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梓翀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采暖方式的舒适性逐渐被重视。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由于其舒适性高、节能、卫生条件好等优点,在北方地区得到大量推广,近年来,夏热冬冷地区越来越多的家庭也铺设了地暖,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趋势。因此,针对这一采暖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空调;地板采暖;舒适
引言:伴随着大自然的变化,同样也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取暖方式,如空调、暖气片等,而被公认的最舒适的采暖方式之一就是地暖技术。2014年第25届中国制冷展组织了专题讲座,介绍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项目≤空气源热泵(太阳能)与低温热水地暖组合建筑采暖系统的节能研究≥、“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等。可预计国家未来对空气源热泵技术应用于低温地板辐射采暖领域将加大扶持力度,而各空调厂家近年来也陆续开发了地暖产品。
一、地暖概述
(一)地板采暖的起源与发展:地板辐射采暖并不神秘,早在公元前1300年,土耳其王族的宫殿中就有了地暖辐射采暖的雏形,公元前80年著名的古罗马浴室中地板辐射采暖以“火地”的形式出现,我国东北地区沿用至今的火炕也是应用了地板辐射采暖的原理。地板辐射采暖相比传统采暖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具有舒适、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国外该技术不仅大量用于民用住宅和各类医疗机构、游泳馆、健身房、商场、写字楼等公共建筑,还大量用于厂房、飞机库、花坛、足球场及蔬菜大棚等建筑系统保温。欧美发达国家超过50%的新建建筑中都采用了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二)什么是地板采暖:地板采暖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往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同时地暖配有智能温控器,可以控制不同时间、不同房间的温度,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是目前最流行科学的采暖方式。
二、地板采暖的关键参数
(一)地板采暖结构布局:地面供暖结构层厚度:公建≥
90mm,住宅≥70mm(不含地面层及找平层)。
(二)地板采暖系统的布置:(1)室内铺设地暖管一般多采用双回型布置;(2)盘管件的间距一般为200mm,热负荷较大的局部区域可调整到150mm;(3)地暖管材质一般选用交联聚乙烯(PEX)管,工作压力0.8MPa;(4)热媒温度≤60℃,供回水温差8~15℃;(5)热负荷估算值(W/m2):住宅:50-70, 别墅:100-125,办公:65-90, 医院:65-95, 试验楼:68-98;(6)采暖地板承受荷载能力:≤2000kg/m2 ,若>2000kg/m2应采取相关措施;(7)在供水干管上应设过滤装置,以防异物进入地面供暖系统内。(8)地板采暖盘管内的流速一般控制在2m3/h左右,1.7~2.5m3/h均可。
三、地暖采暖的特点
(一)优势:(1)高效节能,运行费用低:沿高度方向温度分布较均匀,温度梯度小,减少了无效的热损失。在同样满足温暖舒适条件下,地板采暖的温度设置可比其他采暖方式地2~3℃。室内温度降低1℃,可节能10%。设计温度16℃时可达到18℃供暖效果, 可节能30%。一般认为, 地板辐射采暖比传统的供暖方式节能20%~30%。(2)舒适健康:对人体的健康和供暖效率上最佳的供暖方式是从下到上逐渐变凉。地板辐射采暖最接近理想方式。室内地表的温度均匀, 室温自下而上逐渐递减,在1.8m内形成一个热气层,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良好感觉, 促进新陈代谢, 同时这种方法不易造成潮湿空气对流, 使得室内十分洁净卫生。(3)美观、不占使用面积:室内各种管线均可铺设在地暖结构层中, 室内取消了散热器和立、支管, 这不但增加了使用面积(约2%~3%), 而且房间可以任意分隔,便于装修和家具布置。(4)维修费用低:只需定期清洗过滤器,使用寿命50年以上,不腐蚀不结垢。(5)隔音环保:目前我国楼板一般选用预制板或现浇板,隔音效果不是很理想,加设了地暖层后隔音效果比较好。
(二)缺点:(1)对热媒要求高:水温不大于60℃, 流量约为常规采暖的2.5 倍, 并要求有独立热源, 不能与其它方式作混合系统。(2)初投资较高:因地暖管材国产过程中存在国产原料供应不足、生产设备投资大及目前市场占有率较小的原因, 导致短期内地暖管材价位高, 以至初投资较高。(3)层高及荷载增加:地板辐射采暖管敷设于地板上需占用60~100mm 层高, 为保证建筑物的净高, 必须提高层高, 从而导致结构荷载增大, 楼板荷载约增120kg/㎡。
结语:总之,通过本文对地暖的技术及使用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地板采暖打破了采暖行业的限制,地暖系统因其节能的高效性也越来越受到大众家庭用户的广泛关注及青睐,同时也更好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实现节能、环保、采暖舒适一步到位,对未来的平常家居生活环境推向一个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