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磊
7例呼吸内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郑 磊
目的:分析导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2例患者中的7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为例,将其作为观察组,45例未患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导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阻性阻塞性肺疾病、年龄与呼吸机肺炎发生有密切的关系(P<0.01或P<0.05)。结论:机械通气时间、阻性阻塞性肺疾病、年龄是导致呼吸机肺炎发生的重要原因,在临床使用呼吸机的时候必须针对这些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呼吸机相关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粘膜保护剂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呼吸内科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3d以后发生肺部与呼吸道感染,这是呼吸内科急性患者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现在的一些研究资料显示,目前的呼吸机相关肺炎病死率高达40%,并且会引起其它严重的并发症,多为器官衰竭抢救无效而死亡。这就要求在使用呼吸机的时候,针对可能导致的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各类因素,预先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几率。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5月到2015年5呼吸内科收治的52例患者为例,患者使用呼吸机时数总计为1284h,其中7例发生了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剩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符合《中国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治疗指南》。观察组的7例患者当中,男3例,女4例,年龄在20-78岁之间,平均年龄(52.9±16.5)岁。患者基础病当中,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肺癌、2例支气管哮喘、1例肺间质病、其他2例。对照组当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在16-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2.6)岁,其基础病为,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脑血管疾病、12例支气管哮喘、6例重症肌无力、其它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危险因素资料收集
在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时候,要求护理人员详细观察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病、机械通气天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管切开术、意识状态、肺部外科手术等情况。呼吸机相关肺炎死亡认定标准:1肺炎没有及时控制而死亡;2呼吸机肺炎发展成为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肺炎为死亡促进或合并因素。
1.3 统计处理
本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以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现机械通气时间、阻性阻塞性肺疾病、年龄与呼吸机肺炎发生有密切的关系(P<0.01或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例)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医院获得性肺炎,现有的一些研究表明其发生与机械通气有密切的关系,是机械通气当中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预后差,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死亡率高达40%,远远高于一般的肺炎。这既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差有密切的关系,也与发病后延长住院时间,导致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有关。从临床上来讲,要想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死亡率,必须了解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对可能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机械通气时间、阻性阻塞性肺疾病、年龄与呼吸机肺炎发生有密切的关系(P<0.01或P<0.05),其中机械通气时间与胃粘膜保护剂的使用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
针对可能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各种因素,在临床上应该以控制这些因素为主来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1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对于能够具有一定自主呼吸能力的患者,可以有针对性的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以半小时为单位对机械通气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机械通气时间过长。同时,在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可以引导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呼吸功能锻炼,这样既能够增加手术的耐受力,还能有效的减轻基础病症状,常见的锻炼方式有腹式呼吸锻炼、缩唇呼吸锻炼及咳嗽、咳痰训练等,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训练,并按时督促患者完成训练。2从年龄上来讲,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低下,很容易发生泛耐药肺炎细菌感染,由于器官功能及免疫力下降,一旦感染很难控制,在治疗过程中合理的使用免疫调节剂,增强老年人的免疫能力,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控制肺炎细菌感染及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的作用。3加强患者管理、避免院内耐药细菌寄殖者与感染者将耐药细菌传染给其它患者,要求医院必须对住院呼吸内科患者进行严格的细菌耐药性实验,将耐药细菌寄殖者与感染者单独隔离在一个病房。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院内的耐药菌感染几率。要求医护人员及患者,每天两次消毒洗手,定期对住院部进行环境消毒,医院应该在每一个卫生间之内提供洗手设备,在每一个医护操作室之内也要提供洗手与消毒设备。4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干预,向他们详细的讲解围手术期之内应该注意的各项事项,了解呼吸内科手术适应症,以及现行的手术技术在优越性,以及对基础病症上的治疗效果,让患者能够科学、正确的认识呼吸内科的各项病症,配合医院及护理人员做好术前术后的治疗和预防工作。总之,呼吸内科在使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针对可能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探索有效的预防方法,从根本上减少各项风险因素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作者单位:烟台芝罘医院)
[1] 刘波,张苏明,李松琴,许平,张卫红. 我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1)
[2] 丁凌.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2(18)
[3] 刘向欣,尹素凤.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及相关病原菌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 2012(09)
[4] 蒋彩芬.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07)
[5] 陈洁,佘丹阳,梁志欣,陈良安. 52例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06)
郑磊(1973~),女,本科。