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玹 泽,王 曙 光,张 宽,杨 启 智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粮食生产、流通的思考建议
刘 玹 泽,王 曙 光,张 宽,杨 启 智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通过对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流通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引入供给侧管理思想,将生产、流通中的突出问题和供给侧管理结合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生产上,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等资源,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质量,确保有效供给;流通上,一方面促成粮食目标价格制度建设,激发粮农的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适度减少粮食市场的行政干预,发挥市场对粮食供需和粮食流通的有效调节作用。最后,结合供给侧管理思想,综合把握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流通的实际困境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供给侧改革;有效供给;粮食生产;粮食流通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了重点部署。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落后僵化的生产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味注重需求管理而忽视供给管理的模式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表现得较为乏力,这便需要调整传统管理结构并加强对供给侧的改革,进一步释放微观市场主体的潜能与活力;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指出了新的方向。进入“新常态”以来,在资源环境硬约束的大前提下,我国面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土地、能源等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资本缺乏活力以及科技创新贡献率低等一系列发展劣势,需要主动调整要素供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重点提高科技创新在发展生产力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粮食又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其本身兼具商品和公共品双重属性。粮食生产、流通的数量与形式将直接影响末端的消费,深切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在推行供给侧改革的形势下,研究我国粮食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方面,粮食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中如何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有效供给,如何保障我国粮食的可持续消费,成为我国经济结构深化改革下的重要思考;另一方面,粮食作为准公共物品,如何协调其生产者和消费者等各方利益,如何引导其生产与流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健康发展,也是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思考。
粮食生产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增加粮食产量则成为发展农业最基本的目标。根据201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2004-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站稳6 000亿kg新台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从绝对数量上分析,我国的粮食产量实现了大幅度增长,然而对于一个人口超级大国而言,为实现国家粮食的有效供给、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显著提高,我国农业发展还需要走较长的路。从粮食生产来看,我国粮食生产必须解决诸多问题,简而言之可分为:“谁来生产”、“生产什么”、“怎么生产”。
1.1 谁来生产
从当前我国农业劳动者年龄结构来看,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以中老年居多,青壮劳动力占比较低。再从当前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来看,初中及以下学历占绝大多数,劳动者多使用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他们接受新技术和使用新型农业机械的意愿较低,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能力较弱[1]。同时,当前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外加新生代农民工的离地外迁,我国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将面临短缺。此外,农业劳动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也会根据市场信息判断是否继续从事农业生产,从事什么样的农业生产,以及如何保证所生产的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
