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央联合建筑师事务所,田中央建筑学校主持人。台湾东海大学建筑学士,美国耶鲁大学建筑硕士,回台湾前任教于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台湾宜兰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放慢脚步。宜兰有反抗的传统,不被系统所绑架。在每个重要时刻似乎都需要一个好的风景,让我们重新记住自己的身体,人人都可以看到流星,也可以俯瞰故乡。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出版工程”
乡土社会的文化有着丰富的多样性,在跟他们合作的时候会有非常多的多样性,不能被简单的机械化的方式进行统一。认知乡土社会,保护创造空间,这是我们进入乡土社会的前提。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荣誉理事长、SmartCulture两岸文创志发行人。曾任台北市副市长,台北市文化局局长
台湾的文创是大跨界的概念,范围比大陆的定义要略宽一些,这几年我也一直主张大陆经济采取更宽的文创定义,台湾最具价值性的就是我们把文创变成创意生活产业。当你落实到生活的每一部分的时候,你的文创产业就有了根基。
天空的院子、小镇文创股份有限公司、竹青庭人文空间负责人、台湾“行政院”青年顾问团顾问
文化的修复来自于人们的义务,不是政府奖励你才会做,是在进步的过程,本来就要把文化保存好,这不是政府的事情是大家的事情。有一些事情并不是有机会才努力,而是有机会就要努力。
醍醐联合创始人,前《南方周末》资深记者。参与创办醍醐,并且致力于西藏文化艺术的全球化有效传播
做西藏艺术市场,光有情怀还不够,还需要大量专业的投入:去西藏摸底、探访当地艺术家、与自治区政府交流……而且我认为传统民艺的再造,不能回避商业的力量,反而需要借助它,并且扎扎实实深入到文化中,感受文化本身的魅力。
乡村旅游策划师,远方网创始人。 2015年创立隐居乡里平台,落地经营第一家以当地农民为服务主体的民宿——山楂小院
作为一个乡村民宿的经营者,应该尊重农民的一切,包括他们的狭隘和胆怯。我们的目标让每一个人有利可图,让每一个人都不能唯利是图;让城市人玩得更好,让农村人得到更多地经济回报。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家委员会工作组成员
究其实,风貌协调或不协调,外在的形式只是表象,其实质在于品质协调或不协调;为了“风貌协调”采取的整治改造、新建控制措施恰当与否,则应该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本质意义上来判断。
日本神山非营利性组织绿谷的理事长,经营移居交流支援中心和神山塾
在人口稀少的地区,人口持续减少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在接受这一事实的基础上,要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主动挑选移居者,积极改变人口结构,这就是“创造性人口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