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戏曲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电影则是在现代工业背景下产生的融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新的艺术形式。1905年,戏曲短片《定军山》使两者巧妙地结合,继而形成了新的艺术样式——戏曲电影。戏曲电影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的艺术特色,又发挥了电影运用视听语言处理剧情的优势和特长,实现了对舞台戏曲的升华。本文将从视听语言的角度来剖析戏曲电影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戏曲电影;视听语言;主观镜头;镜头切换;特技效果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033-02
戏曲电影是中国传统艺术与近现代科技碰撞的必然产物。自1895年新的媒介产物——电影从法国诞生之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它便飘洋过海来到中国。而电影与戏曲结缘,则源自1905年中国电影的开端——戏曲短片《定军山》的出品,从此,戏曲电影诞生。从中国电影的开端起,我们的戏曲艺术就与电影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似乎是偶然,却也是必然。
电影的基础是视听语言,而电影与戏曲的结合需要在视听上对戏曲进行二次创作,甚至“改写”,但这种调整的前提是保持戏曲的精华,毕竟戏曲电影的拍摄主体是戏曲本身。在必须保留戏曲表演成分的基础上,用电影手段做出相应的调整,适度、有效地表现出戏曲的美感和韵味,使戏曲与电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电影不仅参与了戏曲的艺术创作,还通过视听语言的运用达到了对戏曲这种传统舞台艺术的现代化提升。如何将传统戏曲与电影表现手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既不失传统的“唱、念、做、打”的舞台表演形式和韵味,又能符合电影的视听特点,是戏曲电影发展中值得研究的课题。下面本文将从视听语言的角度来剖析戏曲电影的表现形式。
一、主观镜头的运用
主观镜头是表达片中角色观点的镜头,将电影的镜头当作剧中人物的眼睛来观察和表现客观事物,显示角色所看到的景象。主观镜头多用于表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精神状态,也常用来反映人物的幻觉、想象,在模拟感觉、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比如:多次获国际奖项的五十年代越剧戏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关于“十八相送”的桥段。英台那句“你看井中有两个影,一男一女笑盈盈”的唱词,配之以井中两个角色倒影的实景拍摄,同时,将英台的男装与女装形象进行切换,呈现出一男一女笑盈盈的景象,并将画面由实转虚,由虚变实,这一组镜头就是主观镜头在戏曲电影中的运用。这种运用技巧有两个目的,一是将角色所看到的对象呈现给观众,二是巧妙地呈现了剧情的闪回与幻觉。这些都是舞台戏曲表演无法呈现给观众的内容,是其薄弱之处,而电影则可以运用自己的技术巧妙地完善戏曲程式化的表现形式,使得戏曲本身更为自然和生活化,也使观众更直观地体会到人物的情绪和状态。再如戏曲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特写镜头的运用是电影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镜头可以尽可能深刻地迫近一切现象的中心,尽显电影描写的力量。戏曲表演中的夸张化、程式化是为了弥补舞台的局限性,运用特写镜头之后,这些夸张的表演方式也要做一定的调整。比如:演员在舞台上要表现哭的行为动作,往往通过夸张的程式化的拭泪动作和身段,让台下观众“心领神会”,这是舞台假定性的一种认可,演员无需真的流眼泪。但处于电影的特写镜头下时,这种程式化的表演就无法适用了,演员需要以“真眼泪”来表演。因此,在两种不同的审美角度下,同一内容便需运用不同的手段来表现。当然,两者并无优劣之分,而是各自发挥不同的艺术优势罢了。
二、镜头切换的运用
理想的戏曲电影是运用传统的戏曲化的叙事方式自然地描述剧情,电影中没有明显的舞台化痕迹,但受众却能从中感觉到戏曲的氛围、结构和节奏。众所周知,戏曲舞台以“场”作为基本叙事单元,而电影的叙事基础则是镜头,用镜头的切换控制故事所表现的节奏和气氛是电影语言的特点,因此,镜头的切换和运用在戏曲电影中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转场:
(一)空镜头转场
空镜头是一种建构性镜头,通过它,观众可以了解事件发生的整体环境。因此,在剪辑的过程中,空镜头通常是被采用的第一个镜头。观众由此对以后发生的事件便产生了一种定向性的期待,从而被带入叙事或行动中去。这一技术通常被用在一系列地点的转换当中,和戏曲中的转换场景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镜头的淡化
镜头的淡化也是戏曲艺术片中经常运用的一种切换效果,淡化镜头主要是淡入和淡出两种。淡入是画面由黑场转入有内容的画面,淡出则是由原来的画面转入黑场。转换的快慢程度是依据导演的意图和影片的内容而定的,有时是缓慢的淡入淡出,有时是较快的切换。在戏曲艺术片中,淡入、淡出除了配合使用于场景转换中外,还可见于一个演唱段落或故事段落上的停顿和喘息。
三、特技效果的运用
戏曲舞台上诸如神话变身之类的戏曲表演,往往采用现场喷雾来营造效果,继而人物在烟雾或布景设置中迅速地换服装或切换场景,如《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而随着电影特效技术的日渐发达,这类场景转换多运用电影特效来完成。特效的运用将中国传统的玄虚的舞台背景和故事情节表现得淋漓尽致,提升了戏曲的美感,也使戏曲的发展有了更大的延展空间。
四、总结:戏曲电影的展望
戏曲电影从简单的拍摄记录到成为电影类型片,经历了漫长的尝试与探索过程。笔者认为,这些探索主要体现在戏曲与电影在视听语言的结合运用方面,包括电影如何运用主观镜头、镜头的切换和特技效果的运用等。这些焦点问题正是戏曲电影能成为一种成熟的电影类型的内在原因。总之,电影延展了戏曲的可能性,使我们对戏曲电影的未来有了更多期许。
参考文献:
[1]白燕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001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断想[J].中国京剧,2001(04).
[2]巴仁.首都戏剧影视界盛赞电视戏曲艺术片《四川好人》[J].戏曲艺术,1990(04).
[3]崔宾彬.戏曲艺术传承与普及的助推器[J].大舞台,2007(04).
[4]陈胜利.影视戏互动说戏曲[J].中国戏剧,2005(12).
[5]陈金良.“电视戏曲”之我见[J].当代电视,2004(10).
[6]陈怀斌.电视应为戏曲做些什么—从98中国电视戏曲展播活动谈起[J].视听界,1999(06).
[7]陈俊.戏曲与电视联姻前景广阔[J].电视研究,2000(08).
[8]褚伯承.戏曲和时尚的亲密接触——从《情缘太湖》看戏曲电视戏曲片的创新[J].上海戏剧,2005(06).
[9]杜慧琦.当代戏曲生存的缩影[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3).
[10]傅仰义.大众媒体时代的传统诉求——谈大众文化对戏曲电视剧的冲击和影响[J].艺苑,2007(03).
[11]付德雷.戏曲舞台演出传播与媒介传播之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2005(01).
作者简介:
白毛毛(1984-),女,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临汾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临汾市青联委员、临汾市职工语言艺术协会副会长、临汾市曲艺家协会理事、临汾市三八红旗手,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个人二等功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