1.2 生产什么
1.2.1 普通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包括谷物、薯类、豆类等多种作物,本文的普通粮食作物以稻谷和小麦为主,供一般口粮需求,不做他用。近年来,国家对稻谷与小麦一直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简单看来,政府的保护价收购以及价格补贴政策会激发从事农业劳动的积极性,但从走访农户调查发现,政府的优惠政策对种植大户的引导作用显著,而以家庭为单位的普通农业劳动者,可以根据市场信息生产经济作物或其他高产作物,或者直接将土地撂荒,转行从事第二、三产业工作[2]。普通粮食作物的有效供给是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基础,而保证粮食的有效供给需要政府做出积极的引导,在优惠补贴政策上的欠考虑不仅造成农业劳动者的分流,而且间接地产生耕地撂荒、生态破坏、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
1.2.2 品质粮食作物 品质粮食的生产标准较普通粮食作物高,在品相、营养、口感、安全等性能方面表现更佳。品质粮由于生产工序更为繁杂,育种、播种、生产管理更为细致,同时在劳动力、科学技术以及品牌管理上投入较多,自然使其成本较普通粮食高出很多。从价格来看,品质粮作为粮食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已经和普通粮形成较大的价格差异,换言之,品质粮实际裸露在政府保护伞之外,受市场影响较大,具有较强的商品属性,居民对其消费需求存在较大弹性。目前,政府追求粮食安全,实则是追求粮食的绝对数量,对质量没有系统性的标准要求,然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品质粮将取代普通粮成为居民消费的普通口粮。
1.2.3 特殊粮食作物 特殊粮食作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育种上的特殊性,如转基因作物。目前消费者对转基因粮食作物的认可度还存在较大争议。我国政府目前仅批准了用作加工原料的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甜菜等转基因作物的进口,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则严格禁止[3]。二是功能上的特殊性,如专供工业加工的原料、饲料、生物燃料等。这些特殊粮食作物无法保障消费者的口粮安全,如不加以控制,生产者很容易受到市场利益驱使,既产出无法供居民消费的口粮,同时还占用种植普通和品质粮食作物的耕地,使市场上真正可供消费的口粮减少,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1.3 怎么生产
1.3.1 规模化生产与集约型生产 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大体可分为家庭承包经营、农业合作组织经营、家庭或企业农场经营、国有农场经营等形式。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产粮区主要依托后两者经营形式开展规模化生产,而中西部山区因受地形、人口、土地等因素影响,以前两者经营形式为主开展农业生产[4]。东部粮食产区地形平坦且坡度较低、单位人口耕地面积较大,适合规模化的机械耕种;但同样受土壤肥力下降、中低产田治理困难、生态恢复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多重困境下的规模化经营方式使得粮食生产成本逐年上升,政府对粮食主产区的补贴压力也逐渐增大。与之不同的是中西部山区产粮区受较多因素制约,大多机械化程度较低,以人畜劳动为主的精耕细作成为该地粮食生产的主要方式。中西部产粮区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者虽较多,但因投入与产出的不对等导致粮食生产效率低下、集约化程度低,政府补贴对提高种粮者积极性的效果不显著。
1.3.2 机械化与科技化生产 我国农业当前机械化程度较日本、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低,其主要受制于我国耕地的地形、地势、农业科学技术以及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从地形、地势等自然条件来看,我国耕地面积可用作大型机械化作业的只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大片商品粮基地,中西部地区只能发展小型机械耕种,但成本高,普及率低。从我国农业科技的研发与使用状况来看,一方面,我国农业技术发展比较滞后,国际领先的农业技术多被国外农业巨头垄断,转化成可供我国农业生产的要素时,需要花费较高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我国耕地所在区经纬度跨度较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存在地域上的局限性,因地制宜的农业技术推广也增加了技术扩散的难度。从要素投入上讲,商品粮产区的科技贡献率显然较高,这不仅取决于其地理优势,更取决于政府财政和科技支持。然而要想实现有效农产品供给,提高我国粮食自给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需加强对粮食生产的全要素投入,特别是需要加强中西部山区的投入,进而形成长期增长型规模报酬,从而保障粮食连续增产。
1.3.3 市场化与标准化生产 粮食作为准公共物品,其本身具有商品与公共物品双重属性。从商品属性来讲,生产者为了追求商品的利润最大化,可以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或者是增加商品数量来获取最大价值。但粮食价格受到政府管控,生产者只能选择提高粮食产量来获取收益,在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下,受利益驱使,粮农必然会增加粮食供给。从公共品属性来讲,对粮食的需求是刚性需求,粮食价格与数量的波动直接影响消费者获取有效的供给,严重时影响社会物价水平,造成经济社会动荡。当前政府实施的稻谷与小麦保护价收购政策,其并未严格从产品质量上加以区分,造成优质产品未获得优价保护,劣质产品滥竽充数。粮食作为特殊商品自然也需加强标准化生产,而当前我国的标准化认定权基本掌控在政府手中,政府以其自身的公信力作担保,但政府作为市场服务者,其本身不该代替行业制定标准,其职责应该重点放在监管上。
