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的内部审计风险识别途径初探

2016-06-01 19:41顾群郭长水
审计与理财 2016年4期
关键词:处理结果内部监督审计工作

顾群++郭长水

审计工作不仅需要扎实专业基础,而且需要积累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对于参加审计工作时间短、审计工作体验较少的审计人员来说,能否迅速掌握一些基本的审计工作经验?研究成果表明,审计工作识别风险的工作经验可以进行总结、提炼,更是可以传承。本文试图通过对环境因素的分析,归纳环境因素的内部审计风险识别途径,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一、外部环境因素的审计风险识别途径

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策因素、市场因素、法律因素、其他因素等四项因素。下面按照各项外部因素的信息资料来源渠道、审计风险识别方法、处理(分析)方式、处理结果等四方面,来阐述各个外部因素审计风险识别途径的相关内容。

(一)政策因素

1.信息资料来源渠道

要获得政策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需要从以下渠道:被审计单位综合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提供资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的资料(政策文件汇编等);互联网上收集的资料(政府部门、有关单位官方网站)等。

2.信息资料收集方法

要获得政策因素的信息资料,可以采用审阅法、网上搜寻法等方法。

3.信息资料处理方式

对获取政策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要关注、聚焦、分析国家政策法规文件是否存在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变化的各种因素。

4.信息资料处理结果

对政策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分析后,对属于重大变化的因素要列入审计实施方案的工作重点,而非重大变化因素,则只要例行关注即可,不需列入审计工作重点。

(二)市场因素

1.信息资料来源渠道

要获得市场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需要从以下渠道:被审计单位领导人员、业务管理部门提供的资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主管部门官网提供的行业分析报告、互联网上收集的行业发展信息和资料、企业内部经营部门提供的经营指标和财务部门提供的财务到账信息等。

2.信息资料收集方法

要获得政策因素的信息资料,可以采用核对法、审阅法、网上搜集法、分析法等方法。

3.信息资料处理方式

对获取政策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要注意找出与市场环境大势存在不一致、市场环境恶化但企业经营变好、市场环境变好但企业经营恶化等三种异常情况。

4.信息资料处理结果

对政策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分析后,对企业经营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得到政府相关部门财力支持的,需要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和关注,不属于审计重点;但对于存在单位信息造假、企业经营遇到极大困难、企业信息造假(可能因为企业改革等因素),应作为审计重点。

(三)法律因素

1.信息资料来源渠道

要获得法律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需要从以下渠道:从国家政府部门、企业行业部门官网获得近期有关企业所在行业发展、人民群众基本权利、环保生态保护的法律发生重大变化、企业提供的社会责任报告、企业近期与外界产生的法律诉讼文件等。

2.信息资料收集方法

要获得法律因素的信息资料,可以采用审阅法、网上搜集法、分析法等方法。

3.信息资料处理方式

对获取法律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要注意关注存在法律诉讼的企业,关注对企业所在行业发展起抑制作用、人民群众权利保护、环保生态保护等法律的出台,关注有无人民群众权利主张等公共关系事件等三种异常情况。

4.信息资料处理结果

对法律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分析后,对存在法律诉讼的企业,关注对企业所在行业发展起抑制作用、人民群众权利保护、环保生态保护等法律的出台,关注有无人民群众权利主张等公共关系事件等三种情况,应作为审计重点。

(四)其他因素

1.信息资料来源渠道

要获得其他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需要从以下渠道:从国家政府部门、企业行业部门官网获得近期可能影响企业所在行业和该企业发展的偶然性事件的有关文件、从企业内部获得有关资料信息、有关部门提供的举报信息等。

2.信息资料收集方法

要获得其他因素的信息资料,可以采用审阅法、网上搜集法等方法。

3.信息资料处理方式

对获取其他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要注意关注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偶然性事件带来的影响、关注举报信息等两种异常情况。

4.信息资料处理结果

对其他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分析后,对存在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偶然性事件带来的影响、关注举报信息等两种情况,应作为审计重点。

二、内部环境因素的审计风险识别途径

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企业战略目标管理因素、企业内部文化因素、企业经营管理因素、企业内部重大改革举措因素、企业内部监督控制体系效果因素等五项因素。下面按照各项外部因素的信息资料来源渠道、审计风险识别方法、处理(分析)方式、处理结果等四方面,来阐述各个外部因素审计风险识别途径的相关内容。

