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张晴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 杨伟红**
脑电图分级标准判断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比较
保定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张晴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 杨伟红**
目的:比较不同脑电图分级标准早期判断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明确的40例中重度脑功能损害(GCS评分<12分)患者进行L-EEG监测,监测结果参照Synek和Hall标准进行分级。结果:Synek和Young 两种分级标准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生存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0.9%和81.8%,综合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9.2%和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ynek分级标准能够更加准确早期预测重症脑功能损害患者预后。
脑电图;参考标准;脑损害;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中国三大主要致死性疾患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物质损失。重症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是降低致死率的关键。因此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评估成为神经内科面临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选择两种应用较普遍的EEG(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分级标准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进行评估,旨在探讨更适宜此类患者的EEG分级标准。
(一)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发病1周内的重症脑血管病(GCS<12)患者40例,均符合1996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和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1],经头颅CT和(或)头颅MRI检查证实为大脑半球的脑梗死或脑出血,排除脑干、小脑病变以及应用抗癫癎或镇静药物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2~86岁,平均(65±11)岁;大面积脑梗死 (梗死灶直径>5cm) 23例,脑出血 (12~ml)16例,脑梗死伴脑出血1例。
(二)研究方法
使用秦皇岛康泰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康泰CMS-2000型8导动态脑电图描记仪记录EEG,时间常数0.3 s,高频滤波30 Hz,按国际10-20系统安放盘状电极,电极膏粘连,火胶棉固定,记录时间不少于24 h,首次记录均在患者发病1周内完成,病情变化时增加记录次数,40例患者共记录48例次。
(三)EEG分级标准
选择2种临床可操作性强应用普遍的分级标准对患者EEG进行分级判断,比较不同分级标准评估预后的准确性。两种分级标准为Synek标准[2]和Young标准[3],见表1,表2。
表1 Synek Grade
级别 EEG表现a 有反应性b 无反应性3 支配性的δ活动a 高幅、节律性δ活动(150μV)b 纺锤波昏迷c 中幅、δ/θ混合波(100-150μV ),伴孤立的尖波d 低幅、弥漫的不规则δ活动(50 μV),无反应性4 爆发-抑制,无反应性a 癫癎样活动(阵发性或普遍性多棘波或尖波)b α昏迷c θ昏迷d 低输出EEG (<20 u V的δ波)5 等电位
表2 Young Grade
(四)统计学方法
(一)EEG不同分级标准的单因素分析
采用Synek分级标准时1、2级共20例,18例生存,预后较好;4、5级中7例均死亡,预后差。采用Young分级标准时1、2级共24例,其中19 例生存,提示预后较好;4级共8例,其中3例生存, 5例死亡,仍需动态观察;5、6级的5例全部死亡,预后差。结果提示采用不同分级标准均体现出EEG分级愈高预后愈差,生存率越低。将Synek及Young标准与生死做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G分级与预后的相关分析显示,Synek 和Young 2种分级标准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均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分别为0.726和0.653,其中Synek分级标准与预后的相关性更高。
(二)EEG不同分级标准的多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2种脑电图分级标准进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症脑血管病患者2种脑电图分级标准中Synek分级标准的生存、综合预测准确率均高于 Young分级标准,见表3。
表3 两种脑电图分级标准的Logistic回归分析
EEG反映的是脑神经细胞的自发生物电活动,包括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此外间脑的网状激活系统对EEG节律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无论大脑皮层还是间脑的电活动均以代谢为基础,一旦这些代谢因素发生变化,必然引起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活动的改变,并通过EEG反映出来。EEG与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有极好的相关性,CBF降低到25~30ml/(100g·min)时即可产生EEG异常,其波幅和频率进行性变化和脑缺血的严重程度相关; CBF<17ml/(l00g·min)以下时突触传递可保存,CBF降低到 10~12ml/(l00g.min)时,能量衰竭、细胞膜完整性消失—细胞死亡[4]。EEG与脑血流这种极好的相关性,为EEG监测大脑皮层细胞缺血缺氧变化提供了科学基础,当临床检查还没有发现脑功能有损害时,EEG便可以检测到神经元功能的损害。同时国际标准10~20系统的电极位置与大脑皮层的局部解剖有直接对应关系,可以提供有意义的定位诊断依据。应用EEG对脑功能损害患者预后的评估始于20世纪中叶,其临床价值已得到众多学者公认,但迄今为止针对不同病因所致脑功能损害的最适评估标准的相关研究资料匮乏,从而影响了临床资料的可比性和结果的判断。
为了便于脑电图的比较性研究,Hockaday于1965 年首次提出脑电图分级标准,此后一些学者相继提出了新的或改良的分级标准,为临床病情评估与预测预后提供了方便。本研究结果显示:1. EEG级别越高预后越差,EEG分级与预后明显相关;2. 单因素分析显示重症脑血管病患者Synek分级标准与预后相关系数更高;3. 多因素分析显示2种分级标准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综合预测准确率仍以Synek分级标准较高。可见Synek分级标准更适用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脑功能损害的预后评估。
Synek于1988年首次将EEG反应性引入分级标准,并得到Gutling等[5]研究的证实,即EEG反应性与预后关系显著。反应性的存在依赖于脑干网状结构和丘脑皮质通路的完整,因此,反应性是皮质和皮质下脑干功能完整的体现。此外,Synek分级标准还加入了特殊的昏迷模式(如α/θ昏迷、纺锤波昏迷),从而使分级内容更加丰富。我们采用Synek分级标准时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综合预测准确率达89.2%,进一步证实Synek分级标准融入反应性和增加特殊昏迷模式的优势。但是个别病例δ波与θ波混合存在,单纯δ或θ优势不明显,采用Synek分级标准时较难定级。其中3例属于RAWOD模式[6],不能用此标准分级,使得此标准对重症脑血管病的分级判断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重症脑血管病的EEG分级标准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如将慢波区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加入RAWOD模式等。
Young分级标准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测准确率较低的原因是: 1. Young分级标准中将δ/θ波> 50%设定为Ⅰ级,导致多数病例集中于Ⅰ级,而重症脑血管病患者δ/θ波最多见,此分级标准未能体现其特点,影响了Young分级标准预测的准确性;2.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三相波模式(多见于代谢性脑病)极其少见,从而削弱了此项分级的作用;3.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有3例RAWOD模式不能用此标准分级,影响了Young分级标准的使用。
脑电图分级标准是重症脑功能损害预后评估非常有价值的客观指标。Synek和Young分级标准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评估的研究显示Synek分级标准早期判断预后的准确性更高,更适合早期评估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 379-380.
2 Synek VM. Prognostically important EEG coma patterns in diffuse anoxic and traumatic encephalopathies in adults. J Clin Neurophysiol, 1988, 5(2): 161-174.
3 Young GB, Mclachlan RS, Kreeft JH. An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classification for coma. Can J Neurol Sci, 1997, 24(4): 320-325.
4 Astrup J, Simon L, et al. Thresholds in cerebral ischemia-the Ischemic penumbra.Stroke 1981,12 :723-725.
5 Gutling E, Gonser A, Imhof HG, et al. EEG reactivity in the Prognosis of severe head injury. Neurology, 1995, 45(5):915-918.
6 Jordan KG. Regional attention without Delta ( RAWOD ) : a distinctive early EEG pattern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SACI) .Neurology, 1998, 50 Supp l 1: A243.
(2016-04-22收稿)
* 邮政编码:071000
** 通讯作者
10.3969//j.inss.1672-2458.2016.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