要在田地里劳作,只能晚上才烧起火塘。白天老人和小孩就要用其它方式取暖了。

记得小时候,家乡普遍使用的取暖器具是熏笼,这是未上釉的陶制品,黄泥巴烧制而成,金黄色。家乡鄱阳湖边有个缸甏窑,除了烧制缸和甏等生活用品外,兼烧熏笼和火钵之类的取暖器,生意非常兴隆。

熏笼和火钵的烧制方法类似于烧砖瓦,用料都是本地粘性强的黄土。师傅将黄土加水踩熟,用模型做泥坯。泥坯风干后放到土窑里烧,达到一定火候和时间就可出窑。这种产品简单、粗糙,技术含量不高,容易碰碎,使用寿命不长。如果再在泥坯的里外上釉,烧制时间延长,温度升高,并且淬水,就是名副其实的陶器。其制作工艺精巧,外表有花纹,质地坚硬,使用寿命长,但成本要比土陶高,价钱也相对较贵。更有大户有钱人家会从外地买来铜熏笼,上有网状铜盖,其制作精致,方便实用,不是一般陶器熏笼可比,价钱更非穷人所能承受。因此,家乡人冬天取暖大都使用价廉物美的土陶熏笼。

不管何种熏笼,形态都大致相同。主体部分似一只中等砂钵,上有两寸宽的弧形提手,可提在手上,坐着放在大腿上烘。一般熏笼没有盖,只有铜熏笼才有。有盖的优点是安全,提在手上走动时不会被风吹起里面的火星。那时候我读小学,由于气温低,上课脚冷,有些体质弱的女同学会带着熏笼上学,没有盖,就用一片瓦代替。

火钵则类似于大砂钵,比熏笼大,一般上了釉,但没有弧形提手,较坚实。熏笼和火钵的功能不一样,熏笼一般提在手上,以烘手和温暖上身为主;如果没有火钵,也可用来暖脚。火钵主要是踩在上面烘脚,有时也作为其它取暖器装火种的器具。

说起其它取暖器不能不提火桶。火桶分为两种:一种是坐桶,一种是站桶(也叫围桶)。先说坐桶,顾名思义,就是坐着烘火的器具。木制品,形似太师椅,上面有半圆形靠背,只是不留空隙,不似椅子靠背的格子状,便于保暖。下面是桶状,无底。圆桶周围密封无缝,火钵就放在里面的地上。中间的坐板留有十几个圆形(或方形、三角形)的小孔,人坐在上面,下面火钵里的热气会顺着小孔往上熏,达到身体的主要部位暖和的目的。家有老人,坐桶必不可少。老人坐在上面,手上有熏笼,脚下有火钵,屁股底下还有火种,全身都暖烘烘的。老人气血衰竭,特别怕冷,有了这全副武装,严寒的冬天也就不那么可怕了。我想这也是家乡最质朴孝道的体现吧。

再说站桶。站桶是供人站着取暖的,但这里的“人”不是大人,而是小孩。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严寒的冬天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考验。那时候,农活忙,家无闲人,小孩没人照看,有的人家就将小孩放在站桶内,让他(她)边烤火边玩耍,一举两得。站桶也是木制品,圆锥形,桶状,上大下小,无底。从上往下约两尺处,中间有一块脚踏板,板如坐桶的坐板,有十几个小孔。下面地上置一火钵,火钵的暖气往上蒸腾,站在上面的小孩全身都会暖和。小孩腋下部分在桶内,肩膀和小手以上部分在桶外,很适合小孩取暖。如果给个郎鼓或其它玩具玩,小孩会不哭不闹。当然,火钵里的火种不能太旺,温度高了会灼伤小孩,那可不得了,因此,使用站桶当慎之又慎,安全第一。至于熏笼和火钵里火种的来源,也是就地取材,用的是煮饭后灶膛里的柴火种。具体做法是:先将灶膛里的火种用土锹铲进熏笼或火钵,占其体积的五分之三,再在火种上面覆盖五分之二的谷糠或窑米(当时烧砖瓦窑用柴火,闭窑后的火种成为炭状,俗称窑米),然后在上面盖上薄薄的一层碎火种与草木灰的混合物。家乡称这种方式为“沤熏笼”。火种在底下不会熄灭,慢慢会沤燃谷壳或窑米,可达到较长时间的保暖,一般每天只需沤一次。烘火人每隔一定时间用火钳插进火钵周边,稍微操动,火种又会更旺些。

就是这其貌不扬但节约而且环保的取暖器,伴随着家乡的人们度过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天。如今,取暖器已经普及,但在家乡,还有少数老人在使用熏笼和火钵。他们似乎是在提醒人们别忘了这些“功勋卓著”的“古董”,也让冬天的家乡充满着浓浓的暖意。

猜你喜欢
取暖器泥坯烤火
谁是“统计小能手”
烤火
散文诗世界(2022年1期)2022-01-13 13:08:43
一条忍着不死的鱼
为什么不能在封闭的房间里烧炭取暖?
烤火
烤火
梅青原陶艺雕塑作品
艺术评论(2018年11期)2019-01-15 08:28:02
一条忍着不死的鱼
煤矿工人
中国摄影家(2012年8期)2012-04-29 00:44:03
脚踏取暖器
科学启蒙(2009年11期)2009-12-30 03: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