(一)企业战略目标管理因素

1.信息资料来源渠道

要获得企业战略目标管理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需要从以下渠道:从企业综合管理部门获得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战略目标资料、从行业主管部门获得行业内其他同等类型和规模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等。

2.信息资料收集方法

要获得企业战略目标管理因素的信息资料,可以采用审阅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

3.信息资料处理方式

对获取企业战略目标管理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要将被审计单位与比较对象的战略目标进行分析,确定战略发展目标类型。

4.信息资料处理结果

对企业战略目标管理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分析后,将步伐激进、急剧扩张型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情况,列为审计重点,将发展步伐渐进型企业战略目标管理情况,不列为审计重点。

(二)企业内部文化因素

1.信息资料来源渠道

要获得企业内部文化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需要从以下渠道:企业综合管理部门近年文化建设、工会工作、凝聚力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总结性材料等。

2.信息资料收集方法

要获得企业内部文化因素的信息资料,可以采用观察法、审阅法等方法。

3.信息资料处理方式

对获取企业内部文化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要注意关注企业主流价值观和文化环境给企业员工的潜在影响。

4.信息资料处理结果

对企业内部文化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分析后,将紧张、不和谐、不敢承担责任的企业员工关系,列为审计重点,而团结合作、和谐创新的企业员工关系,则不列为审计重点。

(三)企业经营管理因素

1.信息资料来源渠道

要获得企业经营管理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需要从以下渠道:企业综合管理部门近年内部管理制度汇编材料以及内控体系建设情况方面的工作总结,业务管理部门提供的近年来企业经营管理综合水平的材料,内部监督部门近年提供的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监督工作报告等。

2.信息资料收集方法

要获得企业经营管理因素的信息资料,可以采用观察法、审阅法等方法。

3.信息资料处理方式

对获取企业经营管理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要注意关注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水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企业不同层面员工工作的执行力、企业员工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及效果等方面情况。

4.信息资料处理结果

对企业经营管理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分析后,将企业内控制度体系不完善及执行不到位、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存在重大漏洞、企业不同层面员工工作执行力不强、企业员工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及考核效果不好等情况,作为审计重点,其他不列为审计重点。

(四)企业内部重大改革举措因素

1.信息资料来源渠道

要获得企业内部重大改革举措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需要从以下渠道: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批复企业重大改革工作的文件、综合管理部门提供的有关企业重大改革方案以及执行报告、企业财务报表以及账目资料、有关企业的举报材料等。

2.信息资料收集方法

要获得企业内部重大改革举措因素的信息资料,可以采用审阅法、访谈法、核对法等方法。

3.信息资料处理方式

对获取企业内部重大改革举措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要分析企业近期重大改革举措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

4.信息资料处理结果

对企业内部重大改革举措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分析后,将重大改革推进中可能存在国有资产流失、损害职工利益现象,存在举报材料的企业,作为审计重点,其他则不列为审计重点。

(五)企业内部监督控制体系效果因素

1.信息资料来源渠道

要获得企业内部监督控制体系效果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需要从以下渠道:企业内部纪委监察、审计等监督部门提供的近年工作计划、报告和总结,审计工作现场了解到的内部监督部门的人力资源配置、办公场所,以及企业内部对审计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等。

2.信息资料收集方法

要获得企业内部监督控制体系效果因素的信息资料,可以采用审阅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

3.信息资料处理方式

对获取企业内部监督控制体系效果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要分析内部监督部门的工作情况及效果,以及监督工作的主要成果,以及企业内部各层面对内部监督工作的支持、配合程度。

4.信息资料处理结果

对企业内部监督控制体系效果因素方面的信息资料分析后,将内部监督工作基础差、内部各层面对审计工作全面抵触的企业,作为审计重点,其他不列为审计重点。

(作者单位:国家电网公司

华东分部、上海海事大学)

猜你喜欢
处理结果内部监督审计工作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有效措施探讨
企业会计内部监督问题及对策探究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的异同
基于偏度、峰度特征的BPSK信号盲处理结果可信性评估
浅析如何做好财政部门内部监督工作
浅析刑事申诉案件立案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