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摘要:2010年后河南省加工贸易获得了飞速发展,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10年的31.4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2592.2亿美元。河南省加工贸易爆发式增长与该省影响加工贸易发展因素的改善有密切关系。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河南省首先要注重自身现有本土产业发展情况,树立引进完整的产业链观念,发展“一头向内,一头向外”的加工贸易模式,其次,要针对河南省距离出海口较远,航空运输、铁路运输较为发达特点,选择合理的产业进行招商引资;再次,要注重产业升级。
关键词:加工贸易;河南;郑州;劳动力价格;运输成本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007-02
一、影响加工贸易的主要因素及2010年前河南省相关情况
(一)主要影响因素
1.加工贸易的定义
加工贸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13号)的定义,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以下简称料件),经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加工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它能够在东道国取得更大的成本优势,其中影响东道国成本优势的因素很多,包括劳动力价格、运输成本、经济开放度、政策优惠产业配套能力等,对此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归纳。
2.加工贸易的影响因素
(1)劳动力价格。加工贸易的主要内容是加工装配,当前该工作环节主要依靠人力,劳动力成本是加工贸易的主要成本,因此劳动力价格是影响加工贸易的最主要因素。
(2)运输成本。加工贸易经历原料进口及成品出口两个环节,两环节涉及运输成本及运输时间问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发展中仅次于劳动力优势的发展要素”,因此运输成本因素非常重要。
(3)通关效率。加工贸易不可避免要涉及海关监管,进而产生通关效率问题。“加工贸易产品具有市场变化迅速、产品更新率高、交货周期短、客户需求紧的特点,因此对通关效率要求较高”,故而通关效率也是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4)优惠政策。加工贸易利润附加值比较低,一般都需要东道国地方政府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特别是在以上影响因素大体相同情况下,优惠政策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河南省的情况
1.劳动力价格优势不明显
河南省拥有充沛的劳动力,1998年河南省就业人口达到5000万,从事第一产业的比重达58.9%;2010年河南省就业人口6042万,从事第一产业的比重达44.9%。第一产业里庞大的就业群是最可靠的劳动力来源。充沛的劳动力供给压低了河南省的劳动力价格,2000年、2009年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平均工资是15692元和37101元,而河南省是7997元和27120元。河南省在劳动力价格方面存在优势,但差距并不是太大,很难抵消河南省在其他方面的劣势。
2.运输成本较高
由于发展加工贸易原料进口及成品出口大都需要通过海港,河南省地处内陆,省会郑州距离较近的出海口青岛港有八百多公里,经铁路、公路转海运存在运费高、时间长等问题,航空运输又过于昂贵,因此河南省在运输成本方面存在很大劣势。
3.通关效率不高
2010年之前,由于河南省国际贸易规模较小,郑州海关发展相对缓慢,河南省也没有一家专门的保税区,导致通关效率并不高,影响了河南省加工贸易的发展。
4.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在2010年之前河南省政府及各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发展加工贸易,但是由于自身经济实力有限,支持力度主要体现在优惠政策方面,在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并不大,并且河南省自身还存在交通因素、核心城市规模等方面问题,这使得河南省的优惠政策很难对外资产生吸引力。
二、2010年后河南省相关因素的变化
2010年以来,随着形势的变化,河南省的相关影响因素出现了相对改善,从而也改善了河南省发展加工贸易的条件,导致富士康及其他外资企业纷纷在河南省投资发展加工贸易。
(一)中国东部劳动力价格过高,河南省优势开始凸显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中国各地区劳动力价格水平差距加大。2005年、2010年、2014年河南省外资企业平均工资分别是15437元、29620元和39721元,同期全国外资企业平均工资是23625元、41739元和69826元,其中2014年江苏、广东地区达到63846元和58926元,河南省劳动力价格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绝对差距被进一步拉大。长期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工资水平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当东部沿海地区工资水平高到足以抵消其运输成本优势时,河南省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就开始凸显。
(二)运输成本方面
2010年前后,郑州市在物流交通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就,这些成就进一步降低了发展加工贸易的运输成本。其中,郑州市航空物流、跨洲铁路物流的改善尤为明显:2007年郑州市开始建设郑州航空港,2010年后其作用开始初步发挥,郑州航空港一个半小时航程内覆盖中国2/3的主要城市和3/5的人口,货邮吞吐量增速居中国大陆大型机场首位;与此同时,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布局的高铁网正在加快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30公里,所有县城均可2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陆空对接、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日趋完善,货物集疏的物流成本和时效成本进一步下降。
(三)通关效率得到提高
