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艺术的人民性
——董继宁访谈

2016-06-05 14:18访谈人刘晓畅张娜周泽阳赵诗琪卢芳园汪丽帆董继宁访谈时间2015年7月22日
美术文献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别山湖北省艺术家

访谈人:刘晓畅、张娜、周泽阳、赵诗琪、卢芳园、汪丽帆、董继宁 访谈时间:2015年7月22日

INTERVIEWER AND INTERVIEWEE: LIU XIAOCHANG, ZHANG NA, ZHOU ZEYANG, ZHAO SHIQI, LU FANGYUAN, WANG LIFAN, DONG JINING DATE: JULY 22TH, 2015

坚持艺术的人民性
——董继宁访谈

STICK TO ART' S POPULARITY - INTERVIEW WITH DONG JINING

访谈人:刘晓畅、张娜、周泽阳、赵诗琪、卢芳园、汪丽帆、董继宁 访谈时间:2015年7月22日

INTERVIEWER AND INTERVIEWEE: LIU XIAOCHANG, ZHANG NA, ZHOU ZEYANG, ZHAO SHIQI, LU FANGYUAN, WANG LIFAN, DONG JINING DATE: JULY 22TH, 2015

湖北省美术院成立,王太刚任院长 1965年

引言

文化史和艺术史告诉我们:人类的一切文化艺术活动,都是以“引领社会进步”“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历史上无论是对一次文化思潮、一支艺术流派、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判断,无不以此为最高标准。

随着国家全面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新常态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发生了新的变革。文艺作品中简单的政治宣传的工具作用少了,但鼓舞人、教育人、塑造人心灵的作用不应该丧失;文化多元的状态出现了,但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不应该丧失;艺术品市场逐渐形成了,但艺术家的艺术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不应该丧失,艺术家作为知识分子一员的知识分子精神不应该丧失。“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仍然应该是有志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艺术家们的终极关怀和文化使命。

湖北是全国的“美术大省”之一,也是“艺术大省”之一,在美术创作与研究上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湖北省美术院作为全省美术创作研究的中心,近些年来,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项目促进艺术创作,以创作带动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注重传统文化的“江夏风情”,宣传红色文化的“走进大别山”,关怀和谐文化的“情系神农架”,表现自然人文的“鄂西行”,实践文化共享的“优秀美术作品进万家”等一系列大型美术创作项目,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大大提高了,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者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还负有引导市场需求,提高消费者素质的社会职责。过去一说到“服务大众”,就似乎是粗制滥造,实际上并非如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作为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者,也要在创作中体现民族精神,有责任提高作为文化精神产品的消费者主体的人民大众的文化素质,艺术需要人民,人民需要艺术,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并服务于他们,这才是我们要“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意义之所在。

一切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对人民的伟大创造和高尚的社会情操怀有一份谦卑和敬畏,他们自称是“自然之子”“大地之子”“人民之子”,关注的是自己作品中的人民性、社会性、历史性,正是凭着这种对人民、对社会、对历史的热爱、尊重、关切和了解,才创作出为人民所喜爱、被历史所集成、有着深刻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自强不息,我们一定能为湖北文艺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谱写出新的篇章。

——节选自董继宁《文化艺术要体现终极关怀》

周韶华院长与副院长冯今松、汤文选等在郧县农村采风和辅导1984年

崔子范来湖北省美术院交流 1986年

问:从2005年开始,美术院陆续开展了“走进大别山”“情系神农架”和“鄂西行”三个国家级大型美术创作活动,这些活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塑造出湖北省美术院的正面形象。这些活动也被誉为您的“三大战役”,当时您组织这些活动的初衷是什么?举办这些活动在社会上有什么影响?

董继宁(以下简称“董”):我到美术院工作后,了解到对主题性创作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组织方式,当时艺术市场比较活跃,这就导致艺术家的创作方向极易受市场左右,当时全国的画院也都在探索这个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明确提出两个“不能”:“不能把画院办成画店!不能把画家培养成画匠!”美术院的创作需要正能量来引导,身为国办画院的艺术家,要深入真正的生活,了解本土文化,要体现自身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否则将严重影响国办画院的长期发展。

