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空天演习在“练啥”?

2016-06-02 14:53
南方周末 2016-06-02
关键词:空天俄国防部俄中

俄罗斯非常关切美国近来的行动,中国也有战略上的担忧,中俄都认为军队的强大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俄军技合作还将扩展到更高的层次。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田聿

南方周末实习生 宋可可

西方的战略围堵,正在促使俄罗斯寻求新的“力量平衡”。

据俄国防部新闻处宣布,俄罗斯与中国在5月下旬首次举行“空天安全-2016”首长司令部计算机模拟反导联合演习,俄国防部强调,此次演习不针对任何第三方。然而外界仍偏执地将这一演习与中俄共同反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联系起来。

在俄国防部发布的新闻稿里,“空天安全-2016”演习的细节是如此之少,只是透露演习地点是在俄国防部空天防御部队科研中心举行,演习目的是探讨俄中两国应急组建防空反导小组的可行性,预防各自领土受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意外和挑衅性攻击。

美国《外交》杂志称,中俄两国没有正式结成军事联盟关系,这为两国军事合作的深度设置了上限,同时也让中俄两国进行复杂的联合军事演练变得困难。因此,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大多数仅具备政治意义。事实真的如此吗?中俄首次空天反导演习,究竟有多少焦点需要澄清呢?

焦点一:中俄空天演习将合作扩展到什么层次?

俄罗斯卫星网4月29日报道称,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在与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会晤中表示,俄中举行的国家军事演习数量计划在2016年增加,“我们高度评价俄中在国家层面和军方层面的交流水平。2016年我们还要进行更多的演习和活动。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些演习不仅有陆上演习,还有海上演习。目的当然是加强互利伙伴关系,希望俄中双边军事技术合作能在安全会议期间得到富有成效的讨论。”绍伊古说。

中俄国防部长共同表示,美国应该尊重中国和俄罗斯对其向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合理担忧。于是,西方媒体将中俄反导演习当成对冲“萨德入韩”的重大事件。

俄罗斯非常关切美国近来的行动,现在美国又准备在俄东部方向部署新的全球反导系统;中国也有战略上的担忧:朝鲜半岛上的“萨德”系统实际上将使自己的弹道导弹发射变得透明起来,“萨德”系统雷达站还可以发现中国纵深腹地的战略设施。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援引海军战争学院教授莱尔·戈德斯坦称,中俄两国在军事领域交往了几十年,完全能够使两国建立良好的军事合作关系。中俄两国2014年和2015年举行联合海上演习显示,中俄合作已经达到新的水平。例如,2015年8月中俄两国在日本海大规模演习期间,总共出动23艘军舰、2艘潜艇和15架飞机、8架直升机以及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这是中俄两国合作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演习。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普京总统已同意向中国出售S-400地空导弹,中俄相关谈判从2012年起步,双方因价格、数量等问题产生诸多分歧,但最终达成武器成品销售和主要技战术信息的共享等。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研究员瓦西里·卡申表示,除了外界瞩目的S-400外,未来俄中军技合作还将扩展到更高的层次。

焦点二:中俄空天防御战技合作有多深?

俄罗斯《军工信使》主编米哈伊尔·霍达列诺克提到,作为俄制新式防空武器的重要境外用户,解放军无形中也吸收了俄军“空天防御战术”学派思想,特别是机动防御战术思想。

面对敌人强大空天进攻力量,弱势防御方的主要战法是“避敌锋芒,保存实力,瞅准时机,坚决反击”。最实用的办法就是提高预警能力、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指挥员的指挥艺术和战斗效率、增强电子干扰和抗干扰能力。

空天防御作战的名言是“在必要时间和必要地点投入必要的兵力”,这就需要依靠预警情报传输与处理系统,以求尽早获取敌方有关进攻目标、导弹数量、弹道轨迹等一系列信息情报,准确计算出敌弹弹着点和弹着时间,并算出己方为击毁来袭导弹所需发射的导弹数量和飞行轨迹,随后便可由指挥所发出相关的回击指令,这也是中俄举行首长司令部反导演习的主要意图。

冷战时期苏联国土防空军大多采取要地防空模式,对重要目标严防死守,缺点是耗资巨大,如今无论俄罗斯还是中国都承担不了如此巨大的花费。

显然,机动防御是未来空天防御的主要发展方向。中俄防空反导部队在长年的战斗值班与演习训练中都意识到,要最大限度发挥地空导弹的拦截功能,就必须缩短导弹的平战转换时间,使其在最短时间内从行军或值班状态投入作战,反之亦然。

当然,建设机动式空天防御系统受到两个条件的制约:一是本国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能否为空天防御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二是国家能否提供足够的资金和物质保障,用来为空天防御系统列装大量的机动式武器装备、改善战区交通、修建和改建机场、改造通信系统和卫星导航系统等等。随着敌人进攻性武器机动性的不断增强,固定式防御系统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作战的需要,机动式防御的地位和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当前,中俄有必要加强空天防御体系合作,尤其加强导弹来袭预警和情况通报等方面的合作,诚如苏联元帅朱可夫所云:“不能抗击敌人空中打击的国家将难逃厄运。”

苏联解体前,境内部署六十多个雷达旅和雷达团,构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多层次的防空预警体系,堪称世界第一,但随着苏联的解体,多层次的防空预警雷达网已不复存在,在俄罗斯西部、西南和南部地区,原部署在战略纵深的第二层防空预警雷达网变成第一层防空预警雷达网,在俄北部、南部和东部边境领空出现大范围的雷达盲区,雷达部队的预警探测能力大不如前。可见,军队的强大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焦点三:为什么是首长司令部反导演习?

