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东 卢丽荣
传统村落中为了“风貌协调”,通常要求对既有“风貌不协调”的建构筑物和景观环境进行整治改造,对新建建筑采取严格控制,为此往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甚至遭到作为村落主体的村民的抵制。究其实,风貌协调或不协调,外在的形式只是表象,其实质在于品质协调或不协调;为了“风貌协调”采取的整治改造、新建控制措施恰当与否,则应该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本质意义上来判断。
为了“风貌协调”,在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对既有“不协调”建筑采取拆除、降层、平改坡、立面整治等;在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对新建房屋的屋顶形式、高度、颜色、材料、工艺等进行严格的限制等,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中是司空见惯的标准措施,为此而消耗的资源、造成的矛盾不知凡几。拆迁要补地,降层被抵制,刷墙谁出钱,平改坡后没地方晒粮食怎么解决……新建房子从哪儿弄小青砖、小黑瓦?仿古材料比普通建材要贵上好几倍,谁愿意?老匠人早就没有了,叫人怎么用原工艺盖房子?没有楼房就娶不了媳妇儿,新房只准盖两层根本就没法执行……村民甚至有怨言“不就是为了你们拍照好看?!”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常发生,大家都觉得“风貌协调”困难重重。我们是不是该回到事情的原点,风貌协调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是为了什么?应该怎么办?
既然是“风貌”,理所当然的就是个“形式”的问题。一张照片拍出来,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游客,都能说出来“这几栋建筑不协调”。再进一步问,什么不协调?形制不协调,体量不协调,颜色不协调,材质不协调……大概是比较专业的回答了。好吧,就算形制、体量、颜色、材质都不协调,然而,为什么要协调呢?真的就是为了“拍照好看”?为此在墙面上刷涂料,好好的隔热门窗外面非要再套个木窗格,干净的白瓷砖墙也要凿掉贴上什么仿木的“饰面”……值得这么劳民伤财么?这不又是用一种粗制滥造去掩盖另一种粗制滥造么?回头想想,一百年前在村里盖的糅合了西洋风格的建筑,和老旧木房子差别那么大,今天怎么看起来也就协调、也要保护了呢?而新旧建筑无论是形制、体量、颜色、材质、工艺都完全不一样,可是仍然协调美观的例子几乎层出不穷,比如福斯特在法国尼姆加利艺术中心的扩建工程、妹岛和世在日本犬岛村子里的艺术实践等等,又该怎么评价呢?
1.传统村落中的不协调建筑。2.妹岛和世:犬岛艺术住宅项目。 3.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4.Maison Carrée et Carré d'Art (加利艺术中心)。5.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仔细想想,也许正因为我们今天对“风貌协调”的理解比较简单机械,所以为了风貌协调而采取的措施也比较僵化、粗暴。粗略地说,大概有这么两个最主要的误区:
外在的皮相反倒成了重心
传统村落的核心价值本来是其蕴藏的文化的价值,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本来是个综合的文化事业,但是,一来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弘扬很难为短期的经济利益作出什么贡献,因此往往被放弃;二来文化这种东西虚无缥缈似乎没什么工作抓手、难见成效、无法考核,于是很少有人问津;三来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村落发展的途径似乎被局限在旅游一道,对今天的游客而言,村落内在文化的吸引力远远比不上外貌漂亮与否。因此很自然地,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措施,往往就被简化和聚焦到对“颜值”的保护利用上,“美容”乃是当务之急。风貌协调不协调,当然也就成了非常受关注的问题。
协调并不意味着大家都要一个样
颜值高必定有好处,协调当然也是必须的,这是美学的基本要求。然而,尽管协调的方式可以说是“法无定法”,可是在传统村落中却也被压缩成一条,这就是:大家要尽量长得一样。于是,有些地方就要求“恢复清代风貌”,有些地方就要求“统一墙面颜色”,有些地方就要求“檐口高度一致”,甚至有些地方对新建农房而不是文物修缮也提出了“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的要求。这种观念虽然相当普遍,但恐怕有点简单化。
问题接着又来了。尽管“协调不协调”的判断多少有点主观色彩,可是我们看那么多的传统村落里,那些火柴盒子、白瓷砖房子、红砖裸露的房子,简直如美女脸上的疤痕,认为它们是“协调”的人,毕竟不会很多吧?是的,它们不协调。但是,仅仅是看起来不协调吗?到底是什么不协调呢?