经过考察,我院领导班子和艺委会共同商议,我们首先选择大别山进行主题性创作。虽然国内画大别山的人不少,但是能真正反映大别山面貌的作品还很少。在活动启动之前,我和雷志雄同志去了四次大别山,调研湖北、河南、安徽各地大别山的山体的特点,以及大别山历史文化与四季的植物景象,回来后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活动启动后,我院艺术家在大别山中采风、体验生活,回来后进行了鲜明的主题性创作,这批作品集中地反映了大别山的精神风貌。后来,这个项目被列为“第八届全国艺术节”的重点展示项目,展览在我院美术馆举办,展览非常成功。走进大别山的创作让美术院的艺术家学习了传统的革命精神,创作作品很直观地宣传了大别山地区的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大别山,并希望到大别山旅游,这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发展和经济发展。

在有了“走进大别山”项目的成功经验之后,以项目促创作的方式激发了全院的创作热情。2009年,我们选择了更带有湖北地域特点的神农架进行主题性创作,启动了“情系神农架”美术创作项目,“情系神农架”所倡导的“绿色文明”与“走进大别山”所倡导的“红色文明”交相呼应。此项目历时三年,我院创作出一大批表现神农架历史人文、自然风貌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发展和经济发展。2012年,“情系神农架”美术创作项目入选文化部全国画院优秀创作研究扶持计划。

2012年底,我院开始筹划“鄂西行”美术创作项目。我们选择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创作基地,该州居住着28个少数民族,从全国来看是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地方。此次活动除了采风、创作以外,我院还与龙凤镇政府、恩施市文体局签订了“文化扶贫”协议,帮助他们在龙凤镇兴建了文化站并提供所需物资,同时我院的艺术家常驻在那里创作,扶持当地的文化发展。同年,该项目入选文化部的“春雨工程”——全国志愿者边疆行项目。

张仃来湖北省美术院交流 1987年

全国人大常委委员长乔石及夫人郁文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参观汤文选画展 1996年

这三个主题性创作主要突出的是红色的、自然生态的、少数民族的,我们作为湖北的艺术传播者,要竭尽所能地挖掘和发扬湖北本地的历史人文特色。同时,通过这三个主题性创作,收获最大的是让我院的艺术家真正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体会到生活中的真、善、美,生活给艺术家带来了无穷的灵感和智慧,艺术家有责任、有义务创造出优秀的作品以传承历史。通过这些活动,我院的学术氛围更加浓厚了,这三个项目完成后,我院的很多作品都入选省美展、全国美展并获奖,有的作品入选单项展并获奖,这些活动的效果是双向的。

如果说前一阶段的创作活动是“三大战役”,那我们正在组织申报的“长江万里情”项目应该是“第四大战役”了!目前,“长江万里情”项目已经顺利通过国家艺术基金第一轮审核,我们正在准备第二轮答辩工作。以项目促创作的方式,也已成为我院的重要发展方式之一。我们的项目正在逐步走出湖北省,我们的艺术视野也将更加宽广。

问:您刚谈到在“鄂西行”美术创作项目中,签订了“文化扶贫”协议,这是怎样的一种形式?具体如何实施的?

董:我们初到恩施时,当地居民曾认为我们是去游山玩水的,我便很认真地和他们详细谈了我们到这里来的目的,而且明确表示我们是来支持这里的文化建设。后来,我院与龙凤镇政府、恩施市文体局签订了“文化扶贫”协议,我们帮助龙凤镇兴建了文化站,购买所需物资,还捐赠了一千册书籍和一千双童鞋等物资,所有捐赠的物资都是用我院艺术家的作品和企业对接转化而成。我们在恩施龙凤镇的“文化扶贫”已经是第三年了,我们还会继续的。

捐赠只是一个方面,我们“文化扶贫”的重点在于培训。第一,在当地中学辅导美术班,让更多的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第二,对当地民间艺人进行一对一创作指导;第三,和恩施民族学院的美术创作骨干进行艺术交流,和他们一同下乡体验生活、收集素材,提升这些骨干的专业水平。只有这样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培训,才能可持续地培养更多艺术人才,才能真正促进当地的艺术发展。

李瑞环参观董继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展览 2006年

湖北省美术院“走进大别山”展览成功展出 2007年

陈立言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2010年

冯今松院长主持“世界华人画家三峡刻石纪游”竣工揭幕 1997年

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李可染与前院长冯今松、陈立言在第一届全国画院工作会议期间参观湖北省美术作品

比如在“鄂西行”创作活动中,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地的旅游产品基本上是从外面买进来的,自己不能很好地进行产品开发,所以我们和当地文化部领导接洽后,邀请了当地二十多个知名民间艺人开座谈会。他们带来了自己的作品,我们一起现场交流,随后由我院的专业老师按作品种类直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2014年我们还邀请他们来美术院,免费给他们举办“土苗风情——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恩施市龙凤镇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帮他们推广产品。实际上,推广优秀民间工艺的活动有助于民间艺人完成工艺品的产品升级,也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文化扶贫”不仅推动了贫困地区美术的发展和提升,同时也扩大了美术院的影响力,彰显出了美术院的社会责任。另外,艺术家们真正深入到了农村,走进了农户的家里,他们平时可能都没有接触过这些人,他们在普通老百姓家里走访,一方面使老百姓增加对美术的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对艺术的认识也会进一步深化。