政府部门对粮食市场的调控与监管更多表现为如何协调粮食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关系。“谷贱伤农”和“谷贵伤民”一直都是我国政府粮食市场调控的棘手问题,如何调控粮食价格成为保障粮食正常流通和政府协调粮食生产者与消费者利益的关键。以下从市场与政府的视角简单分析我国粮食流通现状。
2.1 国际市场粮食进口
目前我国粮食还无法做到完全自给,有相当部分需要进口补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以来,粮食进口量逐年增加。从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进口粮食中三大主粮(水稻、小麦、玉米)占比较大,而我国的大豆几乎完全依靠进口提供。我国进口粮食的采购一般由政府批准的采购商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粮食采购,采购商的采购类别和采购量受到严格限制。从短期来看,粮食进口可以打破生产调节的滞后性,及时补充市场需求,调节粮食价格;然而从长远看,国际粮食出口国的粮食生产效率提高,较我国更具比较优势,价格自然较我国补贴后的市场价低,粮食投机商走私国际粮食到我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甚至走私我国严格限制的部分转基因类粮食,从而造成安全隐患;此外,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长期依赖国际市场进口,庞大的人口基数势必引发大国效应,造成国际粮价波动,进而产生联动效应,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稳定[5]。
2.2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
我国实行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对维护农民种粮利益和增加粮食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产生了粮食市场价格扭曲甚至国内外粮价倒挂等问题[6]。从政策实践方面看,最低收购价格的调整脱离农资以及农业劳动力等生产成本的上涨,造成生产投入与销售回报的不平衡,粮食种植成本的增长较收购价的增长幅度更大,长此以往将使国家面临财政负担加重、种粮农民逐渐退出粮食种植的困境;此外,国际粮食出口国的粮食生产较我国更具比较优势,粮食投机商走私国际粮食到我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而国家财政会为此买单,其不仅加剧财政负担,而且损害我国农业生产者的利益。
2.3 国内市场粮食流通
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而粮食的主销区却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地,粮食生产与消费都较为分散,而连通生产与消费的流通却是集中进行的。粮食流通就是用粮食供给去满足粮食需求,即粮食从产区到销区的过程。粮食生产具有较长的周期性,一旦粮食市场出现供给缺口将面临粮食价格上升,促使政府抛售库存粮食来平抑价格;如果供给缺口进一步扩大,粮价进一步上升,消费者将产生囤粮行为,这将造成无尽的供给缺口,当粮价超出消费者购买力时,将产生粮荒,进而造成社会动荡[7]。
通过对我国粮食生产与流通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粮食作为准公共物品,无论是生产还是流通,其受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的影响都较为显著。生产与流通作为粮食供给侧的重要形式,在当前市场与政府的调控下凸显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生产上,土地撂荒严重,粮农直接受益面窄,技术培训形式化严重,改变传统经营模式成本较高等问题成为增加我国粮食产量的绊脚石;流通上,由于政府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我国粮食市场出现粮价补贴被中间商截取,非法投机商走私国际低价粮食加剧财政负担,品质粮食监管不完善导致的假冒伪劣使消费者受损等。
3.1 生产上粮食有效供给不足
3.1.1 自然条件对粮食增产的制约 我国疆域面积辽阔,但实际能够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较少,满足适宜的气候、土壤及平坦地形的耕地则更少。此外,我国粮食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及北部粮食主产省,这里的商品粮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五成以上*根据2015年人民网对13主产区占粮食总产量超75%(政策解读)的报道整理得到。,中西部地区因自然条件原因,粮食产量占比较小。此外还应认识到,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东部粮食主产区也面临着农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土地沙化、盐碱化等问题。各种因素制约,使得我国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面临严峻的挑战。
