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晓兵 钱锦超
(如皋市搬经镇畜牧兽医站,江苏如皋 226561)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鞠晓兵钱锦超
(如皋市搬经镇畜牧兽医站,江苏如皋 226561)
[摘 要]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架子猪,它能引起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型等。本人经治一起疑似猪丹毒病例,临床剖解可见肾脏肿大呈弥漫性暗红色,脾脏充血肿大且中部有黑色梗死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心瓣膜有菜花样疣状赘生物等。取病猪的肝脏、脾脏进行涂片染色镜检,确定病原并配合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猪丹毒症状预防
2015年8月在如皋市搬经镇欣平生猪养殖场,经治一起猪丹毒案例如下。有11头猪精神不振、体温42℃~43℃不退,发病突然,快速死亡3头;其余的8头不食、呕吐,呼吸急促,结膜充血,粪便干硬,附有黏液,相继出现下痢、耳、颈、背皮肤潮红、发紫。临死前腋下、股内、腹内有不规则鲜红色斑块,指压褪色。常于3~4d死亡。病较轻,1~2d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褪色。口渴、便秘、呕吐、体温高,又有3头病猪在发病过程中,症状恶化而转变为败血型而死。8月20日2头架子猪关节肿大、变形、疼痛、跛行、僵直。心律不齐、呼吸困难、贫血。根据症状,初步怀疑是猪丹毒。
图1 可见方形疹块,俗称“打火印”
8月20号晚上剖检的一头亚急性感染架子猪,可见败血症状明显,皮肤发红,眼结膜潮红,内脏及黏膜出血、充血严重;肾脏肿大,呈弥漫性暗红色,典型的“大红肾”;脾脏呈红色,充血、肿大、脾中部有黑色梗死灶,柔软呈暗红色;心瓣膜有菜花样疣状赘生物,皮肤充血,呈弥漫红色;肾脏出血、肿大,呈暗红色;有典型的心内膜炎及关节炎症状。
图2 皮肤呈现打火印
图3 心瓣膜有菜花样疣状赘生物
图4 脾脏呈红色,充血、 肿大、脾
图5 肾脏肿大、布满出血点
病料涂片染色镜检从病死猪肝脏、脾脏的切面取出一小块作涂片,然后进行自然干燥或火焰干燥,用亚甲蓝或瑞氏染色,然后镜检,可见细小的杆菌,成对散在于细胞之间,有时在白细胞内成丛状排列。
4.1药物治疗
对于猪丹毒病,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本病的关键。利用氨苄西林(1g×2支),氨基比林(10ml×1支),地塞米松(5mg×1支),或头孢类药物2支/头混合肌注,每天两次,连用5针。以上均按50kg体重计算给药量。慢性病例或受威胁健康猪的处理采用拌料给药途径,添加多西环素400g+阿莫西林1kg+纽氟罗1.5kg/t,(全群保健5-7d,首次加倍),猪群可强化使用抗菌肽保健,加强护理,加强消毒,一般耐过猪只可自行康复。
4.2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患病猪的病情得到及时的缓解,未发病猪经过注射猪丹毒疫苗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4.3治疗体会
由于猪丹毒病于2014年秋季在我市呈小范围流行,接触了不少的此类病例。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该病治疗时还必须注意几点:
4.3.1解表药少用或慎用 由于病程急、发热高,以免造成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而死。
4.3.2按疗程规范用药 猪丹毒用药建议不加量不减针,此病用药一天后就有能完全恢复食欲的假好现象,此时,有好多养殖户及兽医认为康复而停药,但在此后的1~2d,病猪呈更严重的复发,传染给同群,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5.1加强饲养管理
实行封场措施,坚持做好猪舍卫生,坚持每两天消毒一次,猪舍保持清洁通风、粪便及时清理、防饮水污染、保持舍内适宜的湿度、定时驱虫等可降低舍内病原微生物密度,减轻其危害。依法处理病死猪,猪及时隔离治疗,死猪深埋或销毁处理,对慢性病猪尽早淘汰,防止其带菌传播。
5.2疫苗免疫预防
(1)实行猪丹毒单联苗全群普免,免疫剂量为母猪为2头份/头,商品猪为1头份/头,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所有免疫必须保持“一猪一针头”。
(2)现将猪丹毒疫苗免疫纳入现有免疫程序,种猪每年4月和8月实行全群普防,商品猪免疫日龄为保育转育肥前一周(60日龄左右,依据发病情况,部分猪场可提前)。
参考文献
[1] 李黎,李光沐,俞宁.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7):118-123.
[2] 吴清民.兽医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370-371.
[3] 董飞,丁永龙,方占海.由2例猪丹毒病引发的思考[J].中国畜禽种业,201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