湖北省美术院建院50周年系列画册

湖北省美术院“鄂西行”大型美术活动采风团艺术家在采风写生 2012年

湖北省美术院全体文化志愿者与恩施龙凤镇领导在合作签字仪式现场合影 2013年

湖北省美术院建院50周年系列展开幕领导嘉宾合影 2015年

董继宁《巴颜喀拉印象之二》 纸本水墨 195cm×195cm 2014年

董继宁《松风动云涛》 纸本水墨 183cm×145cm 2010年

董继宁《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纸本水墨 189cm×186cm 2014年

董继宁《三江源》 纸本水墨 195cm×195cm 2015年

问:美术院还做过哪些公益活动?

董:我院积极组织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例如1998年抗洪救灾时,我院艺术家组织义卖活动筹集善款;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强震海啸时,我院职工奉献爱心,捐款数额在省文化厅直属单位中名列第一;200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我院开展慰问抗战老同志活动;2005年我院组织开展“冬衣暖人心”社会捐助活动,我院职工捐助的生活救助资金在省文化厅直属单位中名列第二,人均捐助额名列第一;2006年我院组织开展了以“关爱两孤,共享和谐”为主题的“慈善一日捐”活动;2008年,我院组织开展汶川地震的救助活动;2012年开始我院每年都组织开展“优秀美术作品进万家”文化惠民活动……

我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助活动,我院组织“献爱心”活动,以捐款、捐物、义卖等方式全力支援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地震发生的第9天,全院离退休和在职职工共捐款10万余元,捐赠书画作品60余件。地震发生的第7天,我还亲自驱车赶赴四川彭州灾区,深入小渔洞、龙门山、谢家店、九峰山、戴家坪、银厂沟等受灾严重的村镇,慰问当地受灾群众和救援官兵,沿途参与搬运救灾物资,为戴家坪村的25户灾民送去了食品、药品、衣物、消毒液、香皂、矿泉水等生活急需物资,并为成都军区空军某部银厂沟驻地救援官兵送去蔬菜、食品、矿泉水等慰问物资。

做公益,其实就是体现一个国办画院的社会责任感,体现艺术家的社会良知。我院以后还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国办画院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董继宁《茫茫昆仑》 纸本水墨 144cm×366cm 2015年

问:2015年是湖北省美术院建院50周年,美术院组织了哪些纪念活动? 目前进展如何?

董:我们从2013年就开始筹备工作了,现在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非常紧张。作为美术院的这一代人,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美术院50年来走过的路,也有必要总结一下50年来我们所做的一些事,更有必要通过建院50周年活动来表达对老一辈艺术家的缅怀和纪念,他们为湖北的美术事业和中国的美术事业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把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以及他们的艺术思想都搜集、整理出来,这既是对老一辈艺术家的尊重,也是对后辈们的教育。我们正在编辑出版一套纪念丛书,共14卷,包括中国画卷、油画卷、版画/漆画卷、雕塑/壁画卷、水彩/水粉/年画卷、书法/篆刻卷、作品典藏卷、公共艺术卷、图片纪实卷、美术论文卷、院史编年卷、散记访谈卷。然后举办三个展览:“激情岁月——院藏作品展”“扎根人民50年——湖北省美术院图片展”和“极目楚天舒——湖北省美术院建院50周年美术作品展”。目前,纪念丛书编辑工作已经完成,马上就要进入印刷阶段,三个展览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

问:您在美术院工作、生活了13年,这一阶段也是美术院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美术院的发展凝结了您的心血,您对美术院的未来发展有什么期望?

董:我希望美术院在现有的坚实基础上,发扬50年来留下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开阔视野,加大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的力度,鼓励艺术创新。此外,美术院作为国办画院,也是一个公益事业单位,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节选)

董继宁应邀为人民大会堂作画 2010年

董继宁在台北中山纪念馆“纪念辛亥首义一百周年海峡两岸荆楚名人书画展”开幕式上致辞 2011年

“江山万里行——董继宁山水画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2015年

猜你喜欢
大别山湖北省艺术家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又见大别山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再见了,大别山
同处大别山,差别为何这么大?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