3.1.2 社会经济条件造成产粮成本上升 粮食生产除了要求一定的自然条件外,还需投入劳动力、资本、生产技术等。1)从劳动力上讲,农业劳动者作为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提供者,在社会经济中,他们和其他理性的经济人一样,有选择从事农业生产或者是其他行业劳动的权利。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逐年增加,特别是随着刘易斯拐点的逐渐到来,劳动力成本上升,继续从事粮食生产将面临较高的机会成本。2)从资本投入上讲,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特别是粮食生产,需要较大数量的前期投入,农业经营者缺乏筹资渠道,或筹资成本较高;此外,农业投入回报率低、风险高、周期长,一般投资者对粮食生产投资积极性不高。3)就农业生产技术而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国际农业企业巨头对先进农业科技的长期垄断势必进一步提高我国技术引进的成本,最终转嫁到粮食生产成本中去。
3.1.3 高质量品质粮食短缺 高质量品质粮食作为粮食产品中的特殊部分,其商品属性更为突出,品相、营养、口感、安全上的更佳表现使其自身价值较普通粮食产品更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传统生产方式下的普通粮食产品已无法满足新时代消费者追求更高质量生活的需求。此外,政府一味追求增加粮食产量而忽略提升粮食质量,显然已使粮食市场供需错配,造成普通粮食产品种类繁多,而高品质的粮食产品则存在供给不足,粮食产品结构与需求之间匹配程度不高。
3.2 流通上粮食无效供给较为普遍
3.2.1 高品质粮食价格虚高 我国粮食市场上高品质粮食供给量较少,其价格往往是普通粮食价格的数倍甚至是更高。就我国的普通稻米和国内的优质香米相比较,优质香米的价格往往是普通稻米的4至5倍,而泰国、缅甸等国进口的稻米价格更高。2015年春节期间,日本稻米的价格高达300元/kg,是国内米价的50倍左右*根据粮油市场报2015年中国十大粮食经济新闻的报道整理得到。。虚高的粮食价格使得品质粮食的消费成本过高,消费者无法获得持续消费需求,最终导致无效供给。
3.2.2 政府监管不力导致粮食质量安全存在短板 首先,粮食质量安全一直是关系居民粮食消费和维护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粮食质量安全仍然存在安全隐患。从2013年广东“镉大米”事件来看,粮食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源于生产者和流通者对食品安全的标准认识不足,政府机构对生产者的相关培训指导不到位。此外,还暴露出政府在生产中的监管不力,流通过程中的抽检已无法挽回因生产环节的问题而造成的损失。其次,国内粮食品牌繁多,但大多是基于小企业小作坊式经营,未形成规模化的企业。由于粮食加工门槛较低,粮食粗加工后销售变得简单,使得小作坊加工模式盛行,也使得变质、低劣及存在安全隐患的粮食容易流向消费市场。最后,高品质粮食的品牌化经营受阻,小作坊假冒、贴牌等形式严重扰乱消费市场,同时冗杂的品牌也使得消费者因考虑安全质量等因素而反应迟钝。
3.2.3 粮食储备管理亟待更新 粮食生产具有较长的周期性,引入粮食储备可以有效调节粮食市场的供需关系,最终达到供需平衡。这里储备粮食主要指用于调节市场供需、维持粮价稳定的商品粮食储备。目前我国粮食储备以中央储备为主,而中央储备又主要以中储粮的储备为核心进行粮食储备及经营管理。通过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粮食储量较大,储粮设施投入不足,储粮成本较高。此外,以中储粮经营为主的中央粮食储备也存在着投资决策不够科学、纪检监察力量薄弱、内部监督管理不够严格、基层腐败案件多发和粮食安全生产管理不足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8]。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宏观经济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供给侧为改革突破口,在制度、机制和技术3个层面推进结构性改革[9]。简而言之,就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产品供需错配、生产成本上升、我国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时,国家实行简政放权、激活市场、创新驱动的一系列供给管理调控。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也必须随着政策导向做出适当的转变,重点解决当前粮食产品在生产、流通方面的问题,为新形势下提供持续有效粮食供给,协调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给出适当指引。
4.1 保证基本粮食供给,提高粮食质量
目前我国还无法做到粮食完全自给,提高粮食产量仍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1)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土地监管,特别是在用地审批上,严格控制农业用地转换为非农用地。2)将扶贫工作与保障粮食生产相结合,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巩固和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善基础设施进而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发展机会,使农民能依靠土地致富。3)政府还要加强对农民的智力与财力支持,依靠农业科技和政府惠农资金,鼓励农户掌握最新农业技术,开展和创新多种形式的生产模式。4)培育适合我国自然条件下推广种植的安全、优质、高产品种,进而通过品种创新带动质量升级。5)鼓励粮食产品行业或协会依据国际市场标准,制定适合国内粮食质量的行业标准,将传统一味依靠政府标准转化为逐渐向通过市场调节的行业标准看齐,而政府主要起监管作用。
4.2 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
粮食质量安全涉及生产者、中间商以及政府监管机构。简单说,粮食在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任何经手方或责任人都可能给粮食消费造成安全隐患。生产上,政府要加强对农地土壤及周围水源地的保护与治理,使污染土壤和污染水资源的工厂远离耕地,并加强对污染工厂附近耕地的不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播种作物受到污染,便立即处理,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中。流通上,增加对粮食产品的抽检频率,查处假冒伪劣粮食产品生产商,加大对黑作坊的曝光和打击力度,引导合法作坊进行规模化和品牌化经营,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还可以提供优惠贷款助其转型。监管上,政府机构应创新监管方式,变被动末端抽查为主动源头控制,打造一条贯穿生产—流通、监管可追溯的监管体系;同时,实行监管责任制,将粮食质量安全纳入政府工作主要事项。