若就参演人员进行区分,演习可分为实兵演习、首长司令部演习和首长司令部带实兵演习。实兵演习,主要是为了锻炼部队。首长司令部演习主要是为了检验指挥机关的指挥能力。首长司令部带实兵演习,则将前两者结合到了一起。

而“空天安全-2016”更侧重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练,锤炼中俄空天防御力量的指挥、控制与通信职能,为今后实行实兵演习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此次计算机模拟演习,涉及中俄两军对某些敏感数据的共享与交流,凸显双方军事技术合作水平的提高。

俄罗斯《国防》杂志介绍,在俄军范式的首长司令部反导演习中,都会涉及对值班兵力和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反导防御系统、太空监视系统、航天器发射与控制系统的集中指挥课题。

焦点四:为什么选在俄国防部空天防御部队科研中心?

虽然中俄官方“空天安全-2016”演习未透露更多信息,但几个关键词足够专业媒体读出奥妙。

以此次演习的举办地——俄国防部空天防御部队科研中心为例,那里是俄军进行空天防御战略研究和新式防空反导武器论证的“大本营”,绝少向外国军方开放,俄罗斯选在这里和谁举行演习,某种程度上已表明俄罗斯的外交取向。

俄国防部空天防御部队科研中心成立于2014年3月1日,前身是1960年创建的苏联国防部专业科研所,当时它主要配合正在实施的莫斯科反导系统——A-35“阿穆尔”的试验任务。

经过数以百计的军事科研人员的努力,专业科研所运用数学模拟技术,将A-35反导系统及其相关设备在各种环境下的战斗功能用数学方法计算出来,再与实物试验结果相对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顺便提一下,苏联(包括后来的俄罗斯)一直拥有极强的数学理论基础,可以把几乎所有军事领域的情况用数学方法表现出来,在作战模拟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如今,从科研所演变来的俄国防部空天防御部队科研中心包括三个直属单位,即导弹航天防御科研中心(位于莫斯科)、防空科研中心(位于特维尔)和导弹航天系统科研中心指挥部(位于尤比列伊内),科研中心总部设在莫斯科州的科罗廖夫市。

继“空天安全-2016”之后,中国还将派出部队参加在阿舒卢克靶场举行的“天空钥匙-2016”地空导弹兵作战编组野外训练竞赛,计划时间是今年8月1日至13日,俄空天军地空导弹兵指挥员谢尔盖·巴巴科夫透露,参赛国家将包括中国、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

这里又有一个细节需要关注:阿舒卢克靶场有个特殊身份,即俄空天军42号防空测试中心,2008年9月10日,俄罗斯金刚石-安泰防空康采恩出品的S-400远程地空导弹系统就在这里完成国家测试,赢得国防部的投产证书,而该系统已确定中国为首个出口对象。

焦点五: 中俄是怎样的“战略”关系?

“俄中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关系不是同盟关系,双方完全追求实用主义。”俄军事观察员波格丹诺夫认为,中方的路线方针与俄方一致,不会加入任何有义务的同盟关系,以避免束缚手脚。

就中国的观点而言,中俄外交战略关系是仅次于与美国的合作,它对于中国的意义是合作。

俄军总参军事学院研究所(军事史)研究员、预备役上校加夫里洛夫博士认为,中国扩大与俄罗斯的关系,增进相互了解和战略信任。在政治上,北京倾向莫斯科,成为中国外交友好政策和政策连贯的核心。其次,在经济上,中国扩大与俄罗斯合作,形成共同利益的前景。他还指出,俄罗斯要避免在与西方的新冲突中遭受重大政治失败,中国的作用至关重要。而中国自认为中美俄战略三角关系里的主要角色,选择与俄罗斯加强关系是必然选择。

加夫里洛夫分析,俄罗斯将发展与中国更密切的关系,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无疑成为俄罗斯的主要优先事项。他认为,在国际关系中,战略伙伴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战略”,两国之间的关系着眼于共同利益的领域。俄罗斯在东海、南海争议岛屿上的立场是不违背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因为它不是两国有共同利益的领域。

但俄罗斯也有不同的观点。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研究员卡申强调,中国不是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成员国,却与俄罗斯有定期的联合军事演习,以及强大的军事技术合作,合作培训军事人员、交流信息和军事代表团。由于西方对俄军工业实施制裁,双方在这方面的合作将会扩大。他相信俄中国防部之间将会有更加密切的接触,包括解放军在俄罗斯军校培训,以及军事问题上的政治磋商,俄中战略伙伴关系近期提高到新的水平,军事联系更为密切。

事实上,乌克兰危机、西方的制裁、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等,并未改变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性质,但确实使两国关系获得新的重大突破。

普京在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一个月后与民众的直接连线中表示:“俄罗斯不考虑与中国建立军事政治同盟,因为这种联盟体系已经过时了。”俄媒体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当前俄中两国囤积大量美元的情况下,要如何结成针对美国的同盟?俄罗斯出口收入的75%直接依赖欧洲能源市场,如何与中国结成反西方同盟?

厦门大学外籍教师、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专家斯米尔诺娃指出,俄中两国不是、也不打算结为盟友,虽然当前俄中关系经历其发展的最佳时期,但要说两国之间的竞争和不信任已经完全消除还为时尚早。

猜你喜欢
空天俄国防部俄中
空天之远
普京:莫想破坏俄中关系
街角见空车
空天导弹显神威
追梦空天
普京:俄中合作对国际局势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