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摘 要:人职匹配理论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积极意义,人职匹配理论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全面的自我认知,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与自身个性相匹配的工作。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可以合理进行资源配置,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人职匹配理论;高校就业指导;应用
随着高校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社会相关部门以及企业等为其创造良好的社会就业条件,还需要各大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兴趣所在,进而促进学生就业。因此,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应用人职匹配理论十分必要。
一、人职匹配理论概述
“人职匹配理论”最早由有着“职业辅导之父”之称的美国人帕森斯提出。人与职业相匹配是该理论的核心,该理论认为,任何人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特性,这些独特性主要表现在能力倾向、兴趣、价值观和人格等方面。人们通过一些专业的技术手段对这些特性进行测量,进而将具有不同特性的人与特定的职业需要相匹配,个人特性与工作需要质检的配合度越高,该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人职匹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对求职者的生理以及心理特性进行分析。通过一些专业的测量技术手段了解求职者的身体情况、兴趣爱好、气质与性格以及能力等,并通过谈话、调查等方法了解求职者的家庭、学业以及工作情况,最后对以上所有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总体评价,为求职者选择合适的工作提供参考。(2)对相关职业对于求职者的要求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为求职者提供职业信息。职业对于求职者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职业描述、工作条件以及薪资等方面。例如,该职业的性质、薪资待遇、未来的发展空间、学历要求、所需的专业技能、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年龄限制等。(3)进行人职匹配。通过上面的步骤了解了求职者的个性特点以及职业的各项要求之后,针对求职者的特性进行对比分析,进而选择一个与其个性特点相匹配且职业成功率比较高的职业。
由此可见,人职匹配理论的操作性很强,且其在帮助人们合理选择职业方面具有指导意义。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工作成效,人职匹配理论的应用势在必行。
二、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
(一)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利用人职匹配理论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选择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职业,同时还可以通过人职匹配理论了解自身在未来职业发展方面的不足,从而有效利用在校时间及时查漏补缺,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等。人职匹配理论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初就已经开始,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进行修正,人职匹配理论能够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科学、完善。
(二)帮助大学生发现自身的职业兴趣。兴趣是人们动力的源泉,因此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应该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人职匹配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职业兴趣,并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以该职业兴趣为出发点进行职业选择,进而避免没有针对性的盲目择业,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应该利用人职匹配理论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态度、价值观等进行职业选择。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毕业生人数庞大,远超过社会所能提供的岗位数量;部分大学生择业心态不正确等。很多大学生被传统的就业观念所束缚,认为只有进入了外企、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才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进而导致严重的就业扎堆现象。大学生与社会接触比较少,且对社会职业发展以及就业的现状缺乏了解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心态不正确的主要原因。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采取各项手段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就业现状,并利用人职匹配理论让学生对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进而帮助学生调整择业心态,选择有远大发展前景的适合自己的职业。
(四)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人职匹配理论以“一对一”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力选择合适的职业。因此,人职匹配理论尊重人的个性,对不同学生提供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指导。这里的个性化指导既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时期、以及招聘与实习时期的常规指导,还包括针对个别学生与问题进行的个别辅导。个别辅导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可以采用谈话、电话、网络等形式展开。
综上所述,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性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水平,为以后职业的成功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文峰,凌文辁. 从人职匹配理论到人组织匹配理论——职业生涯理论发展浅探[J]. 商场现代化,2005,3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