4.3 发挥粮食市场的调节作用,减少行政干预造成的供需错配
粮食市场作为特殊商品市场,其自身往往受政府行政管制较多,市场的调节空间有限,作用自然不太显著。粮食作为准公共物品,在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下,应尽量发挥其商品属性,通过供需来调整价格。国际市场方面,我国政府主导的国内粮食价格较国际市场高,政府通过适度限制进口的方式保护国内粮价,但这很容易导致价格倒挂、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国内市场方面,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分布不均,粮食的地域化配置过于行政化,大城市粮库点较少,无法随市场变化调整供给,存在价格风险。故政府在当前正常的市场秩序下,应适当减少对粮食市场的过度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对粮食供需和粮食流通的有效调节作用。
4.4 促成粮食保护价改革,减少中间商获利机会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在实践中遇到众多问题,一方面,最低收购价的上涨不及种植成本上涨,造成生产投入与销售回报上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中间商利用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低于保护价或未调动的保护价收购农户手中粮食,赚取差价。长此以往将使国家面临财政负担加重,种粮农民因成本过高而退出粮食种植的困境。当前急需重新理清农资价格、物价水平、交易成本、信息成本等对粮农实际收益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类影响因素,实行适应当前我国国情的粮食目标价格制度[6]。首先政府制定目标价格,然后通过市场供需对粮食价格自由调整。若市场价高于目标价,粮农受益,政府不再额外补贴;若市场价低于目标价,政府需要将市场价与目标价的差额补贴给粮农。同时,建议以村镇为单位建立政府授权的粮食收购站,派专人到户收购粮食,降低粮农交易成本,既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又可有效防止中间商投机获益。
4.5 升级粮食储备管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
储备管理主要涉及产品、成本和制度。产品即粮食,粮食储藏不太容易,长时间储藏容易导致口感变差甚至出现粮食腐蚀、虫蛀、变质等。存库粮食应建立更新机制,通过进口或丰产期收购加快库存更新,将陈粮用于制作饲料、工业加工等。成本方面,一方面增加大中城市的储粮设施建设,既保证大中城市稳定的粮食供应,又降低因急需粮食周转而产生的高额运输成本;另一方面采用智能互联网库存管理模式,变革传统冗杂的管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制度层面,建立严格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加强对中储粮经营管理的监管与核查,引导中储粮进行市场化改革,以市场为风向标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同时增加对中储粮的内部审核与纪检监察,打击基层腐败,加强粮食安全生产管理。
[1] 马林静.农村劳动力资源变迁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5.
[2] 张学敏.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3] 陈秧分,钟钰,刘玉,等.中国粮食安全治理现状与政策启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6):690-695.
[4] 袁海平,顾益康,胡豹.确保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6):9-14.
[5] 孙宝民.基于国内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进出口战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6] 冯海发.对建立我国粮食目标价格制度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4(8):4-6.
[7] 毛运意,王曙光.城市化进程中粮食市场的政府管制[J].农村经济,2013(11):18-20.
[8] 蒋和平,朱福守.我国粮食储备管理现状和政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5(6):8-14.
[9] 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12-17.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6年第32卷总目次
第1期
基于MPI的最小费用流网络单纯形并行算法设计与实验
吴立新,刘纪平,江锦成(1)
面向大规模动态地形可视化的LOD组织与调度技术
高勇,刘家骏,郭潇,等(6)
一种自然灾害事件领域本体建模方法
马雷雷,李宏伟,连世伟,等(12)
基于Laplace方程的球面正交曲线格网生成方法
卢付强,宋志尧,雷梦玲,等(18)
基于模型需求模板匹配的多源地理数据推送方法研究
朱晓林,邹宇,易琳,等(24)
基于ε-Voronoi图的矢量数据自适应简化方法
张振鑫,邓浩,寇一丹,等(29)
基于防重复嵌入双水印的DEM完整性认证算法
许惠,任娜,朱长青(34)
基于光源空间透视的平行分割阴影图算法
郭钊,范湘涛,谭剑(39)
基于光谱相关角和光谱信息散度的高光谱蚀变信息提取