文化内涵不协调
老祖宗们围绕选地方、建村子、盖房子、搞装修、摆陈设的一举一动,所举行的各种仪式、采用的建筑形制、使用的建筑材料、装饰图案等等,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那些“不协调”的建筑,往往没什么讲究,没什么规矩。炫富比阔我就得盖得比邻居高,多占多盖我就要把阳台挑到巷道上。不超过划给我的宅基地就算好的了,要我退半尺给村子留点喘气的地方那是休想……房子成为动物般的巢穴,没有精神内核,没有文化追求,甚至也没有动物巢穴那样的淳朴自然,就这样盖出的房子,能和老祖宗们的协调?
生活追求不协调
老祖宗们盖的房子,当然有很多缺点,不适应现代生活。但是,他们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对生活的追求比今人要自然、丰富、有趣些。今天的农房被来自西方的、城市的、工业时代的生活方式所侵蚀,所谓的“晴耕雨读”谁还记得?朝南的房子要给父母住,厢房一定要低矮些,谁在乎?有了客厅没了厅堂,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电视,一家人在“客厅”里相顾无言地看电视或者玩手机……这样似是而非的“现代化”生活追求下盖出的房子,能和老祖宗们的协调?
营造质量不协调
老祖宗们盖房子,是要传至子子孙孙的,富贵人家自不必说,穷人家的一砖一瓦也是颇费心血,力所能及地认认真真谋划、修筑、雕造;那时的匠人,除了拿东家的钱活命,还有些许的自尊,要对得起自己的手艺和名声,很少马马虎虎地对付。现在呢?人无恒产必无恒心,胡乱比照镇上的县城的盖起个房子,比邻居的高点大点就行了;施工队呢,只要房主那儿糊弄得过去,能怎么省事就尽量怎么省事,反正就是挣那几个钱,要我多用点心,给个理由先?于是村子里除了粗制滥造,就是粗制滥造,这样盖出来的房子,能和老祖宗们的协调?
我们似乎可得出个初步的想法,风貌协调只是皮相上的问题,更关键的,应该是品质协调!
只要是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延续了优秀的营造智慧而建的房子,和老祖宗们所留存的就应该是协调的。打个多代同堂的比方,只要香火传承没有外来的异种(比如在传统村落里盖什么托斯卡纳风格的房子),每一代就应该有每一代的样子,在一起照样是和谐、协调的。如果非要强求外在形式的“相似”,岂不是有点一代不如一代的意思,那难道不是悲剧么?老祖宗们留了些精品让我们赞叹、保护,难道我们不能弄点什么出来,让后代赞叹、保护么?
然而村子里那些已有的丑陋建筑,不需要改造吗?当然!但是,改造就是刷白浆平改坡贴上装腔作势的“仿古构件”吗?村里新建的建筑,不需要控制吗?当然!但是,又是蛮横地要求“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吗?又或者更高级一点,要求从传统民居中抽取一些“符号”,按西方建筑学的那套搞点什么“拼贴、转译、变异、隐喻……”么?恐怕又只是在玩皮相小道罢了?说了半天的“品质”,又究竟是什么呢?在宅基地就那么巴掌大一块、传统工匠逐渐从生活中消失、了解乡村实际的设计师不足、现有市场难以吸引优秀设计师投入乡村的情况下,又该怎么实现品质的协调呢?
这,就是要我们共同努力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