2010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2012年7月孟州保税中心也批准建立,2014年年底南阳卧龙保税区也批准建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集中布局,口岸功能不断完善,各类园区与航空港联动机制开始建立,通关便捷化程度较高,这使得河南省的通关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四)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随着河南省总体经济实力的增强,河南省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进一步增长, 2008年河南省财政总收入达到2293.7亿元,此后连年飞速增长,2014年达到4094.78亿元。财政收入的增加,增强了河南省招商引资的能力和对外资优惠的力度,政府发展加工贸易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例如为引进富士康项目,河南省在短短的十几天内快速完成了厂房改建、机电到位、设备进场、设备调试、人员入驻等系统工程,把服务做到了极致;河南省花费上亿元的财政补贴为富士康解决用工荒,为其代工的苹果手机等产品补贴运费达到10亿元,这些大的财政补贴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三、当前河南省发展加工贸易的新形势及未来发展思路
(一)面临的新形势
1.世界经济增长趋势放缓,出口需求萎缩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距今虽已有七年多,但是世界经济复苏依旧艰难曲折,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经济都进入了低速增长阶段。伴随着世界经济的放缓,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也进一步下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2016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15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率将不会超过3.0%,2016年全球贸易预计在3.5%左右,全球贸易增速放缓已成“新常态”。全球经济放缓及国际贸易增速放缓必将对世界贸易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未来河南省加工贸易的发展。
2.国际直接投资增速放缓,各地区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竞争加剧
河南省要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就必须进一步吸引外资,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考虑到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具有大量技术熟练的劳动力,未来流入中国的FDI还会持续增长。但由于中国劳动力价格上升较快,甚至已经高于东南亚部分国家,因此外资已经开始向世界其他地区进行产业转移,这势必会影响未来中国及河南省吸引FDI。另外,中国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也在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发展加工贸易,各地区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竞争正在加剧。
3.河南省自身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河南省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价格持续上升、运输成本难以继续降低和过分依赖富士康等方面。
在劳动力价格方面,河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010年后进入缓慢增长通道,一直在千分之五上下波动,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并且河南省还面临着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劳动力继续向服务业转移问题,这意味着未来流入制造业的劳动力绝对增长率会下降,导致劳动力价格会持续上涨。在交通方面,河南省改善的主要是航空和陆路运输方面,远离出海口的先天性劣势无法改变,这就影响了河南省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在加工贸易的主体方面,河南省过分依赖富士康所属企业,其中2015年富士康所属企业进出口占全省总出口的比重达到67.5%,贡献率为114.3%。由于过分依赖富士康一家公司,导致河南省贸易进出口“快也富士康,慢也富士康”,影响了河南省国际贸易的正常健康发展。
(二)河南省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的思路
随着国际贸易增长速度的放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调整,国际加工贸易厂商会更加注重劳动力较为便宜、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地区,河南省在劳动力价格及数量方面的优势会日益突出,因此这对河南省来说机遇大于挑战,河南省应该抓住当前世界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的时机,继续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当前河南省加工贸易得到了巨大发展,证明河南省正确利用自身因素的改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思路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而当前存在的过分依赖富士康的问题,其实是河南省自身实力不足、无法完整地引进产业链导致的,是河南省发展加工贸易初步阶段的必然现象,并不能说明原来发展思路是错误的。
河南省要继续从改善影响加工贸易的因素出发,扬长避短,吸引外资向河南进行产业转移。为此,河南省首先要注重自身现有本土产业发展情况,树立引进完整的产业链观念,发展“一头向内,一头向外”的加工贸易模式,通过这种方式直接降低进口原料带来的运输成本;其次,要针对河南省距离出海口较远,航空运输、铁路运输较为发达特点,选择合理的产业进行招商引资;再次,要注重产业升级,着力发展利润附加值大、技术含量高的加工贸易产业,注重高起点;最后,注重职业教育,从整体上提高河南省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不单纯依赖低工资优势。
参考文献:
[1] 潘 悦.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政策趋向分析[J].学术研究,2001(5).
[2] 何龙斌.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难点与突破[J].开发研究,2011(4).
[3] 杜 晓,王 灵.浅析重庆加工贸易发展的新途径[J].经济视野,2014(23).
[责任编辑:方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