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婉君(广东美术馆研究与策展部)
立足本土,面向未来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访谈录
□赵婉君(广东美术馆研究与策展部)
赵婉君:王馆长您好!请您介绍一下广东美术馆的概况。
王绍强:好的。按原来的建设规划,广东美术馆是按现代多功能目标规划建设的造型艺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的永久性国家文化事业机构。广东美术馆自1997年11月28日落成开馆以来,积极推动广东地区美术发展,将其学术定位为“沿海性”与“当代性”。“沿海性”,即从广东省这一特定区域的历史情境出发,把近现代美术史的作品收藏、展示与研究作为核心课题之一,重在研究东西方文化碰撞及融合下的广东美术;“当代性”,即由“沿海性”所形成的开放、包容、敢为天下先的“广东精神”出发,立足本土,以国际视野展开对中国乃至全球当代艺术现状与发展的研究。
依照这个定位,广东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大体可分为四类:第一,注重学理、立足本土、辐射全国、放眼国际的当代艺术展;第二,呈现广东近现代美术研究性的艺术展;第三,弘扬时代主旋律的艺术展;第四,馆藏研究艺术展。
广东美术馆外观
赵婉君:那么,接下来广东美术馆将有哪些计划呢?
王绍强:作为全国首批重点美术馆之一的广东美术馆,近二十年来已经取得丰厚的成绩,其学术主张、服务体系以及在国内、国际的公共形象都已基本形成,未来如何在最大程度上继承优秀的学术传统,并结合当前社会不断探索创新的发展趋势,努力与国际博物馆水平接轨,是每一个美术馆人首要思考的问题。
第一,美术馆应当尊重本土,保护好老一辈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对广东籍艺术家的研究和梳理将成为广东美术馆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典藏部和研究部会进一步加强对广东籍艺术家资料的整理、研究和对作品的收藏工作。
第二,美术馆的综合功能包括收藏、研究、展览陈列、公共教育、艺术交流、社会服务等,都因时代发展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艺术多元化发展以及新媒体艺术的崛起,对美术馆的空间、设备及配套功能的完善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整合建筑空间,优化环境体验,适应新的艺术发展趋势,是当前美术馆不可回避的问题。广东美术馆是20世纪90年代,在党和政府的投入关心,在老一辈艺术家的共同倡导和努力下建成,包含了一代人的艰辛和对美术事业的付出。它不仅是广东省内标志性的文化场所,也是全国第一个做到典藏仓库和展厅恒温恒湿的美术馆。二十年来广东美术馆为广东省、广州市肩负着提高公众艺术素质,加强大众文化教育与艺术欣赏的文化使命。因此,今后美术馆在修缮与扩建的同时一定会重视对旧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植根于它公共事业发展的性质。同时,我认为,完善美术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并非只是被动地适应新的艺术形态,以建筑空间的优化带动新的展览理念才是美术馆建筑升级的根本出发点。
第三,中国已正式步入一个崭新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不仅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悄然影响着艺术生态的变化,文化、艺术的传播逐渐由静态转向动态,信息终端的口袋化、移动化和个人化,改变了公众的阅读模式和思维模式。向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信息化美术馆转型,从而更为有效地传播艺术资源、增进交流、服务大众,是互联网数字技术普及的必然,亦是全球化资源共享的趋势。另外,信息化也为美术馆的管理与运行提供了新的可能,一方面,我们要逐步完善藏品与展览的数字化建设,另一方面,美术馆将建立信息数据库,对各项工作环节和信息数据进行归纳管理,以加强馆内各部门信息资源流通,提升工作效率。
第四,新的展览形式和发展趋势,需要新制度的建立与支持。首先,要协调好美术馆馆内的部门合作、人事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再者,美术馆要在广泛传播艺术的同时,保持其精英性和学术立场,有深度、有重点地进行策展和研究,兼顾展览的辐射广度和深度。这些都需要各部门有更清晰的职能划分和良好的配合,并提升部门成员的专业素养,从而专业高效地完成展览工作。
赵婉君:可否请您介绍一下您过去的工作经历和成绩。
王绍强:我在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曾担任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还是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4获得广州美术学院的“教学名师”称号。多年来,我与广州美术学院的同事们共同致力于推动现代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院国际化进程,使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呈现机制创新、环境创新、理念创新、人才创新的全新面貌,并逐渐形成了健全、稳定的学科架构。
此外,十几年来我一直从事艺术教育、艺术设计、视觉文化研究与创作等领域的工作,获得了国内外艺术教育界与出版界的广泛认可,曾是美国Gingko出版公司、日本Azur出版公司、新加坡Page One出版公司、西班牙Promopress出版公司的独立出版人,并以独立出版人的身份出版了过百部当代艺术、艺术设计、建筑、时尚等专业著作,在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这一切给我在广东美术馆开展工作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与国际资源。
赵婉君:您觉得现在美术馆的工作和之前在学院工作有什么不同吗?
王绍强:2015年是我工作历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广东省文化厅任命我为广东美术馆馆长,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显示着我长期的工作积累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美术馆的运营离不开管理,更离不开具有设计思维的展览呈现,这与我之前的工作是一脉相承的。事实上,我也曾担任过私立美术馆馆长,我认为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博物馆、美术馆在结构转型的社会背景里,它最重要的目标一定是迈向真正的公共性。它不仅是收藏中心,也是文化中心、教育中心。美术馆是现代城市发展到一定文明阶段后的高端文化消费品,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性指标。它对于城市社区的文化辐射意义是不可小觑的。在我看来,社区对应城市生活中最广泛的大众群体,辐射社区的美术馆改变的不仅仅是城市的文化状态,更会引导城市未来的文化发展走向。未来广东美术馆要做到真正立足本土,面向全国,放眼国际。立足本土就是要真正关注本土艺术家的创作,这里面包括老一辈艺术家,也包括本地的青年艺术家。广州在青年艺术生态的培育上还有很多实践工作尚待进行,未来也会给予青年艺术家更多关注;面向全国即是要加强与全国的美术馆、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关注广东以外其他地区的艺术生态;放眼国际则是要求在提升地域艺术面貌的同时,继续扩大广东美术馆在国际化和当代艺术上的话语权,加强国际交流,不断自我提升,创造广东美术馆的新高度。
(责编:徐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