吴浩,徐元进,高冉(44)
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城镇道路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林鹏,阮仁宗,王玉强,等(49)
基于FSFDP-BoV模型的遥感影像检索
沈忱,祁昆仑,刘文轩,等(55)
基于单极化TerraSAR-X影像提取建筑区研究
蒋丹丹,卢刚,陈成(60)
结合二维EEMD和小波分解的遥感图像纹理方向检测
刘晓杰,范虹,党小虎(66)
秦巴山区MODIS LST时序数据重建及特征分析
韩晓勇,韩玲,戚鹏程(71)
江苏岸外条子泥潮滩地形遥感遥测模拟
马洪羽,丁贤荣(78)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市典型乔木树种分类研究
李丹,柯樱海,宫辉力,等(84)
多源遥感影像的侵蚀沟信息提取分析
蒲罗曼,张树文,王让虎,等(90)
面向iOS的移动端全景地图构建方法
赵鹏程,胡庆武,刘仙雄,等(95)
面向车辆监控的LBS地图可视化技术研究
吴晓明,邢廷炎,钱建平,等(100)
京津冀土地承载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协同提升机制研究
李强,刘剑锋,李小波,等(105)
矿区土地开发利用改进不确定语言多属性决策
姜云(112)
基于矢量和栅格数据的土地利用稳定性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
吴晨,张建新,吴国平,等(117)
风暴洪水灾害应急疏散方法研究——以浙江省玉环县为例
沈航,李梦雅,王军(122)
第2期
基于大规模浮动车轨迹点数据的道路网变化检测与更新方法研究
赵东保,刘雪梅,张弘弢(1)
CASC2D-SED模型的DEM尺度效应
张传才,秦奋,肖培青(6)
面状实体增量信息提取过程中变化类型自动检测方法
张旗升,王艳慧(11)
不同胁迫条件下茄子叶片理化参数与光谱特征差异研究
马保东,徐奥,方丹梅,等(17)
DEM的不确定性对温度插值精度的影响
赵冠华,刘正佳,胡云锋,等(21)
基于物元分析的遥感影像查询多属性决策模型
杨晓霞,周艳,杨容浩(27)
基于地面高光谱数据的典型作物类型识别方法——以青海省湟水流域为例
史飞飞,高小红,杨灵玉,等(32)
奇异值分解在ETM+遥感蚀变信息提取中的应用——以青海省五龙沟金矿勘查区为例
吴浩,徐元进,范高晶,等(40)
地貌形态类型面向对象分类法的改进
田丹,刘爱利,丁浒,等(46)
一种地裂缝地质体三维模型建模方法
刘一冬,朱琳,于军,等(51)
遥感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潮滩地形模拟方法
范仲丽,丁贤荣,葛小平,等(55)
一种NSST与稀疏表示相结合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
金益如,杨学志,董张玉,等(60)
基于MODIS时间序列的松嫩平原盐渍地提取
花锦溪,臧淑英,那晓东(67)
基于Freeman分解的喀斯特高原山区烟田土壤水分反演研究
王平,周忠发,廖娟(72)
基于时空耦合视角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分析
张伟丽,覃成林(77)
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参数的计算——以江苏省为例
鲁凤,陶菲,钞振华,等(83)
城市脆弱性的综合测度研究
张晓瑞,李涛,方创琳,等(89)
长沙市城市扩张对边缘区景观格局的影响
陈永林,谢炳庚,李晓青(94)
基于过程降雨的暴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松花江流域为例
范擎宇,何福红,马国斌,等(100)
基于轴—辐式理论的长三角区域物流网络的构建研究
曹炳汝,尹娣(105)
人类发展史视域下旅游活动的主要矛盾及发展阶段探析
鲁小波,陈晓颖,马斌斌(111)
对商务旅游概念的质疑与澄清
曹诗图,许黎(116)
基于空间错位的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演变分析
李凌雁,翁钢民(121)
第3期
基于众源轨迹数据的道路中心线提取
杨伟,艾廷华(1)
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室内路径规划研究
林雕,宋国民,游雄,等(8)
非指定时间约束的社会安全事件关联规则挖掘
郭文月,刘海砚,余岸竹,等(14)
面向行人空间认知的路径描述自动生成算法与模拟实验
周沙,甄文杰,王润,等(19)
基于RS-SVM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因子选择方法研究
于宪煜,胡友健,牛瑞卿(23)
光谱角余弦与相关系数测度组合的光谱匹配分类方法与实验
魏祥坡,余旭初,付琼莹,等(29)
基于新的组合粗糙度参数的土壤水分微波遥感反演
孔金玲,甄珮珮,李菁菁,等(34)
基于改进的逐点交叉验证的RBF形态参数优化方法及其空间插值实验
李佳,段平,吕海洋,等(39)
滑坡危险性区划中基于一类分类模型的样本筛选
熊浪涛,田原,刘鹏(43)
基于马氏距离的多高斯Voronoi图生成方法
康顺,相诗尧(49)
中国省域对外开放度时空格局演化与驱动机制
陈威,潘润秋,王心怡(53)
河北省碳源碳汇测算及碳减排压力分析
胡欢,章锦河,熊杰,等(61)
江苏省乡镇级小城镇扩张研究——基于1990-2014年的TM/ETM+/OLI数据
渠立权,杨超,张韶华,等(68)
基于动态邻域思想的ACO-CA城市动态模拟——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
刘明皓,安广文,李超(7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西省城市人口增长与土地扩张协调性研究
冯兴华,钟业喜,吴巍,等(81)
我国旅游区划研究进展
张广海,朱旭娜(89)
旅游地理本体模型设计与张家界实例研究
洪烨,康明娟,李仁杰,等(95)
基于“zmhz0752”旅游微信公众平台的惠州旅游形象研究
张补宏,惠章银(100)
基于黑箱方法的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研究——以青海互助土族为例
莫斐,何梅青(106)
APEC区域减排对北京PM2.5浓度时空变化的影响分析
李佳乐,吴立新,任传斌,等(110)
石羊河流域上游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响应
唐志光,马金辉,李朝奎,等(116)
基于PSR模型和系统动力学的城市环境绩效动态评估研究
彭乾,邵超峰,鞠美庭(121)
第4期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TSP问题多策略优化求解方法
孙文彬,王江(1)
地名知识辅助的中文地名消歧方法
马雷雷,李宏伟,连世伟,等(5)
城市地质调查中知识驱动的多尺度三维地质体模型构建方法
陈麒玉,刘刚,吴冲龙,等(11)
一种基于栅格的加权Voronoi图构建普适方法
刘宝举,刘慧敏,邓敏,等(17)
单流向法地形湿度指数尺度效应的不同地形区差异分析
王海力,韩光中,谢贤建(23)
坡度和粗糙度对ICESat-GLAS回波特征及其光斑脚点高程误差的影响研究
吴红波,郭忠明,陈安安,等(30)
多波束测点位置归算横纵摇耦合效应分析
张志伟,暴景阳,肖付民,等(38)
基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反演
王娣,佃袁勇,乐源,等(42)
自然灾害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与管理技术综述
吕雪锋,陈思宇(49)
基于IOSM的苏州市自然灾害损失风险分析
连达军,董开权,苏群(57)
滑坡危险度制图中一种新型的负样本采样方法
缪亚敏,朱阿兴,杨琳,等(61)
黄土高原切沟地貌学研究述评
那嘉明,杨昕,李敏,等(68)
若尔盖高原湿地研究进展
申格,徐斌,金云翔,等(76)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多模型秦岭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以商洛市商州区为例
张海龙,郭彦龙,高蓓(83)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泰州市耕地保有量预测研究
刘向南,林晨,张展,等(90)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
宁方馨,王艳慧(95)
中国城市建成区扩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
蔡俊,项锦雯,董斌(100)
中国省域生活废水排放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齐漫,陈昆仑,丁镭,等(106)
环京津区域城市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
孙雷刚,刘剑锋,徐全洪,等(113)
国内外网络旅游信息研究热点与未来展望
张补宏,黄仙花(119)
新一届《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编委会会议纪要
本刊编辑部(126)
第5期
大尺度和精细化城市扩展CA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王海军,夏畅,刘小平,等(1)
权衡城市扩张、耕地保护与生态保育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以武汉市为例
柯新利,郑伟伟,杨柏寒(9)
MAUP效应在城市扩张元胞自动机模拟中的敏感性分析
李丹,刘小平,罗勇,等(14)
基于InVEST模型和元胞自动机的城市扩张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评估——以广东省为例
吴佩君,刘小平,黎夏,等(22)
基于随机森林CA的东莞市多类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张大川,刘小平,姚尧,等(29)
基于空间自回归CA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
冯永玖,杨倩倩,崔丽,等(37)
存量、增量之辩下的城镇用地开发与模拟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周垠,龙瀛(45)
基于智能体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优化配置
彭金金,孔雪松,刘耀林,等(52)
基于SLEUTH模型的昆山市城市扩展模拟研究
徐杰,罗震东,尹海伟,等(59)
基于同步函数的栅格地理数据变换域盲水印算法
符浩军,汶建龙,葛平,等(65)
一种基于信息熵的时空点模式分析方法
杨文涛,邓敏,王玉朝,等(71)
基于ArcGIS 与Speech SDK的中文语音交互式GIS实现方法
吴建华,余梦娟,刘强,等(76)
基于OSMDroid地图引擎的传感器数据实时可视化方法研究
焦东来,陈雪飞,蒋贺,等(81)
西方城市公共交通空间研究进展:一个地理学的视角
段德忠,刘承良,桂钦昌,等(87)
基于河谷横剖面形态特征的滑坡体堵江易发性评价研究
王珊珊,童立强(97)中国华北地区昼夜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贾艳青,张勃,张耀宗,等(103)
可达性及游憩压力视角下乡村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优化
王建英,黄远水,叶新才(110)
基于点—轴理论的中—伊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喻发美,陈俊华,孔莉,等(115)
雾霾对区域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
唐承财,刘霄泉,宋昌耀(121)
第6期
基于地标与Voronoi图的层次化空间认知与空间知识组织
龚咏喜,赵亮,段仲渊,等(1)
小比例尺多尺度居民地面/面目标几何不一致性探测方法
温伯威, 马京振, 马超(7)
一种基于子矩阵灰阶回代的亚像元分解与增强方法
王艳霞,龙晓敏,丁琨,等(12)
应用多智能体模型验证中心地理论的空间布局结构
刘润姣,石 磊,蒋涤非(18)
SfM精细表面测量:分辨率和精度的评估及误差分析
赵文强,林舟(25)
基于PDR和地理网格的室内外一体化定位方法
原 璟,程承旗,童晓冲,等(32)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城乡结合部空间识别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张志刚,张安明,郭欢欢(37)
时空异常探测方法研究综述
邓敏,石岩,龚健雅,等(43)
基于数据场的出租车轨迹热点区域探测方法
周勍,秦昆,陈一祥,等(51)
教育及其代际流动的空间分布研究
王彩勤,秦昆,卢宾宾,等(57)
基于速度的空间轨迹停留点提取算法
侯颖超,王盼成,刘兴权,等(63)
面向城市交通应用的移动对象聚类算法比较研究
刘文凯,唐建波,蔡建南,等(69)
侧面地貌景观量化指标构建探索
胡最(75)
内蒙古羊草草原物候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范德芹,赵学胜,郑周涛(81)
滨海开发带景观格局指数的尺度效应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江苏省大丰市为例
崔闪闪,刘庆,王静(87)
水塘系统的水源涵养贡献力评估——以风岭流域为例
皋鹏飞,李玉凤,刘红玉,等(94)
县域城镇化度量与经济发展——以河北省为例
朱苏加,吴建民,孙博,等(101)
旅游知识地图的构建与应用
王双,陈毓芬,王成舜,等(107)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粮食生产、流通的思考建议
刘玹泽,王曙光,张宽,等(112)
国家地缘体类属及其对地缘战略抉择的影响
熊琛然,武友德,李正,等(117)
第15页插图
图5 亚像元分解与增强结果同原始Google Earth影像对比
图6 基于美国SRTM1数据的亚像元分解与增强结果
第59页插图
图2 子女平均受教育时间
第67页插图
图4 改进的基于速度的时间聚类算法
图5 速度聚类算法
第54页插图
图4 聚集区域探测结果对比
图5 基于数据场的轨迹点集聚区域提取方法
第55页插图
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of Grain in China at the Angle of Supply-Side Reform
LIU Xuan-ze,WANG Shu-guang,ZHANG Kuan,YANG Qi-zhi
(SchoolofEconomics,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engdu611130,China)
Through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levant problems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in China,as well a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dea of supply-side management,this paper considers both the prominent problems in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as well as the idea of supply-side management,so as to figure out that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s is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and the adjustment of productive relations.With regard to the production,the current resources,like land,labor,capital and technology,shall be made full use of,and the grain output and quality shall be enhanced so as to ensure the efficient supply.As for the circulation,on one side,the establishment of target price system of grain shall be promoted,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farmers′activity in grain planting;on the other side,the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in grain market shall be reduced,for the purpose of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market in effectively adjusting the food supply,demand and circulation.Finally,with considering the idea of supply-side management,this paper proposes the relate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dilemma in grain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in China.
supply-side reform;efficient supply;grain production;grain circulation
图6 武汉市8:00热点区域专题图
图7 武汉市18:00热点区域专题图
2016-05-04;
2016-08-08
四川省区域和国别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农业大学德国研究中心2014年度资助项目“四川省吸收德国直接投资的软环境研究”(ZDF1406)
刘玹泽(1991-),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E-mail:898099055@qq.com
10.3969/j.issn.1672-0504.2016.06.019
F307.11
A
1672-0504(2016)06-0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